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東吳佔據荊州後,沒有像蜀漢一樣北伐,而是一直被曹魏壓制?

東漢末年,天下三分,是從赤壁之戰後開始的,從瓜分荊州開始的。

劉表一死,曹操就開始南下,劉備在長坂坡被曹操打得幾乎全軍覆沒,劉備逃到夏口會和劉琦之後勉強躲過一劫,曹操則佔據了除江夏郡之外的所有荊州六郡。

同年12年,曹操沿著長江繼續東下攻打劉備,此時的劉備與孫權組成了聯軍,逆江而上與曹操決戰,雙方在赤壁一場大戰,曹操戰敗逃走,孫劉聯軍趁勝攻打南郡,經過一年的南郡之戰,周瑜主導的聯軍佔據了荊州的南郡。

曹操手下大將曹仁被迫放棄江陵城,退到了襄陽,同一時間,劉備跨過長江南下攻取了荊州南四郡,曹操、孫權、劉備三分荊州,荊州成為三國鼎立的縮影。

為何東吳佔據荊州後,沒有像蜀漢一樣北伐,而是一直被曹魏壓制?

赤壁之戰

從地理位置來看,荊州位於天下之中,向北可進至中原,問鼎天下,向南可到達南海,華夏最南邊的領土,向東經江東直達大海,向西經長江到達益州。

用諸葛亮的話來說: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

。荊州是各大政權都要爭奪的地方,因為誰佔據了荊州,誰就擁有統一天下的地利。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說荊州是北伐的重要節點,是不可或缺的戰略要地,一旦失去了荊州,蜀漢就失去了統一天下的實力,這同樣體現在關羽失荊州後,蜀漢的國勢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但在關羽失荊州前,蜀漢的戰鬥力可相當強悍,自從劉備在漢中之戰擊敗了曹操,蜀漢就開始了一系列北伐,首先是孟達與劉封佔據了曹魏的上庸三郡,緊接著是關羽從荊州北伐襄陽,一時之間威震華夏。

為何東吳佔據荊州後,沒有像蜀漢一樣北伐,而是一直被曹魏壓制?

三分荊州

如果不是東吳背棄了與蜀漢的盟約,偷襲荊州,關羽不會死,荊州不會失,

孫權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寧願與曾經的敵人曹操合作,舉起屠刀對準了曾經的盟友,孫權的目的就是佔據荊州

孫權寧願背叛盟友也要佔據荊州有三個原因:

1、戰略目的

公元200年,年輕的孫權成為江東之主,魯肅對孫權說:漢室已經不可復興,如今當務之急是鼎足江東,

剿除黃祖,攻伐劉表,佔據所有長江以南的地方,然後稱帝建號以便進而奪取整個天下。

這是江東版的隆中對,魯肅對孫權所設計的最高戰略如同七年後諸葛亮對劉備設計的一樣,都是統一天下,不同的是戰略不一樣,魯肅建議孫權佔據荊州,全據長江以南,防備長江以北的政權,諸葛亮則建議劉備佔據荊州與益州,然後兩路北伐。

魯肅與諸葛亮的戰略中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要佔據荊州

,只有佔據了荊州,他們各自不同的政權才能夠實現自己的戰略目的,由此可見荊州的重要性。

為何東吳佔據荊州後,沒有像蜀漢一樣北伐,而是一直被曹魏壓制?

荊州在三國的位置

2、地緣安全

孫權佔據的江東靠的是長江天險來防備北方的強敵,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當時的荊州可比現在的湖北省還要大,荊州佔據了整個長江中游,而孫權佔據的江東在長江下游。

孫權想以長江天險來抵禦北敵,最為擔心的就是長江中流的荊州,因為誰佔據了荊州,就能沿著長江水陸並進,甚至還能跨過長江從江南陸路攻擊江東。

曹操南下荊州,是對孫權唯一致命的攻擊,要不是在赤壁之戰中打敗了曹操,孫權早就被曹操收拾了,可以說荊州是孫權長江天險中唯一的弱點,為了江東的地緣安全,孫權必須佔據荊州。

3、報殺父之仇

孫權的父親孫堅死於荊州,是被劉表手下的大將黃祖所殺,為了爭奪荊州同時為了報殺父之仇,孫權曾經三徵荊州,終於在最後一次殺死了黃祖,佔據了半個江夏郡,孫權殺黃祖有為父親報仇的原因。

為何東吳佔據荊州後,沒有像蜀漢一樣北伐,而是一直被曹魏壓制?

孫權

那麼問題來了,孫權偷襲荊州成功之後,為何不像蜀漢那樣北伐?為何一直被曹魏壓制呢?

1、孫權要防備來自劉備的報復

孫權偷襲了荊州,殺死了劉備最親密的戰友關羽,無疑要防備來自劉備強烈的報復,對於荊州被奪,關羽被殺,劉備不可能沒有反應,他一定會對孫權發動進攻的,孫權為了防備劉備,所以不能北伐,不僅不能,而且還要與曹操繼續搞好關係。

在曹操去世之後,孫權曾經向曹丕稱臣,

孫權的目的自然是為了避免兩線作戰,孫權當前的戰略就是與曹魏結盟,哪怕是表面上的,同時積極備戰防備劉備

孫權一旦解除了劉備的威脅,立即就對曹魏翻臉不認人,這是政治人物典型的表現,為利益而做出相應的反應。

2、孫權有北伐之心,卻沒有北伐的鬥志

自從周瑜去世之後,江東集團對外擴張的意圖就越來越弱,周瑜在臨死前曾經向孫權提出攻打益州,孫權答應了,可惜周瑜卻暴斃而死,周瑜一死,孫權把南郡都借給了劉備,放棄了擴張,選擇了讓劉備去對抗曹操。

為何東吳佔據荊州後,沒有像蜀漢一樣北伐,而是一直被曹魏壓制?

孫權偷襲荊州

自從魯肅去世之後,孫權集團的戰略就變得越來越沒有底線,呂蒙建議孫權偷襲荊州,從戰略上看,是一個短視的行為,雖然暫時能夠讓孫權彌補長江天險的漏洞,但由於偷襲荊州強烈地打擊了蜀漢北伐的力量,導致蜀漢集團實力由強轉弱,再也無力單獨與曹魏相抗衡。

三國的微妙之處就在於微妙的平衡,並且只有唯一可選的政治目的,就是同樣弱小的東吳與蜀漢聯合起來才能對抗強大的曹魏,一旦這個平衡被打破,三國就不復存在,舉個例子,如果東吳與曹魏聯合起來滅亡了蜀漢,那三國只能迅速歸於一統,因為蜀漢如果滅亡了,下一次被滅亡的只能是實力相對弱小的東吳,那曹魏就能統一天下了。

由於江東戰略的搖擺,讓孫權失去了進取之心及北伐的鬥志,

蜀漢擁有的荊州是北伐的前進基地,而江東擁有的荊州只不過是保護長江天險的屏障而已,一個是攻,一個是守,戰略都不一樣

3、江東集團內部對於北伐並不上心

江東集團的核心其實是一大幫士人與大家族組成的利益集團

,尤其是大家族,手中擁有大量的部曲與私兵,讓他們出錢、出力、出人北伐,這些大家族是不願意的,一是北伐難度極大,二是沒有利益可言。

為何東吳佔據荊州後,沒有像蜀漢一樣北伐,而是一直被曹魏壓制?

陸遜

比如說陸遜,就是吳郡四大家族之一的陸氏族長,在石亭之戰中,朱桓建議孫權:打敗曹休後,可以長驅直入攻打壽春,佔據淮南,進取許昌與洛陽,這是一次非常激動的北伐,但是陸遜表示不行,孫權聽從了陸遜的建議。

雖然說朱桓的建議過於激進,但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江東內部對於北伐並不上心,如果把江東換成蜀漢,幾乎是一邊倒地劫持,諸葛亮在實力那麼弱小的情況下,都能發動北伐戰爭,而實力三倍於蜀漢的東吳卻沒有一場像樣的北伐,這其實也是各自內部對於北伐態度的表現。

4、東吳一直被曹操壓制著

公元209年,赤壁之戰剛結束不久,孫權挾赤壁之勝圍攻合肥,張昭攻打九江,結果孫權與張昭都以失敗告終。

公元215年,合肥之戰,孫權率領十萬大軍北伐合肥,結果被張遼、樂進、李典率領七千魏軍打得大敗,孫權差一點就被魏軍俘虜,此戰成為孫權一生的陰影,張遼因此獲取了張遼止蹄的典故,成為江東百姓害怕的神一樣的人物。

就連佔據優勢的石亭之戰,東吳軍隊也沒有敢於北伐,更不用說其他,雖然孫權在位期間多次對曹魏用兵,但最多屬於騷擾性質的小規模戰爭,並無一次真正的北伐,反而是曹魏一直壓制著東吳,這種壓制是全方位的,不僅僅是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