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獻鐸:“懸鑑樓”歷險記

曾獻鐸:“懸鑑樓”歷險記

無論走多遠,家鄉總是我們最溫暖的牽掛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給在外打拼的家鄉遊子一個寄放心靈歸宿的地方

鄉土文學 

“懸鑑樓”歷險記

作者 | 曾獻鐸

原創 | 鄉土中原

社旗縣賒旗鎮山陝會館中的“懸鑑樓”,是在整個會館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也是會館類建築必不可少的戲樓。此樓興建於嘉慶元年(1796年)。竣工於道光元年(1821年),共歷經二十五個年頭辛勞建成。其樓高約九丈,寬四丈五,長五丈四,上下分三層,各層重簷歇山,飛簷斗拱。面南為會館之大門,俗稱“山門”,簷廊寬敞,進深約丈餘;面北為戲樓。這種一體兩面之勾連搭結構設計巧妙,結合得體,頗具匠心。

曾獻鐸:“懸鑑樓”歷險記

懸鑑樓亦為中國古代建築傳統之“牆倒屋不塌”結構形式,以柱與柱礎為主要支撐力點,全樓以二十四根巨柱高高撐起。其多種形態的高大柱礎俱為上圓下方之複式礎,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天圓地方”的人文思想,亦盡展南方建築文化柱礎雕飾藝術之精華,為北方古建築所罕見。其雕飾的內容都是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吉祥動、植物圖案等,可謂是豐富多彩;其雕飾手法包括圓雕、高浮雕、平雕、線雕等,可謂是多種多樣。

曾獻鐸:“懸鑑樓”歷險記

特別是位於樓中心部位的四座金柱柱礎,更為高大華美,礎之通高二尺有四,底邊長二尺有五。雕刻藝人是南陽城北蒲山的“羅二神手”,藝人在此盡展藝術才華,其設計立意,群體組合、雕刻工藝,表現效果,均具有極高的藝術研究及觀賞價值,堪稱為中華古建築柱礎造型裝飾藝術的典範之作。

曾獻鐸:“懸鑑樓”歷險記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的一天,我到山陝會館閒逛,(因那時山陝會館的大門時常敞開著,我每天能出入幾趟地在那玩要。)遇到了幾位同年夥伴說:“今天上樓上玩吧!”我說:“行,只是以前沒上過,不知爬樓的途徑(上樓梯處常年鎖著)”。又一位年齡稍大一點的說:“我已經跟別人一塊爬過幾次了,這次我帶路……

曾獻鐸:“懸鑑樓”歷險記

幾人一塊來到懸鑑樓(戲樓)西牆邊,我是最後跟著別人的走法:右腳先蹬在方形石柱礎上,身體同時向上雙手扶柱,左腳再蹬向方形石鼓柱礎部位,身體再向右傾的同時,左手迅速抓向巨梁的一手窩處,右手忙搭在巨樑上邊,左右兩臂同時用力上縱配合右腿迅速邁向巨梁的龍頭部位(巨梁向外突出約二尺部位,都雕刻為龍頭)。再腳蹬龍頭向上跨上一步就到了“懸鑑樓”上。

曾獻鐸:“懸鑑樓”歷險記

“懸鑑樓”的北面就是戲臺,面闊三間約15。7米,進深約5。20米,後部以木屏風相隔為化妝間。臺口周圍以0。30米高之石欄,石欄的正面分別雕刻《漁樵耕讀》等戲劇故事圖案,雕鏤技法細賦,形象生動傳神。

戲臺迎面的四個高大立方石柱鐫刻有兩幅對聯(傳說書寫者是乾隆年間對文詩書畫全能卓有成就的文才人錢江正撰書),內二石柱高5。20米其對聯是:

幻即是真世態人情描寫得淋漓盡致:

今也猶昔新聞舊事扮演來毫髮無差。

兩邊石柱高2。61米,其對聯是:

還將舊事重新演;聊借俳優作古人。

以上對聯的書法字型是行草。賞析寫者對章草筆意非常熟諳,行筆利落,粗細分明,點畫有致。體現的功力十分老練,並無偏差和失誤之處。看起來字形即追險絕、而又穩健,既活而有力,且又超凡脫俗,堪為清代遺留的書法墨寶。

曾獻鐸:“懸鑑樓”歷險記

站在戲樓中間,一腳跨在石欄外,抬頭上望,十分清晰的看到戲樓正中飛簷下懸著一塊深雕流雲夾“八寶”(即八仙人手持的寶物,如:呂洞賓的“寶劍”,曹國舅的“玉帶”,何仙姑的“荷花”,張果老的“扶塵”等)邊框的巨匾,上書“懸鑑樓”三個大字,筆鋒恣肆,瀟灑飄逸,潤燥兼收,可稱書中珍品。額題:“大清道光二十二年小陽月穀旦”,下落“浩生社立”及兩方篆刻印章,字型刷金,襯以黑色底面,格外奪目。據筆者少年時期曾聽山陝廟的末代當家道士蔡宏欽對當時的大人們說:“此匾的“懸鑑”二字為明末清初大書法家傅山之墨寶,“樓字為葉縣舉人許靖所補”。三字粗觀渾然一體,細品稍有區別,如此髓近神似誠屬不易。三字的筆畫雖無飛白,卻佈滿牽絲,行筆自如,運筆快速而有活力。不少當代書法家評論為“堪稱古今書法之絕”。

戲樓的迎面屏風上懸—金框黑底金字《既和且平》巨匾。此匾之字,是極為工整楷書,筆順堅實穩健,筆筆不苟,結構嚴謹端正,肥瘦適中,確無絲毫挑剔之處。

再抬頭向上看,戲樓的天花板上畫有一個藻井之飾的《太極八卦圖》,後人故又稱“八卦樓”,實為戲樓。

開始上三層樓了,夥伴們從“出將”(屏風東門)東的屏風上垂直向上攀登,個個就像蜘蛛俠似的尋找手抓和腳蹬細微的木雕刻處。一直到四米高的戲曲木雕刻集中處,又翻身鑽入暗層。首先要透過的是上扶抓約四米長的橫向方木樑架,下腳踏碗口粗的木杆,木杆下是反榫的木板。此時只聽引路的夥伴一再告誡說:“下面的木板可不敢踩,木板的反面就是戲樓頂上的八卦圖,踩上木板是會隨木板掉下摔死人的”。我也只得兩胳膊伸直向上抓緊,腳下踩木柱慢慢移動腳步,到了樓西邊再爬向高處。

曾獻鐸:“懸鑑樓”歷險記

到了高處,再向東爬行,啊!原來這懸鑑樓的內部構架凸凹有致,又以數層重疊的樑架、逐層縮小,逐級加高,直至樓頂,全部結構,沒有一顆鐵釘,完全使用榫卵組合構成樓的框架。這又使我想起了興建山陝會館時,有關“魯班顯聖”的傳說。

傳說賒旗鎮山陝會館興建時,工地上人來人往,木石如山。為把會館建得金碧輝煌,總管遍請四鄉高手,八方名匠。一時木泥石畫,能工巧匠,雲集如潮。

一天,總管正在給各家工匠分派活路,忽有一個白髮老頭來到面前,說道:“大總管,也給我找點活做做”。總管見他衣著破爛,年邁體衰,心中暗想;看他那模樣,也做不來細色玩藝,便指著一堆樹疙瘩搪塞地說:“你就把那些破成劈柴吧!”老頭微笑了一下,背起傢俱向那堆樹疙瘩走去。

中午開飯時,總管清點人數,唯獨不見那個老頭。來到牆角一看,那堆樹疙瘩原封沒動,只是上面有些橫七豎八的墨線。總管一見,又好氣,又好笑,嘴裡嘟噥道:“果然是個混飯吃的”。說著氣恨恨地抬腳向那樹疙瘩踢去,只聽“嘩啦”一聲,那堆樹疙瘩全部碎成一堆木楔子,總管一見,大驚失色。

有個好事者,將木楔子清點一下,總計六千六百六十六個。需用木楔子時隨手拿一個放在哪裡都十分合適。會館建成,木楔恰好用完,一個不多一個不少,人們都說那是魯班顯聖。這段佳話,一直流傳至今。

“走了,爬出去就上三樓啦”!這時,已經爬到戲樓的內的樓脊結構上了,翻過一傾斜的檔板(防漂雨作用),從樓脊與前後坡交叉的三角處爬出(三角因太小,故也叫老鼠洞)。

啊!下雨了,從“老鼠洞”出來順樓瓦坡道向下移動至三層樓的樓簷下,再攀邁上樓簷,順著五顏六色的琉璃瓦向上爬。夥伴們都上去了,就剩自己在十分小心的慢慢爬行著,心中不免有些著急,剛要加快速度誰知這加快速度的一腳,卻正好蹬在經過雨淋,兩道琉璃瓦間的綠苔上。整身下滑…,就在我瞬間猶如誤入死亡空間。被摁在了生死邊緣,下面就是懸空二十多米的石板地。此時的窒息感,絕望感、毀滅感即刻要將將我狠狠吞噬,中間無任何樹木和建築物能阻擋而起到緩衝作用。

幸運的是,在我整體滑在那樓頂覆綠色彩瓦,黃色釉瓦互拼成菱形圖案、腳已到下簷邊時,很意外的左手指摳著了一個小拇指粗的鐵钁子(防止琉璃瓦日久脫滑)。

這救命的鐵钁子使我扒在這琉璃瓦的坡簷上長長的喘了口氣,這時懸鑑樓的挑角簷下所掛的風鐸,經微風吹動,叮噹有聲,可我這時覺得刺耳,鳥的叫聲也很淒厲,烏鴉在我頭上盤旋也總是讓我遐想。夥伴們都在樓上無能為力的輕聲喚我。此時我這緊摳鐵钁子的手指也麻了,再不行動,後果就是從這二十多米高的樓簷下摔個粉身碎骨……

退路是沒有的(退回去更危險),只有艱難的向上以四指遠的進度攀爬,直到夥伴們抓到我的手,合力把我拉到樓上,我軟癱地躺在那滿是灰塵的樓板上,不言不語的約半個小時才恢復知覺……

要下樓了,原路是不敢走了,經過觀察大夥都同意從“懸鑑樓”繞道從鐘樓安全著陸……

雙節期間,回故鄉賒旗,我又特地拐到山陝會館的“懸鑑樓”與“鐘樓”之間尋找我們當時回途的路徑,可怎麼也找不到了。又到“懸鑑樓”東側我當年即將要摔落的地方,拍了幾張照片。這時我照樣是那樣的恐懼、悽清,因這段五十多年前,使我離死亡最近的往事,已成為我回憶裡的故事……

作者簡介

曾獻鐸,賒旗鎮豆腐街人,現居南陽。

曾獻鐸:“懸鑑樓”歷險記

鄉土文學《鄉土中原》釋出

總編 | 趙華勝

總顧問 | 王學章  王書義  梁銅勳  劉永科

特約作者 | 曉輝  麗萍  尚鈔  春雨  松克

特約美編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後)

圖片版權均歸原創作者所有

◆ ◆ ◆

原創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