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梁河之戰後,北宋對遼如何組織防禦?堅守防禦與機動防禦相結合

宋太宗在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六月攻滅北漢後,對形勢過於樂觀,欲憑藉石嶺關之役與太原之役得勝之勢,一鼓作氣攻伐遼朝,奪取燕雲十六州。

但由於沒有考慮到宋軍後勤補給不足,連番作戰士氣衰弱,屯兵幽州堅城之下等不利因素,再加上原本的預備隊曹翰所部被要求參與圍城。

結果導致遼朝援軍耶律休哥、耶律斜軫所部前來時,竟無一支部隊可以阻截,使得宋軍遭遼軍兩部合圍,遂敗於高梁河,連宋太宗都受了傷。

高梁河之戰後,遼朝瞭解到宋軍的戰鬥力並不強大,曾幾度南進。由於幽雲十六州被遼佔據,北宋的戰略防禦縱深被大大壓縮。因此,只能採取前沿堅守防禦和前沿機動(彈性)防禦來阻止遼軍南下。

高梁河之戰後,北宋對遼如何組織防禦?堅守防禦與機動防禦相結合

宋遼高梁河之戰

其中,前沿防禦即選擇有利地形,依託邊關據點拒敵於國門之外;前沿機動(彈性)防禦即是在國境線地形條件不利的情況下,適當地放敵至國境內淺近縱深的有利地形上,以一部兵力依託有利地形實施防禦,以有力一部兵力從敵翼側和後方夾擊敵人。

宋軍自高梁河向鎮定方向撤軍後,主要在河北、山西兩個方面上作了一系列的防禦部署,試圖阻截遼軍南下的幾個路徑:西北原北漢地界沿邊實行前沿防禦,扼守雁門;鎮定與關南的河北戰線則形成了彈性防禦體系。

宋軍主要在河北鎮州、定州以及高陽關(關南)屯兵。宋太宗命殿前都虞候崔翰及定武節度使孟玄喆等屯兵定州,彰德節度使李漢瓊屯兵鎮州,河陽節度使崔彥進等屯兵關南,並授“便宜從事”。

同時以潘美任三交口都部署,屯兵河東三交口策應與組織代、忻方向的邊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是宋太宗試圖在代、忻等地建立前沿防禦陣地。

高梁河之戰後,北宋對遼如何組織防禦?堅守防禦與機動防禦相結合

宋太宗像

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九月,遼景宗遣燕王韓匡嗣為都統,南府宰相耶律沙為監軍,耶律休哥、南院大王耶律斜軫、耶律抹只等各率所部兵作為主力,從幽州出發過易州向鎮定方向開進;大同軍節度使耶律善補領山西兵東行,試圖牽制河東宋軍。

當時,遼軍所部兵馬預計應有10萬以上;宋軍所部兵馬僅鎮定方向便有8萬,高陽關(關南)守軍總兵力應在5萬以上,但出動的數量未知。

宋鎮定方向將領劉廷翰、崔翰、趙延進、孟玄喆、李繼隆等率兵向北行軍,於滿城遭遇遼國大軍。此時的遼軍背靠西山坑谷,前行後撤均較為困難;又前臨徐河,軍隊因地理限制難以展開。

與此相反,宋軍從鎮定方向出發,沿線暢通,故而得以在遼軍入侵後迅速前往,並在徐河展開陣勢;高陽關(關南)守軍崔彥進也率軍北上,於黑蘆堤轉向西進,往遼軍後方進發。若形成夾擊,則遼軍進退兩難,必然慘敗。

其時,遼軍主帥韓匡嗣或許是並未料到宋軍能如此快速地集結於邊境,因此試圖一舉越過徐河,結果竟在此遭遇了宋軍。遼軍試圖搶下徐河橋頭並向南推進,卻又被丁罕擊退。

高梁河之戰後,北宋對遼如何組織防禦?堅守防禦與機動防禦相結合

宋遼滿城之戰

到第二日,宋軍大軍陸續從定州趕來,沿河展開陣勢,“塵起漲天”。韓匡嗣見宋軍集結完畢,亟欲沿易山方向撤退,韓匡嗣所部行至遂城卻遭崔彥進大軍突襲,其後趕來的劉廷翰、崔翰、趙延進、孟玄喆、李繼隆等所部與崔彥進大軍前後夾擊,遼軍大敗,宋軍“斬首萬三百級,獲三將、馬萬匹”。

按當時的情況看,韓匡嗣可能是想率軍迅速渡過徐河,以便發揮騎兵的優勢沿縱深方向切入宋境;或是奪下徐河至滿城沿線,使宋軍無險可守。

但這一構想因為劉廷翰迅速搶佔徐河橋頭而落空,在猶豫未決之間宋軍已形成陣列,更有崔彥進大軍包抄其後,故有滿城大敗。遼軍戰敗,還有很大部分應歸因於韓匡嗣對情勢預估不足。

儘管經歷了滿城戰役的大敗,但遼朝並未放棄對宋朝的軍事報復行動。事實上,除了幽州沿線主戰場之外,遼軍還分兵沿雁門關方向和關南方向入侵,試圖在雁門、西涇、護國、南川等地建立沿邊堡寨進行長期備戰,並多次遣兵攻打原北漢境內的嵐州、忻州和河北高陽關等地,但都因守軍拒守有方而未能成功。

太平興國四年十一月,宋太宗以北漢名將楊業“老於邊事,洞曉敵情”為由,命其為知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在雁門關佈防。

高梁河之戰後,北宋對遼如何組織防禦?堅守防禦與機動防禦相結合

大刀楊業

部署的地位低於都部署,在鈐轄之上;而當時原雁門以南的都部署是時任河東三交口都部署的潘美,楊業在品級上也確實低於潘美,甚至應受潘美調遣。

次年三月,遼軍領兵10萬再次沿雁門關方向入侵時,潘美自三交口巡撫至代州,令楊業領麾下數百騎自西陘出,由小陘至雁門關北口南向與潘美合擊之,敵眾大

敗,殺其節度使、駙馬、侍中蕭咄李,生擒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誨,獲鎧甲革馬甚眾。

遼朝並未因之前幾次挫敗而停止軍事報復。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六月,交阯內亂,宋太宗以侯仁寶為交州路水陸轉運使,同崔亮、王僎等率軍水陸並進征討交阯。

當年十月初,遼景宗命巫者祭祀天地及兵

神,準備趁宋朝分兵於南面之際,親征宋朝。其預備的路線,應是自幽州過雄州,從高陽關方向南下。

得知遼軍南征的訊息,宋太宗於十月初八日加緊命萊州刺史楊重進、沂州刺史毛繼美率兵屯關南,亳州刺史蔡玉、濟州刺史陳廷山屯兵定州,單州刺史盧漢贇屯兵鎮州,加強北部沿邊防備。

高梁河之戰後,北宋對遼如何組織防禦?堅守防禦與機動防禦相結合

宋軍加強邊備

十九日,宋太宗詔令將要巡邊,命自京師至雄州一路,發民整修道路。二十四日,又命禁軍馬軍都指揮使米信及郭守贇、李斌等人發兵屯於定州。

除雁門一路外,遼軍南侵的路徑大抵為鎮定方向與高陽關方向。在大致確定遼景宗的行進方向後,宋太宗便確定了往雄州(瓦橋關)方向的行程,同時命大軍鎮守於定州方向,防止遼軍從此路進發。

按遼方記載,遼歷十月二十九日,遼軍包圍了雄州(瓦橋關)。此時宋方除原有雄州(瓦橋關)守軍屯駐於城內之外,還有高陽關趕來的宋將袁繼忠等人屯兵於雄州(瓦橋關)外圍。

十一月一日,宋軍夜襲遼營,遼將蕭幹及耶律痕德率兵擊退了宋軍,並進據龍灣堤,防止宋軍渡過易水後迅速展開陣列,對遼方形成軍事威懾。

十一月三日,或許一部分宋軍先頭部隊已渡過易水強行登陸,試圖解雄州(瓦橋關)之圍,或許是雄州(瓦橋關)外圍的宋軍試圖奪取龍灣堤,宋遼雙方進行了一次交戰。

高梁河之戰後,北宋對遼如何組織防禦?堅守防禦與機動防禦相結合

宋遼兩軍交戰

然而,龍灣堤已被遼軍佔據,宋軍戰術動作受到限制,並且雄州(瓦橋關)外圍的宋軍數量並不甚多,因此迅速被遼軍擊敗。宋方雄州(瓦橋關)守將張師此時試圖引兵突圍,但未能成功,張師身死,宋軍退至城內。

其間,部署於雄州(瓦橋關)外圍的袁繼忠曾遣派部下荊嗣奪路突圍,恰逢其時,有內侍中使出雄州(瓦橋關)內城探查城壘,被遼軍包圍。宋軍各部迅速赴援,被遼軍迅速擊破,而荊嗣則率軍突圍逃至雄州(瓦橋關)。

陸續到達的宋軍於易水以南展開陣勢,與北方的遼軍對峙。十一月九日,耶律體哥渡易水與宋軍交戰,戰而勝之,並一路追至莫州,宋軍死傷慘重。次日,

宋軍再次引兵來襲,遼軍再次勝戰,“擊之殆盡”。

此後,遼方並未針對此次作戰再作記載,反而是宋歷十一月十四日,關南奏報“破契丹萬餘眾,斬首三千餘級”。其後,宋太宗“即以河陽節度使崔彥進為關南兵馬都部署”。

我們不妨就此推測,遼軍在擊敗雄州外圍守軍之後,試圖率大軍爭奪高陽關並據險以守。然而高陽關部署著大量守軍,致使遼軍無功而返,不得不退回。

宋歷十一月十三日,宋太宗從汴梁出發往高陽關方向前行。遼景宗因預計無法在短時間內拿下高陽關,而宋太宗又率預備主力部隊前來,故於遼歷十一月十七日班師回朝。宋太宗見遼軍回朝,試圖率兵追擊,卻又因缺少必勝把握而撤師。

瓦橋關之戰,宋遼雙方記載均有缺失,考察難度較大。但防守反擊的防禦部署是可以確定的,只是由於宋太宗出兵遲緩,才沒有發生宋遼決戰。

高梁河之戰後,北宋對遼如何組織防禦?堅守防禦與機動防禦相結合

遼景宗親征

同時,此役中,宋方並未將主要力量投放於瓦橋關戰場,因為高陽關“與瓦橋、益津互相聯絡,而高陽實為根本,控扼幽薊,戍守特重”故而崔彥進主力一直屯於高陽關,或是據守,或是設伏,並未參與瓦橋關的戰鬥,其後才以功升關南兵馬都部署。

遼方自易州南下至瓦橋關與莫州沿線都取得一定的勝利,並且對高陽關應是志在必得,若奪回後周以來失去的關南陣地,那麼遼軍南下之時大可不必非從定州方向南下,因此這次遼景宗的作戰意圖較為明確。

若乘敵不備一舉拿下高陽關,則遼軍南下侵宋時就多了許多便利,這也是遼景宗在幽州至高陽關其路難行、不利於騎兵作戰的情況下,仍執意奪取高陽關的原因所在。

在這種情況下,崔彥進僅僅是守住高陽關不失,便升任關南兵馬都部署這一重職,似乎就不難理解了。

自瓦橋關之戰,遼軍對宋遼沿邊諸地的攻勢並未有所減弱。太平興國六年(981年)正月,遼以數千人攻打易州;五月,遼以萬人攻平塞軍;九月,再攻易州(《續資治通鑑長編·卷22》)。太平興國七年(982年)四月,遼景宗“自將南伐”,兵至滿城遭遇宋軍並被擊退(《遼史·卷9》);五月,遼朝遣兵3萬分別攻雁門、府州、高陽關三處,分別被潘美、折御卿、崔彥進擊破。

高梁河之戰後,北宋對遼如何組織防禦?堅守防禦與機動防禦相結合

宋遼兩軍交兵

雖然宋軍透過前沿堅守防禦和前沿機動防禦,數次擊敗了遼軍南下。但是,在瓦橋關戰役之後,宋朝中央政府中又出現了所謂的“弭兵論”。

儘管如此,宋太宗在瓦橋關之役後不久,便設平塞、靜戎二軍,兩月之後又在霸州及雄州設陣地,命名曰“破虜”“平戎”二軍。此四鎮之名,無不昭示著宋太宗意圖收回幽雲十六州之決心。

或許在朝野

壓力下,宋太宗若要北伐就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藉口;即使遼軍屢次寇侵宋朝邊境,但宋太宗卻沒有一個說服朝臣“能勝”的理由。

公元982年九月,遼景宗耶律賢親征後未久被害,聖宗耶律隆緒繼位之後,改元統和,並由蕭太后攝政,宋遼對峙線上才獲得短期的平靜。

雍熙三年(986年),知雄州賀令圖上表,說:“契丹主年幼,國事決於其母,其大將韓德讓寵幸用事,國人疾之,請乘其釁以取幽薊。”

事實上,契丹與漢族的文化並不相同,因此,蕭太后和韓德讓的那種關係對遼國政權並沒有造成像賀令圖描述的那種嚴重的衝擊。

高梁河之戰後,北宋對遼如何組織防禦?堅守防禦與機動防禦相結合

蕭太后

但賀令圖一再強調“國人疾之”,再加上宋遼之間長期衝突,故宋太宗決定再次北伐。於是宋太宗撇下文臣中樞機構——中書門下,獨與將領參詳北伐事宜,就是為了防止中樞文臣宰執阻礙北伐。

雍熙三年三月,宋軍三路出兵北伐遼朝,試圖一舉收復幽雲十六州,史稱“雍熙北伐”。

宋遼兩國又將迎來一場大戰。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兵道爭勝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