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大儒程朱理學創始人朱熹是怎麼死的,為什麼被說“偽道學”?

中國有句傳統的成語,叫做“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正好可以用在朱熹身上。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

宋代大儒程朱理學創始人朱熹是怎麼死的,為什麼被說“偽道學”?

朱熹作為“程朱理學”的代表,一生著作豐富,桃李滿天下,堪稱是孔子之後的一代大儒。但朱熹在死前卻被汙為“偽道學”的代表,並且名譽掃地,主要源自宋朝廷的政治鬥爭。

宋寧宗繼位,因為趙汝愚和韓侂冑皆有擁立之功,所以,任命趙汝愚為右相,而韓侂冑為樞密都承旨,皆位列要職。趙汝愚和韓侂冑素有嫌隙,慶元元年(1195年)韓侂冑使人彈劾趙汝愚。趙汝愚被貶暴斃,朱熹聯合彭龜年彈劾韓侂冑,皆被寧宗貶黜。韓侂冑權力日盛,把持了朝政大權。

慶元二年(1196)十二月,“黨禁”正式發生,史稱“慶元黨禁”。監察御史沈繼祖以捕風捉影、移花接木、顛倒捏造手法奏劾朱熹“十大罪狀”。《宋史·朱熹傳》原文為“誣熹十罪”,官方已有定論,是“誣告”。

沈繼祖誣告十大罪的原文奕天沒有查到,但是從第三方資料獲知,大概是“不敬於君”、“不忠於國”、“玩侮朝廷”、“為害風教” 、“私故人財”、“納其尼女”、“家婦不夫而孕”……仔細去讀一遍《宋史·朱熹傳》原文,就知道這些罪名是有多麼的荒唐了。

韓侂冑的黨羽自此開始了一場對理學(也被稱為道學)的殘酷清算,開列出了一份包括五十九人的“偽學逆黨”名單。被列名者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處罰,朱熹被斥為“偽學魁首”,甚至有人上書 請求“斬熹”。朱熹以偽學首犯被罷職毀祠,朱熹門人,也遭到了嚴重打擊,流放、入獄、改換師門皆有。

慶元五年(1199年),朱熹為疾病所困擾,特別是腳疾,朱熹預感到死亡的逼近,使他有大限將之的不祥預感,抓緊了著述。慶元六年(1200年),入春以後,朱熹足疾發作,病情惡化。三月初九,朱熹正坐整衣冠,就枕而逝,享年71歲。

韓侂冑在姻親的勸說下,也漸有悔意,黨禁由此開始鬆弛。宋朝廷也為趙汝愚、朱熹等人平反。

朱熹死後,寧宗賜諡為“文“,贈中大夫,特贈寶謨閣直學士。理宗時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公。

奕天認為,對於朱熹個人,一生著述豐富,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已經足以讓朱子留名萬世了。這點暫且不論,就事論事,朱熹一生建書院,推教化;從政時,清正廉潔,體察民情,解救苦難民眾於水火之中,就已經值得我們尊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