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擁有最強壯體格,為何沒能在冷兵器時代征服世界?

1。黑人更強壯是一個偽命題

首先,並沒有證據證明黑人要比黃種人和白種人身體素質更好,我們從奧運會比賽結果中就能看到,除了在田徑專案,黑人能夠佔據一定優勢外,在舉重、體操、游泳以及各種球類等反應力量、身體協調性和團隊組織性的專案上,黃種人和白種人都優於黑種人。

另外,我們很多人都被好萊塢電影所誤導,認為黑人都像泰森一樣強壯有力,其實這和人種關係不大,主要還是與歐美國家的健身習慣以及異性審美有關,人們普遍崇拜大塊頭、肌肉男,所以在歐美國家就形成了一種愛健身愛運動的社會氛圍。只要黃種人在同樣條件下進行訓練,所達到的效果並不弱於黑人和白人,甚至最近的研究發現黃種人的睪酮素更高,這就意味著在同樣的條件下,黃種人的增肌效果最為明顯。

黑人擁有最強壯體格,為何沒能在冷兵器時代征服世界?

還有一方面需要說明的是,黑人並不是一個單一的族群,其內部差異性甚至比黑人和白人之間更大,如身材高大的馬賽人是黑人,而另一種矮小的俾格米人如果按膚色劃分也是黑人,但兩者的身高和力量相差懸殊。

現在好萊塢電影中的黑人實際上是大航海時代歐美殖民者經過幾個世紀的黑奴販賣和繁重的莊園勞作人為篩選出來的,那些矮小瘦弱,體弱多病的黑人基因大多被淘汰,留下來的都是能夠適應繁重工作的更強壯的基因。

如果我們再看看非洲就會發現,那裡的黑人大多矮小瘦弱,瘦骨嶙峋,和我們所認為的那種強壯有力形象毫不沾邊,他們與在歐美的親戚相比,除了膚色相同外,根本就分屬不同種族。

2。身體素質並不是軍事力量的唯一決定因素

看過電影電視劇就會發現,即便是冷兵器作戰,也不是兩個人刀劍互砍,兩國作戰,往往是成千上萬人之間的軍團作戰,個人的能力在這種規模之下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更重要的是將領的指揮能力,軍隊組織能力,士兵的紀律性以及後勤保障能力。尤其是將領的指揮能力對戰爭成敗起著決定性作用,所以才有“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說法。黃種人和白種人由於文明之間的頻繁接觸和碰撞,所以幾千年來戰爭不斷,並在無數次的戰爭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戰爭藝術,誕生出無數的軍事天才和理論著作,如孫武、吳起、霍去病、凱撒、拿破崙、《孫子兵法》、《戰爭論》等。

此外,士兵的紀律性和組織性同樣重要,正如拿破崙所言:兩個馬穆魯克騎兵可以輕鬆對付三個法國騎兵,一百名法國胸甲騎兵不會懼怕一百名馬穆魯克,三百名可以打敗相同數量的馬穆魯克,而一千名法國騎兵可以輕鬆擊潰一千五百馬穆魯克。一個有組織有紀律的軍隊可以輕鬆擊敗一支裝備更精良的散兵遊勇。

黑人擁有最強壯體格,為何沒能在冷兵器時代征服世界?

而這兩方面,恰恰是黑人所缺少的,因此即便在冷兵器時代黑人與其他文明遭遇,也很難取得優勢。

3。冷兵器時代高科技同樣很重要

除了人的因素外,文明之間的發展水平同樣也是決定戰爭勝敗的關鍵因素,冷兵器時代兩軍作戰同樣依賴於各種“高科技武器”。

凱撒在早期能夠征服整個高盧地區,並形成對日耳曼蠻族的優勢,除了凱撒的指揮能力和羅馬士兵的紀律外,羅馬共和國的道路橋樑系統、軍事裝備技術、情報探測技術等對蠻族形成的科技碾壓也是獲勝的關鍵。

同樣的,拜占庭能夠屹立千年不倒,除了偶爾出現的軍事天才和拜占庭的雄厚財力外,其所獨具的希臘火居功至偉,在打擊阿拉伯、“十字軍”、斯拉夫人和突厥人的戰鬥中屢立奇功。

而蒙古帝國能夠在短短几十年間橫掃整個歐亞大陸,起決定性作用的並不是蒙古人的彪悍體魄和來去如風快如鬼魅的騎兵,而是遠超敵人的軍事情報系統和吸收東西方技術優勢的投石機、火炮等高科技武器。

黑人擁有最強壯體格,為何沒能在冷兵器時代征服世界?

黑人由於發展水平有限,在冷兵器時代其軍事配套科技也遠落後於歐亞文明。

4。地理環境阻隔其擴張腳步

在大航海時代之前,黑人大部分居住在撒哈拉沙漠之南的非洲地區。除在幾萬年前智人走出非洲,走向世界外,在此後的歲月裡,由於氣候變化,撒哈拉沙漠成了黑人北上一道無法逾越的天塹。所以在之後歐亞大陸各種文明紛至沓來,百家爭鳴之際,作為人類發源地的非洲卻成了被人遺忘之地。這裡的文明由於缺少交流和技術傳播,發展異常緩慢,遠遠落後於歐亞各地。

雖然在幾千年的時間中也形成了衣索比亞、迦納、馬裡、桑海等國家,但這些國家仍保留比較原始的奴隸甚至是氏族部落結構,沒能形成成熟穩定的政治文化模式,很難形成長久穩定的統治,更無法組織起龐大的軍事力量,所以自保尚且費力,更無力量向外進行擴張。

即便他們迫於環境壓力,想要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但在那個連馬車都造不出來的年代,面對幾千公里寬的大沙漠,他們也只能望“沙”興嘆,退回原來的地方。但福禍所依,這道天塹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成了保護他們的一道屏障,所以我們會看到古代的埃及王國、迦太基、波斯、羅馬、阿拉伯帝國無論如何擴張他們的勢力始終侷限於北非一帶,同樣難以南下深入。

黑人擁有最強壯體格,為何沒能在冷兵器時代征服世界?

直到15世紀下半葉,大航海時代開啟,歐洲人從海上繞過撒哈拉沙漠來到這裡,也是從那時起,非洲黑人的悲慘命運開始了。

5。地大物博沒有擴張動力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雨水充沛,資源豐富,在古代人口較少時,基本能夠自給自足,所以失去了擴張的動力,也同樣養成了黑人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甚至是懶惰的特徵。與非洲有些類似的是,古代中國也佔據了東亞主要耕地,地大物博,所以也沒有太強的侵略性,以至於在清朝末年被列強叩開國門。而歐洲各國由於山脈水路縱橫交錯,將本就面積不大的領地分割得支離破碎,資源貧乏難以為繼,所以為了生存繁衍,只能對外擴張,如希臘時期的殖民活動、羅馬帝國的擴張、日耳曼蠻族大遷徙以9、10世紀的維京海盜盛行、15世紀開始的大航海都始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