古代為什麼那麼多人當太監,難道太監工資很高嗎?其實並不是這樣

從古至今,付出勞動,換來回報,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但在中國古代,有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不但要和別人一樣,承擔勞動的重任,還要拿自己的一部分身體去換取“工作機會”,更要冒著生命危險,這個群體就是太監。

談起太監,最初並不稱其為太監,直到明清兩代才出現這種稱呼。到了周代,稱閹割的人為寺;明清以前,稱閹人或中官,當然,稱得最多的是宦官。怎麼回事?

古代為什麼那麼多人當太監,難道太監工資很高嗎?其實並不是這樣

仕就是“養”的意思,如:宦者養也,養閹人而守宮使,即:養幾個閹人在宮中聽令。事實上,在現代人的眼中,這個工作要多少錢是不可能的。可是,在古代,許多生活艱難的家庭,為了讓孩子能吃上一口,甚至會主動把幼小的孩子送去當太監,想起來就有點殘忍。所以,在古代,太監月入多少錢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文章。

古代為什麼那麼多人當太監,難道太監工資很高嗎?其實並不是這樣

儘管,太監的身份有點尷尬,但畢竟是為皇室效力,為內廷服務。因此,王室不會讓他們做“義務的工作”,太監也和王室的貴族、大臣們一樣,每月領取俸祿。明、清兩代的太監都有等級制度,他們的俸祿高低,也是根據等級而定的。

然而,太監雖有等級之分,但與宮廷官員相比,即使是同等級的太監,所獲俸祿也不能與一般官員相比。比如四品以上官職,一般的四品以下官職,每年俸祿大約在144兩白銀左右,而同級別的太監,每年俸祿只有十分之一,即14兩銀子多一點。

古代為什麼那麼多人當太監,難道太監工資很高嗎?其實並不是這樣

可見,太監們掙的錢並不多。但是到了明朝,太監的權力更大。明代,宦官專權,這一點在許多影視作品和史書上都有體現,相信很多朋友也有所瞭解。因此,明朝許多宦官,雖然正常的月俸銀不多,但他們手中的權力卻成了謀財害命的工具。因此,許多明朝的宦官實際上是很富有的。

例如:王振,作為明英宗時期的大太監,他死後,竟從家中搜出60多箱金銀,以及無數珍奇珠寶,而裝飾華麗的宅院、馬匹、良田更是數不勝數。另外,武宗劉瑾和明宗魏忠賢兩位大太監都是很有名的有錢人宦官。如果他們不利用手中的權力貪汙受賄,就不可能擁有這麼多財富。正因如此,他們才能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謀福利”,所以不管朝廷給多少俸祿,他們也不關心。

古代為什麼那麼多人當太監,難道太監工資很高嗎?其實並不是這樣

至清時,宮中侍從大臣,同樣每月領俸銀。根據當時的規定,太監的月俸祿包括月俸祿、月俸祿、月俸祿和月俸祿。在這些獎金中,恩加銀屬於額外的一種,類似於現在的老員工獎勵。一般說來,在宮裡服役時間長,工作態度好的老太監,以及工齡短的新手,都是沒有這筆錢的。實際上,清朝的太監,俸銀也是按職等,官銜發放的。

四品監領侍衛,一個月工資是八兩銀子,一個月工資是八斗米,一個月工資是三百五十兩銀子;一個月工資是七兩銀子,一個月工資是七鬥米,一個月工資是二百五十兩銀子;一個月工資是六個月工資是五兩月銀,一個月工資是五斗米,一個月工資是七鬥米,一個月工資是三百五十兩銀子。最低薪水為八品副官,每月三兩月銀,三鬥月,300文公費。

古代為什麼那麼多人當太監,難道太監工資很高嗎?其實並不是這樣

上述都是有品級太監的月俸祿,如果是無品級的小太監,則工資按三級發放:

一等是三兩月銀,三鬥米,六百文;二等是二點五兩月銀,二點五斗米,六百文;三等是二兩月銀,兩鬥米,六百文。除按月發薪外,太監每年還可獲得節日獎金、加班費等額外的賞銀。另外,如果能趕上龍顏大悅,太監就能得到更多賞銀。

例如:遇上皇帝大婚,或是誕下龍子等一系列大喜事。除金錢獎賞外,太監也可領受一些物質獎賞,如:在宮中根據不同的季節,會賞賜一些綾羅綢緞、紗皮,還有一些珠寶、玉器、字畫、書籍等。一般來說,像端午、中秋這樣重要的傳統節日,太監們會得到額外的賞賜。當然,如果太監辦事得力,得到了主子的賞識,那各種賞賜、恩賜都是微不足道的。除宮內有太監外,宮外的王孫府邸也有太監侍奉。

古代為什麼那麼多人當太監,難道太監工資很高嗎?其實並不是這樣

這幾個宮外太監,就像宮中的太監一樣,都有官職和等級。儘管如此,他們的工資由外府支付,皇室也不管。月銀的數量當然也沒有宮中那麼多。因為京城的官邸大小不一,所以,即使是同職的太監,他們在外府服侍的俸祿也不一樣。

事實上,太監作為國家機構中的一個特殊群體,無論工資多少,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他們並不完全是一個整體。但利用職務之便做一些危害國家和人民的事情,那是不可容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