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自然選擇與適應的形成》微課精講+知識點+課件教案習題

知識點

現代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單位);突變(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的統稱)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並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生物進化的過程實際上是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無機環境共同進化的過程,進化導致生物的多樣性。

思維導圖

高中生物《自然選擇與適應的形成》微課精講+知識點+課件教案習題

問題探討

討論

1。 枯葉蝶的翅很像一片枯葉,這有什麼適應意義?

【答案】這是擬態現象,使枯葉蝶不易被天敵發現。

2。 從進化的角度,怎樣解釋這種適應的形成?

【答案】枯葉蝶的祖先種群中出現翅似枯葉的變異個體後,由於這種變異是可遺傳的有利變異,這種變異的個體生存和留下後代的機會多,久而久之,使這類蝴蝶具有翅似枯葉的適應性特徵。

3。 同一環境中不乏翅色鮮豔的蝴蝶,這與你剛才作的解釋有矛盾嗎?如果有,又怎樣解釋?

【答案】這與對枯葉蝶適應性的解釋看似矛盾。其實,翅色鮮豔的蝴蝶可能具有其他防禦敵害的適應性特徵,如翅上有類似猛禽眼睛的眼斑等。

思考與討論1

1。 上網查查枯葉蝶的天敵有哪些。枯葉蝶能完全免於天敵的捕食嗎?

【答案】枯葉蝶的天敵有捕食性鳥類、步甲、土蜂、胡蜂、獵蜻、青蛙、蟾蜍等。枯葉蝶不能完全免於天敵的捕食。

2。 雷鳥在冬季來臨前將羽毛換成白色的,這有利於在白雪皚皚的環境中保護自己。這種適應現象有沒有侷限性?

【答案】。有利。有侷限性。例如,如果降雪延遲,已經換成一身白色羽毛的雷鳥反而容易被天敵發現。

3。 在進行以上分析的基礎上,請你用自己的話概括適應相對性的原因。

【答案】適應性特徵來自遺傳,即來源於可遺傳的有利變異的逐代積累,是對之前的環境適應的結果。由於環境總是處於不斷變化中的,遺傳的穩定性與環境不斷變化之間的矛盾是適應相對性的根本原因。

批判性思維1

你能舉例反駁用進廢退、獲得性遺傳的觀點嗎?

【答案】例如,人用眼過度,視力反而下降。健美運動員的後代,如果不進行專業訓練,也不會擁有健美運動員那樣發達的肌肉和健壯的體格。

思考與討論2

1。長頸鹿主要以樹葉為食,而在漫長的乾旱季節,食物的缺乏是經常發生的。設想在某個歷史時期,長頸鹿的祖先群體中出現了頸長的個體,這一變異是可以遺傳的。這樣的個體在生存和繁殖上具有什麼優勢?

【答案】容易吃到高處的樹葉,留下後代的機會多。

2。經過若干代的繁殖,長頸鹿祖先群體中頸長的個體所佔的比例將會怎樣變化?

【答案】逐漸增加。

3。枯葉蝶在停息時形似枯葉這一適應性特徵的形成,能否同樣用自然選擇學說來解釋?

【答案】能。

4。在進行以上分析的基礎上,請你用自己的話概括適應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在一定環境的選擇作用下,可遺傳的有利變異會賦予某些個體生存和繁殖的優勢,經過代代繁殖,群體中這樣的個體就會越來越多,有利變異透過逐代積累而成為顯著的適應性特徵。

批判性思維2

有學者認為,個體即使產生可遺傳的有利變異,如果不能繁殖後代,在進化上也沒有意義。因此主張將“適者生存”改為“適者繁殖”。你同意這種觀點嗎?

【答案】這種觀點有一定的道理。不過,“適者生存”的原意也包含有更多的機會繁殖後代,不改也是可以的。

思考與討論3

討論

1。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和神創論的主要衝突是什麼?達爾文提出生物進化論之後,為什麼遭到許多人的攻擊、謾罵和譏諷?

【答案】在西方國家,當時“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佔統治地位,人們普遍認為所有的物種都是神創造的,自古以來既沒有物種的絕滅,也沒有新物種的產生。

2。 19世紀末,嚴復、梁啟超等以自然選擇學說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作為喚起同胞救國圖強的警鐘。這一做法在當時起到了什麼作用?

【答案】激勵國人奮發圖強,使中華民族能夠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3。 馬克思讀了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後,在寫給恩格斯的一封信中說:“雖然這本書用英文寫得很粗略,但是它為我們的觀點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礎。”馬克思所說的“我們的觀點”是指什麼觀點?

【答案】馬克思在這封信中所說的“我們的觀點”是指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4。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對於人們正確認識人類在自然界的地位有什麼啟示?

【答案】人類與其他生物有著共同的祖先。人類是大自然的一員,而不是凌駕於其他物種之上的

微課影片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自然選擇與適應的形成”,“vid”:“j09767p6a8j”,“img”:“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ls/0/14354196188_960495/0”,“desc”:“”})

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

與技能:

1。學會概述自然選擇學說的基本論點。

2。學會運用自然選擇學說觀點描述生物適應性的形成。

3。學會評述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貢獻性和侷限性。

過程與方法:

1。透過對拉馬克和達爾文進化理論分別進行講解,瞭解生物進化理論的形成過程。

2。透過對自然選擇學說四個主要論點的探討,學會描述生物適應性的形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對達爾文生物進化學說的學習,感悟生命延續的規律,形成生物進化的觀點,強化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四個基本論點

教學難點:

1。生物的適應性

2。自然選擇的作用

教學

主線】

高中生物《自然選擇與適應的形成》微課精講+知識點+課件教案習題

教學過程】

1

.

情景匯入

由地球上多種多樣的物種匯入,引導學生思考如此多樣的物種的由來,從而引出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

2

.拉馬克的進化學說

介紹拉馬克的觀點,讓學生了解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基礎之一。螢幕展示拉馬克的人物及介紹,並解釋以下問題:

拉馬克進化學說的主要內容

拉馬克進化學說中生物進化的主要原因

教師引導學生用拉馬克的進化學說解釋長頸鹿的長頸形成原因,並強調拉馬克進化學說對生物進化的解釋並不完全正確。

【設計意圖】透過介紹拉馬克的進化理論,瞭解達爾文進化理論的基礎之一。教師需強調拉馬克進化理論並不完全正確,並由此引出達爾文的進化理論。

3

.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

3。1螢幕展示達爾文的影象,航海途徑,讓學生了解自然選擇學說的發現背景,並透過介紹加拉帕格斯群島的地理、氣候環境,以及達爾文登島後看到的景象,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3。2學生閱讀課本,引導學生思考並總結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論點。

透過閱讀課本闡述出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論點:變異和遺傳、繁殖過剩、生存鬥爭、適者生存;師生互動解釋變異和遺傳是生物進化的內在因素,繁殖過剩是生物進化的必要條件,生存鬥爭是生物進化的動力和手段,適者生存是生物進化的結果。四則內容環環相扣,學生易懂而又深刻。使本來枯燥無味的內容,變得豐富多彩。把理性知識透過感性認識來潛移默化。

【設計意圖】學生透過自主閱讀了解自然選擇學說的基本論點,再由教師進一步講解從而加深理解。講解過程中,四個論點層層遞進,教師需設定問題鏈引導學生一步步思考。

3。3課件再次展示遠古長頸鹿和現代長頸鹿的對比照片。設定問題:利用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的觀點解釋長頸鹿為什麼脖子長?

要注重從自然選擇學說的四個論點進行解釋,即達爾文認為長頸鹿的進化原因是:長頸鹿有頸長和頸短的差異(遺傳變異);它們產生的後代超過環境承受能力(繁殖過剩);它們都要吃樹葉而樹葉不夠吃(生存鬥爭);頸長的能吃到樹葉生存下來,頸短的卻因吃不到樹葉而最終餓死了(適者生存)。

【設計意圖】相同現象,運用兩種不同理論進行解釋,體會達爾文進化理論的先進性,加深對四個論點的理解,建立以自然選擇學說為基礎的進化模型。

3。4引導學生從生物進化的結果出發,思考自然選擇的作用,提出:

適應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擬態也是一種適應。

自然選擇形成了多樣性的物種。

教師緊接著引導學生學會利用自然選擇學說解釋一些生物現象,如害蟲產生抗藥性的原因、蜂鳥的長喙、枯葉蝶的擬態等,使課本的知識得以遷移運用。

【設計意圖】運用已建立的模型解釋生物現象,進一步理解自然選擇學說的四個論點。

3。5再次設定思考討論題:如何評價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貢獻和侷限性)

(1)貢獻:

相對系統地解釋了生物進化的原因

揭示了生物多樣性的原因

解釋了生物適應性的形成

(2)侷限性:

未能對遺傳和變異的本質作出科學的解釋。

對生物進化的解釋侷限於個體水平;

認為物種的形成都是漸變的結果,驟變不可能形成新物種。

【設計意圖】教師透過搭建問題臺階,引導學生總結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貢獻和侷限性,建立對該理論的科學認識,並透過對侷限性的解釋引出下節課內容,承上啟下。

3。6 最後環節:透過閱讀原著譯文,近距離感受達爾文《物種起源》的美好意境,體會原著科學性與文藝性共存的特性,喚起學生對原著的興趣。

同步練習

1。 適應的形成離不開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內因)與環境(外因)的相互作用。判斷下列與適應及其形成相關的表述是否正確。

(1)適應不僅是指生物對環境的適應,也包括生物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 (√)

(2) 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都能成功地生存和繁殖後代;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會過早死亡,不能留下後代。 (×)

(3) 適應相對性的根本原因是遺傳的穩定性與環境不斷變化之間的矛盾。 (√)

2。 拉馬克是研究生物進化的先驅。下列表述哪一項不是拉馬克的觀點 (A)

A。 生物的種類從古至今是一樣的

B。 生物的種類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的

C。 生物某器官的發達與否取決於用與不用

D。 環境的變化使生物出現新的性狀,並且將這些性狀遺傳給後代

1。 有人認為,工蜂不能繁殖後代,因此,它們適於採集花粉的性狀在進化上沒有意義。你同意這種觀點嗎?為什麼?

【答案】工蜂雖然不能繁殖後代,但它們適於採集花粉的性狀在進化上仍是有意義的。因為決定這些性狀(有利變異)的基因存在於蜂王和雄蜂的基因組中,可以遺傳給後代。也正是由於工蜂有這些性狀,才能使蜂王獲得充足的食物來繁殖後代。

2。 人類對瀕危動植物進行保護,會不會干擾自然界正常的自然選擇?為什麼?

【答案】在自然界,物種絕滅的速率本來是很緩慢的,人類活動大大加快了物種絕滅的速率。現在許多瀕危物種之所以瀕危,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因此,一般來說,人類對瀕危物種的保護,是在彌補自己對自然界的過失,不能說是干擾了自然界正常的自然選擇。從另一個角度看,自然選擇所淘汰的物種並不是毫無價值,因此,不能完全從自然選擇的角度來判斷現有物種的存留意義。

3。 “人們現在都生活在各種人工環境中,因 此,人類的進化不再受到自然選擇的影響。”你同意 這一觀點嗎?寫一段文字闡明你支援或反對的理由。

【答案】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不可能完全隔絕,人也不可能離開自然界而生存,因此,人類的進化不可能完全擺脫自然界的影響。但是,人類畢竟早已遠離風餐露宿、“與狼共舞”的時代,工農業的發展和醫療水平的提高,使人們的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健康水平不斷提高,嬰幼兒死亡率顯著下降,平均壽命顯著延長,來自自然界的選擇壓力在變小,來自人類社會內部的選擇因素在增加。

圖文音影片素材來源網路,本公眾號只作公益性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請點個

在看

,謝謝鼓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