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藝術展,憑什麼別人可以賞畫而我只能打卡?

參觀藝術展,憑什麼別人可以賞畫而我只能打卡?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了煙,但總有一個人,總有那麼一個人能看到這團火,然後走過來,陪我一起。”

——歐文·斯通《渴望生活》

參觀藝術展,憑什麼別人可以賞畫而我只能打卡?

許多愛好逛展的朋友,都經歷過這樣一個過程:每當欣賞藝術作品,心裡總覺得自己像是一個“美盲”。美是什麼?法國人說,“美”是一種“我不知道它是什麼”(Je ne sais quoi)的狀態。中國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在《從現實生活出發還是從抽象概念出發》一文中指出,有些人放棄親身接觸過和感受過的事物不管,而去追問什麼美的本質這個極端抽象的概念,我敢說他們會永遠抓不著所謂“美的本質”。

參觀藝術展,憑什麼別人可以賞畫而我只能打卡?

波提切利筆下的美神維納斯

美,是我們的感受,是一種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感受。每當我們走進一個美術館,看到一件作品,我們從畫面本身所得到的訊息,遠比我們語言表達出的要多得多。我們當時產生的感受是最有意思的,也是最珍貴的。

當我們有了好看、驚豔、豐滿的感受後,我們不免會好奇:為什麼這幅畫好看?為什麼這幅畫可以成為名畫?為什麼藝術家要這樣畫?為什麼藝術家當時要創作這幅畫?

在藝術圈,無論是專業研究者還是美術愛好者,日常生活最大的困擾是如何看懂一幅畫?今天就讓我們從凡·高的《星空》開始,學會看懂一幅畫。

參觀藝術展,憑什麼別人可以賞畫而我只能打卡?

《星空》 文森特·凡·高

1889年,布面油畫,73。7cm×92。1 cm

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技法

參觀藝術展,憑什麼別人可以賞畫而我只能打卡?

看懂這幅畫,我們首先要從技法上入手,凡·高在《星空》中表現出富於激情的筆觸:重而有力,色彩厚厚塗抹而層次凸顯,畫筆飽蘸了顏料,塗抹出模式化的旋渦狀圖案和同心圓圈,從而產生了強有力的整體效果。色彩如同筆觸一樣強勁,藍色和黃色大膽的色調對比構成作品的基調。

筆法

參觀藝術展,憑什麼別人可以賞畫而我只能打卡?

從技法進而到筆法,凡·高《星空》中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線條風格,一是彎曲的長線,二是破碎的短線。二者互動運用,使畫面呈現出眩目的奇幻景象。在描繪暗色的絲柏和旁邊白色的星星時,凡·高使用了明顯不同的筆法:描繪絲柏時,筆觸長而流暢;描繪星星時,使用了更乾澀的顏料厚厚塗抹成同心狀的具有紋理感的光環。

構圖

參觀藝術展,憑什麼別人可以賞畫而我只能打卡?

再進階的話,我們要說一下構圖,雖然《星空》的畫面是不對稱的佈局,點點星光佈置得異常雜亂,但是整幅畫卻表現出有條不紊的簡明風格,遏制住了狂野的激情,而這種遏制從構圖上卻又加強了它的力量。同時,凡·高在創作上強調著和諧的隔離結構,在騷動的另一邊又有寧靜的設定:村莊的中央有一座帶有高高尖塔的教堂,帶給小村落一種安穩;騷動的天空之下,坐落著平靜的村落,柏樹與橫向的山脈、天空達到視覺上的平衡。

色彩與圖案

參觀藝術展,憑什麼別人可以賞畫而我只能打卡?

凡·高只用了藍色、藍綠、白色和綠色等有限的幾種色彩以格式化的圖案畫出了天空。畫家用充滿運動感的、連續不斷的、波浪般急速流動的筆觸表現星雲和樹木,使畫面顯得活力四射,流露出富有表現力的衝擊感。在他的筆下,星星、雲朵和樹木像一團正在熾熱燃燒的火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參觀藝術展,憑什麼別人可以賞畫而我只能打卡?

《星空》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名作,是因為它讓眾人感動,他們感受到了畫家本人對生命的熱愛,而這份熱愛跨越歷史時空傳達到我們心中。走近藝術,也將讓我們更接近我們的心靈。

參觀藝術展,憑什麼別人可以賞畫而我只能打卡?

我們也許並不會有那麼多機會可以現場觀摩世界名畫,但讀懂一件藝術作品,告別“美盲”,我們可以按照上述方式去欣賞每一幅畫,不斷練習自己對於藝術品的鑑別力。好在對於我們這個時代而言,足不出戶一覽全球並不是難事,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最新出版的《DK藝術博物館:世界名作全景導讀》一書可以帶領我們解鎖凡·高、達·芬奇、夏加爾、莫奈、高更、達利等數百位藝術家的作品密碼……

參觀藝術展,憑什麼別人可以賞畫而我只能打卡?

《DK藝術博物館:世界名作全景導讀》

[英]安德魯·格雷厄姆-狄克遜 | 編著

王晨於君朱鐵姚珊珊 | 譯

這本由世界知名出版公司DK歷時數年打造的權威藝術史通識鉅著,囊括了從世界各地500多家博物館、畫廊獲得授權的逾2500件藝術精品,除了你熟悉的藝術家、藝術流派,還有更多你從未注意到的藝術名家和世界名畫……

參觀藝術展,憑什麼別人可以賞畫而我只能打卡?

如果你還想知道:《蒙娜麗莎的微笑》裡藏著達·芬奇的什麼秘密?達利為什麼鍾愛軟塌塌的扭曲的鐘?畢加索究竟在《格爾尼卡》表達了什麼深意?翻開這本書,你會得到想要的答案,你將會得到導覽式解讀、沉浸式體驗,收穫一場精彩絕倫的藝術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