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的簡稱CH,還與凱撒有關係

說到瑞士,很多人都知道英文是Switzerland或Swiss,但知道瑞士簡稱是CH的可能就沒有知道Swiss的多了。

瑞士的網址字尾就是。ch,瑞士的貨幣瑞士法郎縮寫也是CHF。

那CH是什麼意思呢,很多人都知道是Confoederatio Helvetica,即拉丁語的瑞士聯邦之意,音譯就是赫爾維西亞聯邦,英語也簡稱Swiss Confederation。在瑞士你稍微留意一下,隨處可見Helvetia。

瑞士的簡稱CH,還與凱撒有關係

瑞士的簡稱CH,還與凱撒有關係

這是瑞士硬幣上的赫爾維西亞女神(女性化的赫爾維西亞人)。

瑞士的簡稱CH,還與凱撒有關係

但如果說赫爾維西亞的名字能流傳到今天,與偉大的凱撒有直接的關係,可能知道的人就沒那麼多了。

現在就來說說羅馬時代的赫爾維西亞人(或赫爾維蒂人)。

凱撒在他那傳世經典《高盧戰記》的一開篇就用了不小的篇幅講述他與赫爾維西亞人交戰的情況。中文《高盧戰記》中譯作厄爾維幾人。《高盧戰記》是拉丁文的典範,翻譯成任何文字都會失色,但畢竟能讀懂古拉丁文的人已經寥寥無幾了。

凱撒屬於有些大器晚成,三十七歲才真正涉足羅馬的高層政治,先是一年西班牙總督,然後出任羅馬最高權利執政官(但一般都是一年任期),也就在他出任執政官的那一年,公元前59年(這一年凱撒41歲),他批准了在佛羅倫薩建城,以安置羅馬退伍軍人,且城市佈局依舊是按照軍營規制而建。所以很多人說佛羅倫薩是凱撒建的,並不是凱撒帶兵進駐佛羅倫薩而建。

羅馬的執政官卸任後,一般都要去行省任總督,凱撒就是赴高盧出任總督,這一下就是八年。

凱撒上任時的所謂高盧行省,是指山南高盧,也就是阿爾卑斯山以南的高盧(大致今天的北義大利,南法普羅旺斯、馬賽、尼斯、納博訥等地)。而山北高盧地區(外高盧),並未劃入羅馬境內,比較混亂。高盧人,也稱凱爾特人,部族很多,矛盾也多,有些親羅馬,有些敵視羅馬,有些持觀望態度左右搖擺。而凱撒八年高盧的戰爭經歷,最終使得整個高盧劃入羅馬行省,是羅馬自統一義大利後首個向外擴張的地區,也是日後羅馬帝國的基礎。

赫爾維西亞人是高盧的一個強大部族,算是敵視羅馬的部族。他們的地盤大致在今天日內瓦湖東部到康斯坦茨湖(博登湖)之間的狹長地帶,南部緊鄰羅馬行省的邊界,今天瑞士許多著名的旅遊勝地如因特拉肯、少女峰,圖恩胡、蘇黎世、盧塞恩、施維茨、聖加侖等都曾屬於赫爾維西亞人,可惜當年沒有旅遊產業。

《高盧戰記》中提到“高盧人中的厄爾維幾族(赫爾維西亞人),就勇武而論,遠超過高盧的其他各族,因為他們差不多天天在和日耳曼人作戰。”

按照鹽野七生的說法,赫爾維西亞人因為不堪萊茵河東岸的日耳曼人的騷擾而決意部族整體西遷。

不過按照凱撒的說法,赫爾維西亞人是覺得自己部族能征善戰,但地理位置卻相對封閉,不利於實現爭霸高盧的野心。

不管怎麼說,赫爾維西亞人決意離開他們居住的地方,準備整體前往西部的布列塔尼。為了表示決心,也不給日耳曼人留下任何財產,他們燒燬了自己居住的數百個村莊,有點破釜沉舟的勁頭。

西遷有兩條線路,一是直接往西走,要穿過塞卡尼(Sequani,或稱塞廣尼)部族和埃杜依(Aedui)部族的領地,這條線路山路崎嶇,三十多萬人加上車馬輜重的,非常困難。

另一條路就是繞道羅馬的納博訥行省,路途比較平坦好走,在臨近日內瓦(日內瓦的名字就有兩千年曆史了)的地方有條小河,過了小河就好走了,但這要得到羅馬人的批准。不過赫爾維西亞人準備強行透過羅馬行省這條路。

凱撒是不會同意赫爾維西亞人遷徙的,因為一是會給萊茵河東岸的日耳曼人趁虛而入的機會,二是布列塔尼那邊的部族並沒有答應接收他們,三是三十萬人的遷徙必然會與沿途部族發生矛盾,引發衝突,導致高盧地區的混亂,而這些混亂最終還是要由羅馬來解決。

當凱撒得知這件事後,立刻趕赴外高盧,由於倉促,只帶了一個軍團(不到5000人)。

凱撒到達日內瓦後,首先拆了那條透過日內瓦的橋。赫爾維西亞人只好派代表與凱撒協商,但因為赫爾維西亞人之前曾戰勝並羞辱過羅馬軍隊,凱撒沒有同意。於是赫爾維西亞只好折返到另一條路。他們透過埃杜依人說服塞廣尼人,同意了他們過路的請求。

感覺事態嚴重的凱撒返回義大利又抽調了五個軍團,翻過阿爾卑斯山到了外高盧。

而這時,赫爾維西亞人已經穿過塞廣尼人的地盤到了埃杜依人的領地,並不講信用地禍害埃杜依人,與羅馬是友好關係的埃杜依人這時後悔答應他們的要求了,於是向凱撒求援,凱撒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插手高盧的機會。

在赫爾維西亞人透過一條小河時,當通過了四分之三的人時,凱撒率軍將沒過去的四分之一大部分殺死,河對岸的赫爾維西亞人只能幹看著沒辦法。隨後凱撒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就在河上架起了一座橋,這讓用20天才過去3/4的赫爾維西亞人驚呆了,於是他們又找凱撒談判,不過還是沒有談攏。赫爾維西亞人繼續往西走,凱撒率軍一路跟隨,尋找戰機。當有戰事的時候,凱撒與步兵一起衝鋒陷陣,放棄自己的戰馬,為了讓士兵知道司令官不會騎馬逃跑。

最後的結局還是羅馬軍團透過戰爭,讓赫爾維西亞人徹底臣服了。不過當初的36。8萬人,變成了11萬人。凱撒命令他們回到原地,並提供給他們糧食,讓他們重建被他們燒燬的家園。

按照鹽野七生在《羅馬人的故事-IV》中的說法,瑞士人又繼續住在瑞士了。

如果當年赫爾維西亞人真的成功遷徙到布列塔尼,今天的瑞士到底會是什麼樣,還真就不一定了。

凱撒在高盧的八年征戰,最終將整個高盧變成為羅馬的高盧行省,並將羅馬帝國的邊境防線從阿爾卑斯山推進到萊茵河。凱撒在高盧的幾個軍團,也成了日後凱撒的軍事資本,也就是跟隨他渡過盧比孔河進軍羅馬的那些軍團,那是後話了。

羅馬帝國滅亡後的五世紀,居住在瑞士的高盧人逐漸被日耳曼的阿勒曼尼人同化,成為今天的瑞士人。

至於現代瑞士國家的建立則始於1291年,由最初的施維茨,烏里和下瓦爾登三個州,因反抗哈布斯堡家族而結盟。有人說施維茨(Schwyz)即是Swiss的來源,這我也無法肯定,但瑞士國旗的紅十字確實是來自施維茨部族的徽章。

後來陸陸續續又有不同的州加入瑞士聯邦。

三十年戰爭的《維斯特伐利亞合約》(1648年)承認了瑞士的獨立國家以及中立國地位,不過需要知道一點,瑞士人自古勇猛好戰,瑞士的中立是武裝中立,屬於“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型別。

1798年,在法國的扶植下,還成立過短暫5年的赫爾維蒂共和國(Helvetic Republic)。

今天的瑞士則是由26個州而成的聯邦國家。瑞士雖小,但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歷史並不簡單。關於瑞士的一些歷史我將在後面的旅遊博文中陸續穿插,這裡就不再多說了。

瑞士的簡稱CH,還與凱撒有關係

瑞士的簡稱CH,還與凱撒有關係

瑞士的簡稱CH,還與凱撒有關係

瑞士的簡稱CH,還與凱撒有關係

瑞士的簡稱CH,還與凱撒有關係

瑞士的簡稱CH,還與凱撒有關係

瑞士的簡稱CH,還與凱撒有關係

瑞士的簡稱CH,還與凱撒有關係

瑞士的簡稱CH,還與凱撒有關係

瑞士的簡稱CH,還與凱撒有關係

瑞士的簡稱CH,還與凱撒有關係

瑞士的簡稱CH,還與凱撒有關係

瑞士的簡稱CH,還與凱撒有關係

瑞士的簡稱CH,還與凱撒有關係

瑞士的簡稱CH,還與凱撒有關係

瑞士的簡稱CH,還與凱撒有關係

注:

本文內容參考書籍:鹽野七生著《羅馬人的故事-IV》和凱撒《高盧戰記-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