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柬之都80多歲了,為何還要發動神龍政變?

武周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武則天已經七十多歲了,在她臥病在床期間,宰相張柬之聯合崔玄暐、桓彥範、敬暉、袁恕己等大臣,誅殺了武則天的面首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逼迫武則天提前讓位給李顯,史稱“神龍政變”。

這次政變張柬之無疑是主導人,《舊唐書》記載:“及誅張易之兄弟,柬之首謀其事。”

當時張柬之已經80多歲了,而且被提拔為宰相還不到一年時間,按說武則天對他有知遇之恩;還有武則天當時已病入膏肓,李顯當時已是太子,武則天去世後李顯繼位已是板上釘釘。他為何還要積極組織這次推翻武則天的政變行動呢?

坊間分析大致有以下3個原因,我們先來看一看。

1、恢復李唐。事實上從專制到自己當皇帝,一直有人在反對武氏專權、組織恢復李唐,前有徐敬業,後有越王李貞、琅琊王李衝,反倒是武則天當了皇帝后武裝反抗基本上就沒有了,唯一的一次也僅僅是宰相岑長倩、格輔元反對變易李旦的皇嗣身份被武三思誣告謀反。原因有二:一是李唐宗室有勢力的基本被武則天滅了,剩下的夾著尾巴做人不敢吱聲;二是武則天為政有方,當時唐朝不論是政治、經濟都發展得不錯,民心也很穩定,因此大多數人已經認可武則天的統治了。即使有些忠於李唐的大臣,如狄仁傑之流,大多也採取曲線救國策略,以讓武則天立李唐子孫為太子來恢復李唐統治。因此張柬之打著恢復李唐江山的旗號發動政變有待商榷,畢竟當時李顯已經是太子了,當時武則天的身體狀況已快不久於人世,犯不上這個時候冒險犯上。後世之君對張柬之的行為大加讚賞,並對其大加追封,很大程度上是為宏揚封建統治的正統文化而宣傳的。

2、張易之兄弟專權給李顯繼位帶來不確定因素,因此要翦除。

《資治通鑑》記載:“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張易之兄弟。”

張易之兄弟肯定是不希望李顯繼位的,但他們勢力是否大到能左右政局,這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他們最多也不過是在宮中弄弄權,在矯詔上做做文章,在朝中的勢力有限,要不怎麼輕而易舉就被殺了?還有如果要去除張氏兄弟這個隱患,殺了之後沒必要還要逼武則天讓位。怕武則天報復?武則天那個時候報復的可能性也不大。

3、張柬之受狄仁傑所託。張柬之是狄仁傑向武則天推薦的,因此有人說張柬之就是狄仁傑埋下的一顆棋子。不否認狄仁傑的確也算是李唐派,但同時他對武則天也是忠心耿耿,在他的不懈遊說下,李顯已經被立為太子,歸政李唐任務已經完成,以狄仁傑的做事風格,不大可能還要安排張柬之去逼宮,何況政變時他已經死了5年了,說他是政變背後的策劃者有點牽強。歷史上也沒有任何與此相關的記載,如果一定要說有,那就是他舉薦了政變的人,以致武則天也說“狄懷英誤我”。

那麼張柬之積極策劃這次政變背後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呢?我們從他的人生經歷來分析。

張柬之(公元625-706年),他絕對屬於大器晚成那一類。他年輕時涉獵經書史籍,國子祭酒令狐德棻認為是奇才,以帝王輔臣來期待他。可他中進士後,卻在清源縣丞這個位置上待到七十多歲,可謂鬱郁不得志。公元689年,武則天召試賢良,他參加並以第一名的成績,被授官監察御史,後累升官到鳳閣舍人,這才算進入權力中樞。狄仁傑在世的時候,幾次舉薦他為宰相,他也僅僅被任命為司刑少卿。後來由於宰相姚崇出任靈武軍使,宰相空缺,他才在姚崇的再次舉薦下升為鳳閣侍郎,官同鳳閣鸞臺平章事。這時他已經80歲了。

在他的官場生涯中,他是不得志的,他從小被認為輔國之臣,卻一直待在一個縣令的位置上多年,進入中央已經六十多歲了,卻仍然沒有得到重用。因此在他的心裡, 一定有功成名就這種渴望的。

終其一生,他最為人稱道的“功績”就是神龍政變恢復了李唐江山,《新唐書》評價他”安李之功,賢於漢平、勃遠“。

所謂燕過留聲,人過留名,張柬之想透過這次政變青史留名,這是他政變的主要動力。歷史上在乎自己身後名聲的不勝列舉,遠的不說,李世民為抹去清弒奪權之名,不惜破壞皇帝在位不干涉史官的先例,要看史官書寫玄武門事變文字的例子就可以說明一切。他自負才華橫溢,卻一直沒有展示的舞臺,而且當時前有狄仁傑,後有姚崇,政績斐然,他心裡自然有與之一較的慾望!

再有,他想透過政變提前進入新皇帝的權力中心。政變成功後,他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李顯的鐵桿支持者,在他已不太能長久的生命里程中,他還可以大展宏圖。正是由於他積極組織政變的目的是為了自己的私心,所以他才沒有除惡務盡,放過了武三思等人。如果要除掉李唐的隱患,武三思難道不算嗎?他認為自己大權在握,武三思之流不足為慮。正在他想施展拳腳的時候,噩運來了。

張柬之都80多歲了,為何還要發動神龍政變?

張柬之影視形象

張柬之都80多歲了,為何還要發動神龍政變?

張柬之影視形象

張柬之都80多歲了,為何還要發動神龍政變?

武則天晚年影視形象

也正因為他發動政變的初心不純粹,所以他沒有設想到後來有李顯爛泥扶不上牆,被韋后與武三思之流沆瀣一氣亂權專制,而自己也落得了個被貶身死。

所以《舊唐書》說:”且芟蔓而不能拔本,建謀而尚欠防微,死即無辜,禍由自掇。失斷召亂也,不亦宜哉!“王世貞也評說:”千載之後,疇不痛之,而又惜之,且恨之。“

搜尋歷史的點點滴滴,一起感悟中國五千年浩瀚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