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科舉制的完善:拓寬應試者範圍,帶動了科舉與教育的結合

關於考試內容,中國唐代的進士科考試內容有三部分:儒家經典、雜文和時務策,其中詩賦在其中佔有重要地位。越南陳朝試太學生和進士科的考試內容都仿照中國。試太學生的考試內容為四書、五經、古文和詩賦之類。

越南陳朝進士科考四場:第一場暗寫經書;第二場考經義和詩賦;第三場考雜文;第四場考策文。但不同時期的考試內容又有所不同。

越南科舉制的完善:拓寬應試者範圍,帶動了科舉與教育的結合

陳朝試太學生和進士科,仿照中國設三甲和三魁取士。陳太宗天應政平十六年,仿照中國南宋三魁之制,始設狀元、榜眼、探花三魁,分別賜予前三名中格者,至是始有三魁之選。

其後越南科舉制經歷了胡、屬明、西山朝的繼續發展和完善。儒學逐漸佔據主導地位,儒士登上政治舞臺,併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這為黎朝以儒學為統治思想,和科舉制度的完善作了輔墊。

越南科舉制的完善:拓寬應試者範圍,帶動了科舉與教育的結合

黎朝科舉在考試分級、考試時間、試場構建、場館設定、場規制定、考試內容、取士銼除、中第恩榮、題名碑刻立、科舉文獻編纂等方面,黎朝既仿照中國製度,又根據越南國情和民族心理而有所改變,不同時期表現出不同的特色。

除進士科外,黎朝還開設了制科、明經科、東閣科、試官員子孫、書算科、武舉等科目,亦有入試資格的限制,黎朝制科應試者的範圍較廣泛,在仕、未仕者、儒生均可入試,但須為有才德文學者。

越南科舉制的完善:拓寬應試者範圍,帶動了科舉與教育的結合

在開科文舉的同時還開設了武舉,以選拔武備人才。另外,為了保證科舉能造就封建統治所需要的人才,黎聖宗又定保結鄉試條例,強調應試者首先要遵循儒家的倫理道德。

越南黎朝進士科考試內容基本上仿照中國曆朝。進士科的考試內容,中國分三場考,越南黎朝分四場考,經義、詔表制、對策等內容差不多,但黎朝也有自己的特點。

越南科舉制的完善:拓寬應試者範圍,帶動了科舉與教育的結合

自從三年一開科的科舉取士制度化以後,科舉成為黎朝社會人員流動的主要途徑。

有幾點不同:第一,在鄉試、會試、殿試之前增加一場稱為“核”的考試。第二,考試中引入八股文。第三,在會試中設副榜,實際上增加了取士數額。第四,更加優待科舉出身者,如舉人授官從八品。

越南科舉制的完善:拓寬應試者範圍,帶動了科舉與教育的結合

阮朝科舉考試另一不同於前朝的特點是,為了加強對士人的思想控制,在殿試中引入了八股制義,科舉考試的形式更加古板,框框套套更多,如避諱和行文的格式等,越南封建專制思想臻於頂點。

科舉制度是中越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在越南的長期發展帶動了科舉與教育的結合,培養和選拔大批儒學、文學人才進入官僚系統和教育領域,必然促進學校的大發展。

越南科舉制的完善:拓寬應試者範圍,帶動了科舉與教育的結合

越南逐漸建立起以儒家思想,作為指導的由中央到地方的學校,除了官學,還有私學,一套完整的教育體系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