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這座遺址,觸控閩越都邑的樣子

城市,是文明時代特有的、與國家相應的高階聚落形態,是國家的物化形式。從以武夷山興田鎮城村盆地為中心的大體量聚落群,到大都邑的誕生,無疑是閩越“國家”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標誌。

城村,一個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的閩北小山村。讓人不解的是,城村又名“古粵”,“古粵”到底緣何而來,村名何以帶“城”?明代嘉靖《建陽縣誌》有個解釋:“閩王城,在崇文裡,地名城村……按舊志王審知築城建寨於此。”意思是:閩王王審知在此建城築寨,故名“城村”。

然而,這段文獻記載誤導了後人。1958年第一次全國文物普查時,在村莊東南部發現一座城址,從出土的器物斷代,與廣東、浙江等地漢墓出土的文物特徵相似,明顯屬於漢代,與五代王審知無關,最終斷定這是漢代閩越國的一座古城,“古粵”得名並非空穴來風。

在福建這座遺址,觸控閩越都邑的樣子

遊人走進福建武夷山市興田鎮城村漢代閩粵(越)王城遺址公園。邱汝泉 攝

閩越國始建於何時,因缺乏考古資料和文獻記載,未有定論。學術界一般認為,閩越國建於戰國中後期。根據司馬遷《史記》記載,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廢閩越王無諸及越東海王搖為君長,“以其地為閩中郡”。後來,無諸和搖均率眾輔漢伐秦,“漢五年,復立無諸為閩越王,王閩中故地,都東冶”。也就是說,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又封無諸為閩越王,由此形成閩越國,直至公元前110年被漢武帝所滅,歷92年。

到了東漢班固寫《漢書》記載這段歷史時,“王閩中故地,都東冶”變成“王閩中故地,都冶”。這就為後世探討“冶”到底是在武夷山還是福州,埋下爭議的伏筆。

不過,隨著考古發掘的深入,有學者提出,武夷山城村漢城遺址是“冶城地望”。

時間回溯到1958年。當年,福建省文物管理部門在崇安縣(今武夷山市)城村進行文物普查時,發現了儲存有較完整城牆的古城。1959年進行試掘,共揭露面積864平方米,出土陶鐵銅等遺物391件及大量漢代陶瓦片,確定古城年代屬於漢代,並定名為“城村漢城遺址”。

在福建這座遺址,觸控閩越都邑的樣子

城村漢城遺址 龔曉輝 攝

福建閩越王城博物館館長樓建龍研究員介紹,經過60多年的考古發掘,已經證實城村漢城是閩越國時期的一座王城(是不是唯一的王城,還有爭議),也是福建境內發現的唯一有城牆環繞的上古時期大型城市遺址。城郭總面積達14。6平方公里,核心區王城面積為48萬平方米。

在營造都邑上,閩越國能工巧匠畢其能事,城址枕山抱水,依山巒起伏之勢而築,西倚山勢挺拔的武夷群峰,南北兩側崗阜山丘左右圍護,崇陽溪由崇山峻嶺中逶迤而來,以河為壕塹、山為牆屏重重合護,打造出固若金湯的城池。

樓建龍介紹說,王城遵循著戰國以來流行的都城營造規制,內城外郭,四面開東西南北4門及3處水門,東城門外的北崗、南崗分立“左祖右社”,是閩越廟、壇遺址。城內分處填築高大而寬平的夯土臺基,規模不等的宮殿苑囿錯落矗立。

大型宮殿區居於城中心,由庭院、殿堂、東西廂房、東西廊廡、東暖房、浴池和西天井等組成,以殿堂為中軸,左右呈對稱佈局,前朝後寢,園囿亭臺穿插其中,蔚為壯觀。在宮城的外圍,分佈著密集的手工業作坊和建築遺址,官署區、居民區、手工業作坊區佈列其中,造郭以居民,郭區外圍則是貴族墓葬區。

在福建這座遺址,觸控閩越都邑的樣子

武夷山市興田鎮城村福建閩越王城博物館(無人機照片)。邱汝泉 攝

這些都昭示著,東南邊陲的閩越國西望長安,刻意追仿秦漢王朝氣度,城邑佈局經過精心設計,主次有序,嚴謹規整,處處體現王城的威嚴和堂皇。

近年來,在

福州屏山一帶透過考古發掘,也發現了閩越國一些遺存,與武夷山城村漢城遺址的文化面貌基本一致,表明閩越國在福州也有高規格的建築群。不過囿於考古材料,無從瞭解其全貌。

摘自:福建日報6月30日

深讀

《“重瓣花朵”中的一瓣芳華——追尋福建文明之光系列報道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