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農民地窖挖出龍形銀印,竟是稀世珍寶,清朝皇貴妃的寶璽

1956年,天津一老農臨終前,交代兒子,如日後走投無路,可進地窖保命!兒子將信將疑,鑽進地窖後,竟發現一枚巨大的龍形銀印,印文還有“皇貴妃”字樣!

天津南郊農民老張彌留之際,突然把兒子小張叫到床前,對他交代道:“等。。。等我走後,你要是哪天窮得。。。窮得連飯也吃不上了,就去地窖試試運氣,或許還能。。。渡過難關。。。”

1956年,農民地窖挖出龍形銀印,竟是稀世珍寶,清朝皇貴妃的寶璽

這一番囑咐令小張困惑不已,正要詢問父親在地窖裡藏了什麼寶貝,哪知道,老張卻一口氣沒上來,竟就此去世了。

要說老張一家也是歷經沉浮,民國時期老張是天津小有名氣的古玩商,可惜因戰亂家道中落,老張和小張父子只得回到南郊農村老家種地為生。

不過,小張從小嬌生慣養,回到農村老家也只能吃乾飯,因此老張臨終時,始終放心不下這個相依為命的兒子。

小張在鄰里的幫助下將父親下葬,可僅僅過了半年,獨居的小張就揭不開鍋了,在三天粒米未進、餓得前胸貼後背的情況下,他突然想起了父親的臨終遺言。

1956年,農民地窖挖出龍形銀印,竟是稀世珍寶,清朝皇貴妃的寶璽

死馬當活馬醫,小張來到後院地窖。地窖裡本擺放著農具,可自從老張死後,小張就沒下過地,這地窖更是一次也沒進過。

虛弱的小張爬下地窖,看著落滿灰的農具,又想到去世的父親,不免悲從中來。頓了頓,小張開始翻找起來,可令他失望的是,找了半天也沒找到值錢的東西。

精疲力盡的小張,一屁股坐在牆角一個破舊的倒扣木盆上長吁短嘆起來。突然,他似乎意識到什麼,站起身來,把屁股下的木盆搬了起來,赫然發現,倒扣的盆裡竟有個四方木盒!

小張欣喜若狂,看來這就是父親留下的寶貝!小張小心翼翼抱起盒子,竟發現還有些沉重,急不可耐地開啟一看,裡面的東西頓時令他目瞪口呆!

眼前竟是一枚雕著一條龍的巨大銀印!銀印體積龐大,一條蹲著的銀龍蜿蜒在印體上,十分威武莊嚴。

1956年,農民地窖挖出龍形銀印,竟是稀世珍寶,清朝皇貴妃的寶璽

銀龍龍頭誇張,張嘴吐舌,兩隻龍角向後分叉挺立,龍身則粗壯雄健,身上鱗片雕刻的一絲不苟,片片清晰可見,龍尾則微微上翹,四爪緊抓印體!

小張從小在古玩店長大,耳融目染,自然是懂一些印璽知識的。在古代,龍紐印都是尊貴的象徵,這樣一方龍紐銀印,應該是皇家之物。

想到這裡,小張心臟簡直都要激動地跳出來,他小心翼翼拿起銀印檢視印文。只見印璽正面有滿漢兩排印文,漢文為篆書“祺皇貴太妃之寶”七個大字!

小張激動地都要跳起來,雖然他不知道這位印璽的主人“祺皇貴太妃”是誰,但可以肯定這是一位清朝皇貴妃的印璽。

後宮娘娘的印璽,那肯定價值連城,想到父親臨終前將如此寶貝留給自己,可謂是用心良苦,小張心中頓時悲喜交加。

1956年,農民地窖挖出龍形銀印,竟是稀世珍寶,清朝皇貴妃的寶璽

隨後小張抱著寶璽來到城裡古玩店,想要將這枚皇貴妃之印賣掉換錢。哪知道,所有古玩店竟都不願收這東西!

一來這皇貴妃寶璽太過貴重,大多商店都認為是贗品;二來皇家印璽,歷來都是國寶,即便有商店認出是真品,這樣的重寶也沒人敢收。

無奈之下,小張只得跑到文物站鑑定。當文物工作人員見到寶銀璽後,也是大吃一驚,無論從規制、形態還是印文上看,這都是清宮后妃用印無疑。

寶銀璽邊長12。7釐米,高10釐米,據《清史稿·輿服志》記載:“皇貴妃金寶,蹲龍紐,平臺四方四寸,厚一寸二分。”

這裡說的四寸也就是12。8釐米,和這枚寶銀璽邊長几乎沒有偏差,證明它是符合清廷皇室用印規格的。

1956年,農民地窖挖出龍形銀印,竟是稀世珍寶,清朝皇貴妃的寶璽

與普通的印章不同,這枚寶銀璽並非日常實用器,它是一種尊號寶璽,更像是一種尊貴身份的象徵,鑄造好後一直存放在皇宮內務府。

那麼,這枚銀璽的主人“祺皇貴太妃”又是誰呢?

這位祺皇貴太妃,原本是咸豐皇帝的祺嬪佟佳氏。佟佳氏的父親裕祥是御前一等侍衛(正三品),她出生於道光24年(1844年),14歲那年(咸豐八年),她直接被選入宮中封為褀嬪。

這在當時非常特殊,按清宮制度,所有進入皇宮的后妃都需透過“選秀”。佟佳氏進入宮中非但不靠選秀,而且進去便被封為嬪(一般都從貴人做起),說明佟佳家族實力非同一般。

1956年,農民地窖挖出龍形銀印,竟是稀世珍寶,清朝皇貴妃的寶璽

不過,雖然佟佳氏起點很高,人也長得很漂亮,但她冷若冰霜,也不喜歡在皇帝面前獻媚,所以一直不得咸豐寵愛,直到咸豐帝駕崩(佟佳氏剛滿18歲),她也再未受到晉封。

同治帝繼位後,佟佳氏才被尊封為皇考祺妃,後來又在光緒和宣統時期分別尊封為祺貴妃、祺皇貴太妃。

也就是說,每熬死一個皇帝,佟佳氏就升一級,直到宣統二年(1910年),67歲的佟佳氏去世,她也成為清史上唯一一個歷經五朝的后妃。

1956年,農民地窖挖出龍形銀印,竟是稀世珍寶,清朝皇貴妃的寶璽

據工作人員推測,溥儀曾在天津靜園居住過,這枚寶銀璽可能是他從宮裡帶出來的,後來又幾經波折,流落到了身為古董商的小張父親手中。

考慮到這枚太妃印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堪稱稀世珍寶,工作人員希望小張能上交,文物站方面表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和獎勵。哪知道,小張上交寶貝後的第一個要求,竟是先吃兩碗牛肉麵!

1956年,農民地窖挖出龍形銀印,竟是稀世珍寶,清朝皇貴妃的寶璽

工作人員帶小張到麵館吃飽,隨後文物站決定獎勵他200塊,同時考慮到小張會識字記賬,便安排他到市紡織廠做會計。如今這枚難得的清朝後妃用印,珍藏在天津博物館,是其鎮館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