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秦兵多將廣,淝水之戰中,為何東晉能夠以少勝多?

自從黃巾軍起義被鎮壓後,地方權貴逐漸脫離東漢的管轄,成為割據勢力。自三國到南北朝時期,中原大地一直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只有西晉實現短暫的統一。其實在東晉時期,統一北方的前秦是有機會實現南北統一的。可惜在淝水之戰中大敗,功虧一簣,那東晉是如何以少勝多的,他有什麼優勢呢?

一、東晉內部團結,全力對抗前秦的進犯

司馬睿的能力並不是很強,他之所以建立東晉,王家氏族是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從司馬睿開始,東晉政權實際上已經旁落,一直王導、桓溫、謝安等人掌握。既然政權沒有在司馬家的掌控中,這反而激起權貴們保護國土的決心。

前秦兵多將廣,淝水之戰中,為何東晉能夠以少勝多?

尤其是東山再起的謝安,明白事理,分得清誰重誰輕,與掌握西府兵的桓家搞好關係,加上謝玄建立的北府兵,可以團結所有力量一起對抗前秦的南下。如果謝安只忙著與桓家爭權奪位,這就是後來南明的重演,那結局肯定是前秦取勝完成統一了。

二、前秦內部矛盾複雜

苻堅是一位有謀略的帝王,完成了北方的統一。但淝水之戰前,前秦內部統治還沒有穩固,應該是矛盾重重,但苻堅並沒有認清這一點。尤其是苻堅過於仁慈,對於那些亡國之後不但剷除殺盡,反而加以重用。

比如南燕後裔慕容垂、羌族首領姚萇,這些人表面對苻堅臣服,其實各個心懷鬼胎,當初慕容垂全力支援苻堅發動討伐東晉的戰爭,但淝水之戰中,他的兵馬毫髮未損,全都帶了回來,成為他復國的資本。

前秦兵多將廣,淝水之戰中,為何東晉能夠以少勝多?

可以說前秦雖然表面上實現了北方的統一,其實內部並不團結,尤其是他南下帶領的軍隊,雖然號稱百萬,但只有三十萬是嫡系,其他都是各部族拼湊的,根本不會聽苻堅的統一號令,也只是暫時臣服於苻堅的強大武力,一旦前秦部隊有損,他們就舉兵造反,自立為王。

三、朱序的貢獻

朱序雖然表面上歸屬前秦,但是一直心向東晉,可謂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當時前秦將領認為在淝水畔阻擊晉軍最為安全,但過於自信的苻堅認定趁東晉部隊半渡之時在主動對決,於是命令部隊後撤。哪知前軍剛動,朱序就把握時機在秦軍後陣喊“秦軍敗了”,造成秦軍陣腳大亂。在此時機,東晉精銳殺入秦軍陣營,一路追殺,最終取得勝利戰爭的勝利。

前秦兵多將廣,淝水之戰中,為何東晉能夠以少勝多?

總結,

其實對於這場戰爭,東晉是沒有信心的,但晉軍利用所有機遇,最終取得勝利,造成前秦軍隊的潰敗,苻堅也被姚萇殺死,前秦政權毀於一旦,北方重新陷入分裂狀態,再也無力南下,這就給東晉喘息之機。

本文由

趣說金史

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