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黑為“三無”朝代?細數明朝的發展,一起走進大明時代

都說萬事功過是非,自有後人評說。但是後人評說的觀點是不是客觀正確,很多時候也有待探究。

從炎、黃二帝開始,我國古代先祖在中原紮根,字

唐堯、虞舜

後的歷史變換淌過了漫長的5000年,不同地區、上下朝代的更迭也非常多。

被黑為“三無”朝代?細數明朝的發展,一起走進大明時代

每一個朝代的誕生和滅亡原因其實都沒有什麼大的差異,無非就是前朝昏聵或者奸臣當道,總會有起義的一方出來推翻原來的統治,但是這其中也會有一些不同,比如君明但朝堂不清,實用人才匱乏等,慢慢的耗盡一個國家的氣數,自然也就有了權力的更迭。

那麼

明朝被黑為“三無”朝代,真的就是無明君、無名將、無名士嗎?

倒也不必如此武斷偏激,只需要一起走進大明時代,或許就能找到答案。

被黑為“三無”朝代?細數明朝的發展,一起走進大明時代

歷史上的大明王朝

我國的明朝從公元1368朱元璋建立,到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打到北京、崇禎皇帝朱由檢月下自縊,一共歷時276年。

期間執掌大權的的在位皇帝共有十六位,都城從南京改到北京,紫荊城至今留存。

被黑為“三無”朝代?細數明朝的發展,一起走進大明時代

值得一提的是,

明朝的開國皇帝原本只是個平民,

因為元朝蒙古的統治者殘暴昏聵,在公元1351年的時候,就已經有

農民

和士兵因為治理黃河水患異變,

紅巾起義

爆發。

這個時候的明朝開國皇帝

朱元璋

還正在郭子興的隊伍中做事,因為屢建戰功獲得重視,還迎娶了

郭子興

的養女馬氏。

被黑為“三無”朝代?細數明朝的發展,一起走進大明時代

後來韓林兒被立為帝,郭子興病故後,朱元璋帶領他遺留下來的軍隊主動攻佔了南京,這就明朝

應天府

的起始,大明王朝也從這裡漸漸擴充套件疆土,稱為歷史上有名的封建國家。

明朝建立後,

朱元璋為了加強君權,

廢丞相、設內閣,重新開始分封制,

以固邊疆地帶。而因為他自己的出生貧寒,勤儉慣了,所以對貪官汙吏非常嚴苛,請按後修改了很多次法律,專門針對貪腐一事,

治國風格就一個字——“猛”。

其後對社會採取輕徭薄賦的政策,以求儘快恢復戰後生產,廣開荒地,減免租稅,激發了農民的積極性。這位前期明朝的資本恢復與積累帶來了很好的成效。

被黑為“三無”朝代?細數明朝的發展,一起走進大明時代

到後續

皇太孫朱允炆

繼位,又將分封制廢除,不過物極必反,

朱棣

反敗為勝,稱帝改元為“永樂”,後世統治期間被稱為

“永樂盛世”

在朱棣在位期間,他

還遷都北京,就是為了防範北方的勢力,被稱為“天子御國門”。

而這個

時候恢復

和重新設定的錦衣衛與東廠在朝廷中的實力漸漸達到平衡,可以相互制約,所以後來朱棣多次北征,只留太子朱高熾監國,朝堂上也沒有出現過任何問題。

被黑為“三無”朝代?細數明朝的發展,一起走進大明時代

明宣宗朱瞻基

繼位,依舊延續重農政策,對待貪官汙吏同樣嚴格,這樣的好處就是百姓生活安定,社會經濟發展迅速。我們在中學時期的歷史課本上有一段是怎麼寫的?

明代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繁榮,商業資本轉化為產業資本,出現商業集鎮和資本主義萌芽。

這一時期的中國經濟

相對漢唐時期更加發達,社會各方面都進入繁盛時期,有“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等較高的評價。

被黑為“三無”朝代?細數明朝的發展,一起走進大明時代

但是在

公元1442年,輔佐幼帝朱祁鎮的張太后去世,

太監王振元

攬權,明朝內部統治漸漸開始走下坡路。

後面

明代宗朱祁鈺

積極採取應對措施,清楚朝廷中的內閣亂黨勢力,重用賢臣,也算是力挽狂瀾,挽回了一些局面。

但是越往後走,

明朝設立的內閣制弊端就越是明顯。到最後閹黨專權,朝政一片混亂。

最後

崇禎帝

繼位,有新產出閹黨,但是

能力不足,本身又剛愎自用,

反而攪亂了局勢。再加上三番四次的農民起事和地球小冰期的到來,饑荒降臨,百姓負擔加劇。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順,3月攻至北京,崇禎自縊而亡。

被黑為“三無”朝代?細數明朝的發展,一起走進大明時代

自此之後,滿軍過境,入主中原。

在1683年,清軍直接攻下臺灣,始終在臺灣反抗的鄭成功謀劃也徹底失敗。

從炎黃開始,

中國歷史上由漢族建立起來的封建王朝,到明朝這裡就結束。

這樣看來,接近300年的的朝代、16為皇帝,真的沒有一個明君出現嗎?這個問題問出來可能有點蠢,因為答案明擺著:

不可能。

被黑為“三無”朝代?細數明朝的發展,一起走進大明時代

“三無”朝代?

大明,無漢唐之和親,無兩宋之歲幣,

天子御國門,君主死社稷,

為後世子孫所敬仰。

無名君?

不管是上面提到的

開國皇帝朱元璋、創造“永樂盛世”的朱棣、大力發展社會經濟的朱瞻基甚至是最後的末代君王崇禎

等,嚴格的來說,

他們都算不上昏君。

因為他們

沒有荒廢朝政、貪圖享樂,

而是在想方設法地要使自己的國家更加強大,只是就可能走的路有點差錯,這更多的是個人的風格問題。

被黑為“三無”朝代?細數明朝的發展,一起走進大明時代

無名將?

要說明朝無名將的話,那就更不可能了,畢竟明朝開國正是從戰中開始。

耿炳文、徐達、李文忠

等人更是早期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大功臣。

還有後來隨燕王朱棣北征的

朱能

、被譽為“戰神”的

戚繼光、鄭成功

等人,甚至是女將

秦良玉

,這算不算名將?

被黑為“三無”朝代?細數明朝的發展,一起走進大明時代

無名士?

說到無名士,就真的只有一句話:累了。真的,看看歷史吧!

湯顯祖、王守仁、張居正、

還有下西洋的鄭和名字不夠明顯嗎?再不濟,說個比較大眾的,

唐伯虎

的名字總該知道吧?

所以毫無疑問,

說明朝是個“三無”朝代,不是有點偏激,而是相當偏激。

被黑為“三無”朝代?細數明朝的發展,一起走進大明時代

個人始終認為一句話非常有道理:

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當完全獨立於這個時代存在的“後人”,回看曾經自己完全從書本上看到的歷史時,真的有更加公平很客觀的立場來評說已經發生的事情嗎?

不管是古代、近代、國內還國際上的歷史,已經過去的,我們擅長總結與發現,也可以將其錯處指摘出來,

用作後世的借鑑與警惕,但是卻不宜斷言其是非。

因為它們距天的時間都太過長遠了,很多事情沒有辦完全還原,只能獲得一個大致的結果與猜測。

或許從某些理解上的差異方面來說,對待同一個事件的觀點和看法都會出現差異,但是

倒也不必做出太過一定的判斷,這太生硬,可能會被“誤傷”。

被黑為“三無”朝代?細數明朝的發展,一起走進大明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