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包拯:一生為國為民,深受世人敬佩,其精神一直被後代銘記

清官包拯:一生為國為民,深受世人敬佩,其精神一直被後代銘記

包拯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因為他的清廉和嫉惡如仇的形象,成為了清廉和公正的化身,後世將其稱為“包青天”,並且在戲劇、小說、評書和影視劇中都有諸多的演繹。而包拯在世的時候,官至樞密副使,可以說是位極人臣了。

在後世的演繹中,將包拯稱為“文曲星”轉世,並且死後因為剛直不阿,所以成為了地獄的第五殿閻羅。在民間,包拯也有““青天大老爺”的稱呼。這一切附加於包拯身上諸多標籤和光環,一方面說明了世人對包拯的愛戴,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中國人的清官情結。

但無論如何,包拯的形象和他當政時的作為,都已經成為後世官員的楷模。而且,人們孜孜以求地訴說著包拯的諸多軼事,事實上也是在希望這個社會變得更加合理和公平。

清官包拯:一生為國為民,深受世人敬佩,其精神一直被後代銘記

“包青天”的封神之路

《水滸傳》開篇就將包拯稱之為“文曲星”轉世,專門下凡來輔佐宋仁宗的,包拯的存在,開創了宋朝的全盛時期。

現實中,包拯出生於如今的安徽合肥。諸多的演繹中,包拯出生後因為太黑,所以才被扔進了馬圈裡,正好被馬蹄踩中了額頭,所以頭上才有一個蒼白的月牙。不過這都是後世的新增和演繹,是藝術的再創造。

事實上,包拯一直到1027年考中進士,他的父母雙親都還在。那時候他被委任為建昌知縣,但是包拯覺得父母年紀大了,所以就沒有去上任。而且包拯的父母也不想兒子離開家鄉,所以包拯也就一直在家裡陪著父母,直到父母去世。

清官包拯:一生為國為民,深受世人敬佩,其精神一直被後代銘記

包拯的父母去世之後,由於有“丁憂守孝”的傳統。包拯就在墓旁築起草廬,直到守喪期滿。此後包拯出仕,到當時的天長縣出任知縣。任期滿了之後,包拯又被升任為端州的知州。在這個過程中,包拯不但建立了自己的施政方略,而且對社會的各個階層也有了清晰的瞭解。

作為一個官員,透過基層的歷練,對於其之後的管理經驗是非常有幫助的。而朝廷對包拯,明顯也是遵循著類似的培養之路,從基層一點點讓包拯做起來。知州任期到了之後,包拯被調回京城,成為監察御史。

所以不難看出,還在包拯年輕的時候,朝廷對其就已經有一個清晰的瞭解了。監察御史負責監察朝野百官,類似於現在的“紀檢委”,專門負責監督百官。在1044年的時候,也正是宋仁宗當政期間,包拯上書《乞不用贓吏》。

清官包拯:一生為國為民,深受世人敬佩,其精神一直被後代銘記

包拯向朝廷闡明自己的主張:清廉是做官的基礎和本質,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員,則是實實在在的民賊。包拯不但敢於向朝廷直接上書,表達自己的見解,而且在當時,他還把自己的主張運用到實際的監察事務中。

當時的江西轉運使,被包拯前後彈劾了七次,包拯說這個官員“心同蛇蠍”。這之後,包拯又先後彈劾諸多的皇親國戚,而且他還主審了在當時震動朝野的“冒充皇子”一案。這個案件也被後世演繹為了戲劇“狸貓換太子”。

正是包拯這一系列做法,1057年的時候,包拯又升任為龍圖閣直學士,而且權知開封府。這次任期,更是成為後世演繹他這一生的重要藍本。包拯在開封府不但有龍頭鍘、虎頭鍘和狗頭鍘,而且還有“四大名捕”——王朝、馬漢、張龍、趙虎。

清官包拯:一生為國為民,深受世人敬佩,其精神一直被後代銘記

在戲劇和評書的演繹中,包拯在開封府期間不但經常下訪查案,而且又一次殺了很多欺壓百姓的皇親國戚,甚至於大義滅親,連自己的侄子都不放過。不過在現實之中,包拯在開封府只工作了一年多。但正是這時間段,把包拯的良好作為和形象凸顯了出來。

因為開封作為宋朝的首都,周圍有很多皇親國戚以及其家屬和下人,關係錯綜複雜。就像《水滸傳》裡的“潑皮”牛二,雖然那他只是一個“潑皮”,可時任的開封府尹卻對他畢恭畢敬,根本不敢動他一根毫毛。要是包拯在世的話,肯定不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現實中,包拯把開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條。最為關鍵的是,他根本不害怕什麼關係戶,甭管你是誰,哪怕是皇帝只要犯了錯,也得按照律條來懲治。正是這種鐵面無私和公正廉明的做法,包拯才獲得了巨大的名望。

清官包拯:一生為國為民,深受世人敬佩,其精神一直被後代銘記

也正是這種巨大的名望,在後世之中,包拯才逐漸成為了“神話”般的存在。甚至於其白天在開封府南衙斷案,到了晚上,又到幽冥地府斷案。被“神話”之後的包拯,成為了中國民間絕大多數人的信仰。

包拯信仰的基礎是清官情結

1061年,包拯進入了宋朝的最高決策圈,他成為了二品的樞密副使,這等於是副宰相。雖然權力越來越大了,但是包拯在生活和工作中依然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和家人。於是,包拯成為了當時官員的典範。

奈何包拯63歲時便與世長辭,在其去世之後,不但被追贈禮部尚書的頭銜,而且還上諡號為“孝素”,所以他又有“包孝肅”的稱謂。包拯的墓地在其老家合肥,這個被世人演繹和“神話”了的人物,隨著自身的去世,後世依據其生前的事蹟,有了諸多的故事藍本和擴增。

清官包拯:一生為國為民,深受世人敬佩,其精神一直被後代銘記

比如包拯在民間一方面是公正和清廉的象徵,這一點體現在他不怕權貴,敢於嚴明執法的情結上——駙馬陳世美,包拯都敢於將其斬殺;另一方面,包拯的諸多光環,還體現在他斷案如神的特點上。各種演繹之中,都有包拯斷案的情節,甚至有些被傳得神乎其神。

人民喜愛和傳頌包拯的諸多事蹟,根本原因在於大眾對於清官有一種嚮往。而這恰恰從另一個層面表明,在古代的中國,地方上的很多官員其辦事和施政的方式,都是不被民眾認同的。做官為自己謀私利,成為很多官員的主流做法,即便不作惡,對百姓也無任何的益處。

清官包拯:一生為國為民,深受世人敬佩,其精神一直被後代銘記

而包拯不但不作惡,還為百姓真情實意地做了很多事情,這自然就被人們銘記在心,代代傳頌了。正是基於這一點,包拯才在民間有了太多的擁躉。以至於隨著後世的各種演繹,越來越“神話”的情節,都新增到了包拯的身上。

總的來說,這是中國人長久以來的清官情結。人們總希望在自己的轄區內,能夠出現一個清廉的官員,這在一定程度上,能給自身帶來很多的好處。這種情結尤其在政治相對黑暗的古代更為深厚——由於古時候的政治結構和管理體系很鬆散,中央到地方的施政架構,完全由地方官一人在支撐,所以他想怎麼做,就全憑自己的好惡了。

清官包拯:一生為國為民,深受世人敬佩,其精神一直被後代銘記

這種清官情結,是普通百姓對資訊和全域性的不瞭解——因為地方官的胡作非為,將人們對官吏結構的構成,形成了一種固有的思維定式。他們會認為大多數官員都是仗勢欺人的貪官,對官府越發的不信任,更甚者,會有人對皇帝心生不滿。

因此,只要有一個全心全意為百姓著想的好官員出現,便打破了這種局面。所以人們才會對包拯這樣的官員,十分喜愛。而從朝廷的角度來看,透過把矛盾釋放到下層,事實上就默認了清廉的官吏,成為自己施政的一個本質,只要替換掉那些引起民怨沸騰的壞官,所有問題似乎也能迎刃而解。

可實際上,在古代特有的管理模式之下,即便換掉了一茬一茬的官員,能夠有包拯這樣的官員都是鳳毛麟角。因為多數情況下,官員們的行事法則也都是和普通人一樣,根本做不到“一塵不染”。而在大權在握的情況下,很容易就會出現謀取私利的情況。

清官包拯:一生為國為民,深受世人敬佩,其精神一直被後代銘記

所以,圍繞包拯所產生的清官情結,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一種“海市蜃樓”。不過即便如此,也有不少人一直在推崇著“包拯精神”,尤其是他的後人們,更是從未忘卻,一直堅守著。

包拯的後裔銘記、傳承他的精神

事實上,包拯的後裔很多,據傳如今有數十萬之眾,如今主要分佈在安徽、江蘇、浙江甚至臺灣等地。包拯的後世子孫做什麼工作的都有,而也有一些後世的子孫,還在守護著自己的家祠,一代代傳承著包拯的精神。

從精神的角度看,“包拯精神”也有現實的意義,尤其對於社會管理和施政的層面而言,作為一種勤勉、公正、廉潔和不畏權貴的象徵,包拯的精神就是告訴諸多的官員,只有一心為公和一心為民,才能換來後世的代代敬仰。

清官包拯:一生為國為民,深受世人敬佩,其精神一直被後代銘記

而從社會管理的角度看,任何一名官員的私德固然重要,但是在社會層面,建立起一種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固定的形式監督官員們的施政,這才是一種更為完善的做法。對包拯的後代來說,先祖的精神,已經成為了一種精神圖騰,給後世社會提供很好的借鑑和管理的意義。

因此,包拯的精神和傳承,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這份精神的象徵,正是後世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