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勢,分久必合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

文 / 子

統一,永遠都是歷史的主題

先來看一組資料:大禹時天下有萬國,商湯時縮減為三千多個,到了周武王時,天下有一千八百個諸侯。

也就是說,諸侯的數量一直在減少,那些消失於歷史中的諸侯其實都是統一的貢獻者。

那時候,可能還沒有人意識到這事,可大家的行為都在無形中順應著歷史的潮流,為統一所助力。

再來看一組資料:春秋時,楚國滅掉了

43

國,晉國滅掉了

34

國,秦國滅掉了

23

國,齊國的資料是

10

,魯國的是

9

,宋國的是

7……

春秋就是一個列國角逐洗牌的時代,到了戰國初年只剩下了被篩選出來的七雄,還有幾個小國。

而這七個國家還要繼續角逐,最終的勝利者只能有一個。也就是說,

誰能笑到最後,誰將是大一統的開創者

這絕對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件大事,七雄心裡都癢。

所以,大家都爭著變法,魏國、楚國、秦國都先後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變法,都在鍛鍊自己的肌肉。由於競爭實在太殘酷,許多諸侯的變法其實也是為了自保,不被別的諸侯所兼併。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周武王當年開創了列國共存的格局,那麼大家共同尊奉周天子然後好好過日子不香嗎?

說實話,還真不香。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

▲無奈的周天子 圖源/劇照

春秋戰國時代,列國雖然伐交頻頻,大多數諸侯其實都是為了自己的慾望,但統一的形態也是歷史所需要的。

因為,

只有天下的資源由一個統一的國家所調配,才能解決一系列個體所不能解決的大事、難題

比如,自然災害。

據歷史學者統計:在

2117

年的時間區間內,歷史上明確記載的水災有

1621

次,旱災

1392

次。

但不管是治理黃河還是興修水利工程,這些都不是一個諸侯國的能力所能完成的事情。

還有,防備遊牧民族的攻擊也不是一個諸侯國單獨所能做到的。戰國時代,趙國、秦國、燕國都在修長城抵禦匈奴,但都沒有作出大的成績,像李牧也只是在區域性阻擋了匈奴勢力的推進。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一戰就卻匈奴七百餘里,打出了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的局面。

這就是統一的好處。

以孟子為代表的學者,這時候也是對局勢有通透的認知,他在和魏惠王聊天時就明確指出:

使天下安定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統一

也就是說,

統一是大勢所趨,戰國七雄最終必須得角逐出一個勝利者

,這事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

只是,

由誰來幹成這件事卻是變數極大

。所以,大家都在努力。

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秦國最終幹成了這件事。

其實,秦始皇不僅完成了疆域的統一,他還同時完成了其它領域的統一

——

制度上,秦始皇全面採用了郡縣制

,直接在治理方法上實現了升級

文化上,秦始皇統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等

,使各地區的人之間能夠更方便地進行交流

交通上,秦始皇修建了馳道、直道等

,將整個天下連線成一個整體

......

瞧,全都是大手筆。這是在列國爭雄的春秋戰國時代根本不敢想象,也完成不了的事情。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

▲秦始皇開創了大一統局面 圖源/劇照

同時,秦始皇還將戰國時代的長城連線了起來,組合成了萬里長城。然後,再用秦直道配合軍事物資的輸送。

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之後,秦國才真正實現了對匈奴的戰略制勝。

為了征服嶺南,秦始皇還開鑿了靈渠。而秦國最終也在嶺南設立了桂林、南海、象郡,三個郡。

這些都是在秦國成為一個大一統王朝之後才幹出的大事。

所以,秦朝雖然只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

但它卻開創了一個大一統的模式,使統一成為歷史的常態

此後,天下大勢分分合合,歷史上分別出現了兩個長達四百年左右的

“南北朝”:

從東漢末年到隋文帝

滅南陳

統一江南,這一時間區間被歷史

學家

定義為“魏晉南北朝”;從唐朝末年到元朝建立之前,跨越公元10世紀到13世紀曆經五代和遼金宋的這個時間區間其實也是一個“南北朝”。

兩個

“南北朝”雖然時間跨度都達四百年之久,但歷史最終還是選擇了統一。

隋朝統一南北後,隋煬帝為什麼要修建京杭大運河?

答案只能是,

為了溝通南北

對,就是配合統一的局面。

秦漢時代,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軍事中心是重合的。到了隋朝時,經濟中心已經轉移到了南方,而隋朝卻定都於北方的長安。

更重要的是,北方和南方就如失散四百年之久的兩兄弟,生分了。

所以,為了實現對南方的有效治理,為了將南方的財賦及時輸送到北方,隋煬帝果斷啟動了大運河工程。

這才是大運河能夠誕生於隋朝的歷史背景。

都是統一的需要。

這裡多說一下,春秋戰國時代,列國伐交頻頻,都在為了統一的目標而衝刺,其實,各諸侯國內部也在透過各種努力實現著內部的統一。

秦朝利用郡縣制將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實現了融合,使他們都成為了生產力的貢獻者。趙國也在趙武靈王時滅掉了中山國使趙國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

▲一代雄主趙武靈王 圖源/劇照

另外,吳起在楚國變法向老世族開刀的行為也是為了尋求內部的統一。

最後的結果是,

商鞅變法是列國變法工作成效最高的,效果最明顯的

。而趙國、楚國其實都沒有完全統一內部。

結果可想而知。

秦國將統一後的力量都轉換成了生產力向關東六國輸出,六國肯定扛不住,只能順應歷史的潮流。

這才是秦國能夠完成天下一統大業的根本原因。

還是那句話:天下大勢,分久必合。

寫文不易,看完記得點個“

”。謝謝!

/

推薦閱讀:

沒有存在感的王莽是如何實現快速升職的?

/

點選下方名片(下方藍色字型)關注我: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子玉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