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說三國4|曹操的第一第二謀士,叔侄分道

肖說三國4|曹操的第一第二謀士,叔侄分道

曹操帳下的謀士雖然人數眾多,不缺少經世之才,但卻人人終日惴惴不安,都是因為陪伴曹操比陪伴一隻性格捉摸不定的猛虎還難。大家公認的第一謀士、

侍中尚書令

荀彧被冷落的經歷,就足以讓眾多謀士心寒不已。

荀彧曾被曹操看做是自己的張良。因為曾經主張迎駕天子、堅持官渡之戰、大力勸諫北征等策略,荀彧為曹操統一北方立下赫赫戰功。曹操也曾經不無感慨地說:

“天下(北方)的平定,是荀彧的功勞啊!”

而且,曹操帳下很多重要的謀士都是荀彧所推薦的,包括郭嘉、荀攸、鍾繇、司馬懿、華歆、王朗等。曹操為了獎掖功臣,不斷對荀彧封官加祿,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荀彧的長子。

自從漢天子劉協被曹操挾持到許昌後,與身邊的親近大臣始終沒有放棄密謀剷除曹操。

建安四年(公元

199年),劉協曾把一道密詔縫在衣帶裡傳給董承,密令他設法除掉曹操。事情敗露後,董承被殺。五年後,皇后伏氏給父親伏完寫去密信,敘說了董承被殺的慘狀,讓父親設法秘密除去曹操。

肖說三國4|曹操的第一第二謀士,叔侄分道

事情再次敗露後,曹操惱羞成怒,下令曹洪帶兵闖進皇宮,殺了皇后伏氏及兩個兒子。這事後來又連累到皇后的兄弟宗族,有上百人被殺。對此事,史官堅守職責,按照事實如實記錄。曹操得知後,就連史官也要殺掉。

荀彧內心始終堅持自己是大漢臣子,對大漢忠心耿耿。當初他投靠扶持曹操就是為了剷除董卓等列強,恢復大漢朝綱。等親眼看到曹操竟然對皇后和宗族下手如此慘無人道,內心悲憤不已,與曹操在心裡徹底決裂。

為了保護漢室及更多漢臣,他沒有選擇離去。當看見曹操要殺公正的史官,他知道曹操殺紅了眼,如果直接勸阻就是往刀口上撞,徒勞無功不說,肯定也會引來殺身之禍,就委婉地勸道:

“春秋時晉國的趙盾

權傾朝野

,集軍政大權於一身,因此肆無忌憚,殺了自己要擁戴的公子雍,又殺了公子樂,最後連晉靈公也殺了。太史董狐如實記錄歷史,寫道:

‘秋天,七月乙丑日,趙盾弒君王於桃園。’趙盾要求董狐修改,董狐堅決不從,趙盾也無可奈何。”

肖說三國4|曹操的第一第二謀士,叔侄分道

洛陽令

董昭非常善於揣測曹操的心意,喜歡迎合曹操的意願說話辦事。自從他建議曹操遷都到許昌後就深受寵信,現在他看見荀彧與曹操唱反調,怎能不趁機表現一把,於是說:

“司馬遷以畢生精力撰寫了《史記》,儘管是千古絕唱,不是一樣因為有罪而被武帝處以腐刑?班固撰寫《漢書》,有彪炳歷史之功,不是一樣因為有罪而死在獄中?重要的是一個人有沒有罪,而不在於他任什麼職位,更不在於他手中的管筆。”

曹操聽了,更加殺心膨脹,心裡說:

“既然如此,我有什麼怕的?”便殺了史官。

這件事一時間激起了太中大夫孔融、

九江太守

邊讓、

江夏太守書記

禰衡

等上奏表示不理解、不贊同,也更讓

荀彧對曹操深感絕望。從此以後,曹操也與荀彧從心裡產生了隔閡,再也不重用。

後來,荀彧為了保護漢室果然被曹操逼迫而亡。

肖說三國4|曹操的第一第二謀士,叔侄分道

第二謀士荀攸曾經因為刺殺董卓而入獄。

時來運轉,

董卓被王允用連環計剷除後,荀攸出獄。這時正趕上曹操廣求人才,荀彧給曹操推薦了侄子荀攸,曹操就親筆寫信給荀攸。

荀攸加盟後,因為輔佐曹操征討張繡、生擒呂布、決戰官渡、戡定馬丸而多次獻出奇謀,被曹操上奏天子推舉為陵樹亭侯。曹操曾經上表天子稱讚說:

“軍師荀攸,自從到這裡來輔佐我,我沒有一次出征不聽從他的計謀。前後多次我們能夠克敵制勝,都是因為有荀攸的計謀啊!”還在《封功臣令》中寫道:“為人忠正,善於運籌帷幄,放眼長遠,並能安撫朝內朝外和天下黎民,文若(荀彧字)就是這樣的人,公達(荀攸字)僅次於他。”

但因為荀攸是荀彧的親侄兒,這讓曹操的心裡多次產生

狐疑。而

荀攸也深知

“君子防患於未然,不處身在嫌疑之間”的道理。在曹操陣營關係複雜、人事傾軋的政治旋渦中,特別是叔父荀彧和曹操決裂,而他和叔父有不同的價值觀,夾在兩人之間,一邊是親情,一邊是建功立業,倒向任何一邊都不好做人。

肖說三國4|曹操的第一第二謀士,叔侄分道

因此,他採取了對外彰顯愚鈍而隱藏智慧於內心,對外表現怯懦而隱藏勇敢於膽內,對外裝作軟弱而隱藏堅強於修煉的處世韜略,把所有的鋒芒都收斂起來,以淡定的心態看待一切,用看似無為的行為以不變應萬變。

荀攸曾經為曹操前後總共策劃過奇謀有十二個,但是當他的表兄等親屬多次問及這些事情,他卻總是裝傻裝愚,說什麼也沒有做,極力否認自己的貢獻,始終守口如瓶,讓人感到諱莫如深。因此,曹操誇讚荀攸說:

“真是賢良的君子啊,只有具備溫良恭謙讓品德的人才能做到這些。”

荀彧、荀攸的前後經歷,讓賈詡看得更清楚:他的處境,不比他們好多少。

——自肖永革《三國絕對很邪乎》,配圖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