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讓390名死囚回家來年問斬,不怕死囚逃跑嗎?歐陽修這麼說

李世民讓390名死囚回家來年問斬,不怕死囚逃跑嗎?歐陽修這麼說

李世民讓390名死囚回家來年問斬,不怕死囚逃跑嗎?歐陽修這麼說

在我國古代封建君主專制社會,皇帝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從商周開始,“君權神授”的隱性思想就開始貫徹我國古代每一朝每一代,皇帝亦為“天子”,我國古代認為,皇帝的權力與使命是由上天授予的,而皇帝的真實身份是“真龍天子”。

在人的思想尚未被啟蒙的古代,皇帝至高無上的身份是沒有人敢於反對的。雖然中央官職體系也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更替日漸成熟,君臣之間的互相牽制也在潛移默化中有所體現,但是皇帝作出的決定基本是沒有臣下會反對的。

李世民讓390名死囚回家來年問斬,不怕死囚逃跑嗎?歐陽修這麼說

而我們今天所說的,就是唐代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曾經作出的一個決定:把監獄中的390名死囚放出來,讓他們回家過年,等到年過完了之後所有人再回到牢裡,等到秋後問斬。

人們都說討論大唐就離不開要討論李世民,與李世民所開創的貞觀之治。李世民作為皇帝在位時,可以說是一名非常勤政為民的明君,他所開創的貞觀之治為唐代後期的繁榮強大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礎。

但再怎麼說,唐代好歹也是個法治社會,就算皇帝再怎麼擁有一家獨大的權力、李世民再如何勤政愛民,被判處了死刑的囚犯是沒有轉圜餘地的,就算有過改判輕判的情況,直接把死囚放出去、還打算讓他們過完年再回來,這件事無論怎麼想都不太可能,畢竟誰想在牢裡坐著等死呢?

李世民讓390名死囚回家來年問斬,不怕死囚逃跑嗎?歐陽修這麼說

就算年關將至,這些因為形形色色原因被判處了死刑的死囚犯,對社會來說都是不可姑息的危害,歷史上也沒有過把已經判處死刑的囚犯再度放出去一說。所以即便出於“人性化”考慮,要讓囚犯們過上一個好年;即便是朝廷的“老大”唐太宗下的聖旨,也會在社會上引起不好的反響。

但是唐太宗李世民還是一紙詔書下下去了,把監獄裡的390名死刑犯放了出來,並要求他們在過完年之後、重新返回牢裡問斬。這件事情的訊息一出,社會上的反響並不是很好,歐陽修曾就此事提筆論著了一篇雜文《縱囚論》,文中就對唐太宗放出死囚一事進行了批駁。

李世民讓390名死囚回家來年問斬,不怕死囚逃跑嗎?歐陽修這麼說

“上下交相賊”,就是歐陽修對唐太宗縱容囚犯一事作出的評價。歐陽修認為,你唐太宗李世民就算再怎麼以明君自號、廉政愛民,也不應該違反大唐所規定的法律和法制。明君固然是對一個君主統治有方的褒獎,但就放縱囚犯一事看來,這件事並不能成為你唐太宗受到百姓褒獎的理由,這反倒有用“違背規定”來“追求名譽”的嫌疑。

至於歐陽修為何稱李世民這一行為為“縱囚”,還得從我國古代一個歷史悠久的制度說起。這項制度叫“錄囚制度”,其中的“錄”就是“慮”,而這個慮並非考慮的慮,實則通“過濾”的“濾”。這樣看來就比較好理解錄囚制度了,錄囚制度指的就是在一定的時間,或者隔一段時間,對監獄的囚犯進行“過濾”。

李世民讓390名死囚回家來年問斬,不怕死囚逃跑嗎?歐陽修這麼說

錄囚制度早在西漢開始就已經存在,而“過濾”指的就是對監獄的囚犯進行篩查、審查以及做筆錄。實行錄囚制度的一般是地方的長官、郡守,有的時候皇帝也會親自進入監獄進行錄囚。實行錄囚制度的目的是為了更加人性化地斷案,透過對囚犯的重新“過濾”,就有極大的機率糾正錯案、平反冤案,為囚犯謀取最大的公平。

而皇帝親自進入監獄錄囚,最早是從漢武帝開始的。除了漢武帝之外,晉武帝、隋高祖都曾親自進入監獄進行錄囚,這項最早從漢代開始的制度也一直被延續到了唐宋。而這一次唐太宗李世民所放出的390名死囚犯,就是經過李世民親自“錄囚”之後所篩選出來的名額。

李世民讓390名死囚回家來年問斬,不怕死囚逃跑嗎?歐陽修這麼說

這390名囚犯皆是“大辟囚”,也就是坐實了死罪罪名的囚犯。所以李世民也並沒有直接放他們自由,而是透過口頭約定的方式,讓他們一年之後重新歸還,並在那個時候處斬。在一年之後,果真390名死囚犯一個不漏地都回來了,唐太宗李世民竟然沒有按照約定處斬,而是挨個赦免了他們。

雖然能夠按照約定歸來的囚犯,在守信守約的品行上還是值得肯定的,而且又是被皇帝親自審問過的囚犯,所以當時一部分朝臣與百姓還是認可了李世民的作為。但李世民大赦390死囚的行為還是有著不合常理的地方,所以在那之後,皇帝也很少親自“錄囚”並赦免死刑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