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排座次,難分伯仲各顯揚

論功行賞難公平,

幾人歡喜幾人愁。

割肉獻食介子推,

恥與爭功羞為伍。

攜母歸隱綿山中,

文公聞信忙彌補。

追之深山用火逼,

母子共焚不願出。

中原爭霸晉與楚,

退避三舍重承諾。

驕兵冒進必受困,

絕地反擊三軍勇。

城濮大戰決雌雄,

楚國雖敗餘威在。

小國選邊費思量,

稍有不慎恐失祀。

秦本邊緣小諸侯,

護駕有功擴封地。

年年征戰奪夷地,

兵強馬壯冠西方。

重耳得位靠穆公,

爭霸路上不輕讓。

向東出兵爭中原,

秦晉交鋒必不免。

貪圖小利遠征戰,

後路難免被人斷。

三軍盡失主將擒,

晉公聽信秦姬言。

擅放秦將縱虎歸,

晉軍主帥聞信追。

隔河相望不可及,

憤極怒唾晉公面。

穆公知錯勇承擔,

請出百里為帝師。

埋首十年增國力,

苦練精兵為復仇。

敗將亦能建功勳,

一戰盡雪前番恥。

成就穆公霸王業,

開啟秦國強盛篇。

楚國曆史淵源長,

周家天子難駕馭。

南方諸國推為長,

敢與中原正面剛。

莊王即位不理政,

細心考察不留痕。

三年不鳴為儲勢,

一鳴驚人展雄才。

治內快刀斬亂麻,

能者上位劣者汰。

誰強誰弱看政績,

出身再好也無用。

不用十年面貌新,

遠近諸侯獻殷勤。

陳兵國都問天子,

鎮國之鼎有多重。

楚兵北向無人敵,

弱國爭向楚進貢。

晉軍未敢輕交鋒,

保境安民避強鋒。

晉國讓出盟主位,

輪番坐莊成定製。

襄公不服強出頭,

宋與晉楚爭高下。

兩軍交鋒生死鬥,

對敵豈能講仁義。

陣前退兵本不該,

半渡不擊成笑炳。

陣形未成敵軍至,

宋公帶傷幸逃脫。

血流成河幻夢破,

不自反省反怪運。

東南崛起吳和越,

吳周本是同根生。

子胥奔吳報父仇,

魚腹之劍刺王僚。

闔閭奪位用孫武,

長驅直入破楚軍。

鞭屍三日不解仇,

不滅楚國誓不還。

申包胥日夜兼程,

千里赴秦求援軍。

秦王感其赤誠心,

大起三軍助楚來。

各地楚人紛響應,

吳軍應付頗狼狽。

一路狂奔歸國去,

千里江山復故國。

江南風光無限好,

山水相連富饒地。

吳越異族共此生,

彼此交融很和諧。

勾踐背約偷襲吳,

從此吳越結深仇。

勾踐輕戰成俘虜,

忍辱負重伺吳王。

臥薪嚐膽不畏苦,

離間吳王殺子胥。

范蠡求功舍美女,

西施常伴吳王側。

夫差中計不設訪,

雄兵北上爭霸位。

躊躇滿志風光時,

後院被襲盡成空。

夫差回兵機已失,

國破家亡成定局。

開弓豈有回頭路,

一著失算滿盤輸。

勾踐為人心陰險,

過河拆橋下手黑。

文種冤死難怪人,

功成身退數范蠡。

周朝諸侯有八百,

春秋所剩已不多。

南楚中晉長稱霸,

西秦東齊堪比肩。

北燕稍弱無作為,

東南吳越後起秀。

中間魯衛宋鄭陳,

夾縫求生不容易。

中華學術有淵源,

老子道學是始基。

孔子儒學成支柱,

只因弟子三千多。

開枝散葉傳播廣,

論語春秋詩三百。

尚書周易禮百篇,

孫子兵法管仲術。

春秋五霸排座次,難分伯仲各顯揚

春秋五霸排座次,難分伯仲各顯揚

春秋五霸排座次,難分伯仲各顯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