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被清朝修了94年,到乾隆時期才定稿,客觀性至今有爭議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正式宣告大明王朝的成立,其後朱元璋又南征北戰,一舉實現了華夏的統一,明朝後來又經歷了15位皇帝,最後一位皇帝是朱由檢,1644年李自成率領大順軍攻破紫禁城,崇禎皇帝在煤山的一棵歪脖子樹上自縊身亡,大明王朝的命數也來到了盡頭,享國276年,同年,滿清入關,清朝取代了明朝在中原地區的統治地位。

“明史”被清朝修了94年,到乾隆時期才定稿,客觀性至今有爭議

和歷代新興王朝一樣,滿清入關後的第二年就著手編修《明史》,把《明史》單獨拿出來說,大家也許會覺得陌生,但說到《二十四史》也許不會有這種陌生感,因為它是被歷朝統治者奉為正統的史書,我們現代一般人讀史,最多也就是看看“二十四史”的合集,而《明史》就是二十四史的最後一部。

滿清編修《明史》的積極性很高,但客觀的說,順治二年修史的條件還不成熟,從當時全國的形勢來看,南明與清廷劃江而治,李自成、張獻忠等人的殘餘勢力還把控著西部和西南地區的廣大區域,對於此時剛剛定都北京的清朝,平定各方殘餘勢力,一舉實現疆域的統一才是當務之急,順治帝下令編修《明史》,我們只能從宏觀的戰略角度去理解。

“明史”被清朝修了94年,到乾隆時期才定稿,客觀性至今有爭議

清朝之所以如此匆忙的修《明史》,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順治帝大概是要達到兩個目的:其一,透過修《明史》,向天下宣告清朝已經取代明朝的事實,同時否定南明政權存在的不可理性;其二,清朝統治者沿襲明朝的制度,同時也沿用了許多前朝官員,透過編修《明史》,起到安撫明朝遺臣的作用,讓他們死心塌地為清朝服務。

《明史》是《二十四史》的最後一部,同時也是其中最為特殊的一部,從編修的時間跨度來說,自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開始動稿,到清乾隆四年(1739年)正式定稿,前後歷時九十四年,差不多是明朝統治時間的三分之一,而司馬遷寫《史記》(“二十四史”之首),寫了從黃帝時期到漢武帝時期的3000多年曆史,也才花了13年,為何《明史》要修那麼久呢?

“明史”被清朝修了94年,到乾隆時期才定稿,客觀性至今有爭議

可以肯定的說,清朝順治年間和康熙初年編寫《明史》,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為其統治服務,其客觀真實性一定大打折扣,但到了康熙十八年(公元1680年),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後,他下令重視《明史》的修訂,而且組織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康熙和雍正皇帝先後兩次要求史官修改《明史》,不過這也給後人留下了無限的瞎想。

經過康熙、雍正兩朝,《明史》依然沒有定稿,乾隆皇帝登基後,他又讓大學士張廷玉對《明史》進行第三次修改,到了乾隆四年,張廷玉奉旨編修的三百三十六卷《明史》才最終定稿,經過清朝三次對《明史》的修改,使其成為《二十四史》中體例最嚴謹、敘事最清晰、文字最簡明、編排最得當、史料最豐富的一部史書。

“明史”被清朝修了94年,到乾隆時期才定稿,客觀性至今有爭議

對於《明史》的客觀性,史學界至今仍爭論不休,而且觀點走向兩個極端,一說他對明朝極盡汙衊抹黑之能事,最大的疑點就是清朝三代皇帝都進行修改,按照中國古代修史的特點,史書要客觀公正記錄前朝事蹟,雖然也有李世民、朱棣等人篡改歷史,但只是個例,而清朝三代皇帝修改明史,可想而知其中有多少被刻意修改的部分。

有些人則認為清朝修明史時間久,說明修史態度嚴謹,而且修史過程中大量啟用明朝遺老,說明清朝統治者尊重前朝,張廷玉版的《明史》在評價每一位明朝皇帝時,後面的“贊曰”都最大限度的引用讚美之詞,有些確實犯了錯的皇帝,明史中也是找太監或文人背鍋,很少有篡改汙衊明朝皇帝的地方,尤其是其中對朱元璋的評價,說他治隆唐宋、遠邁漢唐,更是很難讓人和抹黑聯絡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