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一部有意義的電影,填補人心的一塊空白

拍一部有意義的電影,填補人心的一塊空白

電影《小Q》的上映可謂一波三折,原定於7月25日上映,並且已經在多地的影院點映,結果在宣傳過程中,主演任達華遇刺受傷,於是推遲到9月20日上映。

一部看似普通

卻國內罕見的電影

這部以導盲犬為主題的電影,有著實力派、高顏值的主創團隊:任達華、梁詠琪、楊采妮、袁姍姍……,當然,拉布拉多犬小Q的本色演出,更是顏值+實力擔當。

拍一部有意義的電影,填補人心的一塊空白

劇本也是經歷時間檢驗的硬核催淚彈,以日本作家石黑謙吾的小說《再見了,可魯》為藍本,經過本土化改編。《再見了,可魯》這本小說,據說是作家歷經15年才創作完成的,導盲犬可魯也真實存在。

拍一部有意義的電影,填補人心的一塊空白

作家用十餘年的親身觀察、體驗和互動,獲得了對導盲犬的深入瞭解,才完成了這隻小狗的傳記。

真情果然最動人:《再見了,可魯》2001年在日本甫一出版,短短8個月內就13次重新整理銷售紀錄,很快銷量突破100萬冊,一年內就成為超級暢銷好書,並被稱為21世紀亞洲“賺得淚水最多”的一本書。

拍一部有意義的電影,填補人心的一塊空白

根據《再見了,可魯》改編的日本電影《導盲犬小Q》

然而,更為重要的意義在於:《小Q》這部電影,無論票房會怎樣,它都是一部重要作品,並將在推動中國社會朝著對導盲犬更友好這件事情上,載入史冊。

現在單純為娛樂和賺錢的影視劇太多,它們的價值性註定是乏善可陳的。

而《小Q》的問世,填補了中國在導盲犬(認知普及)類電影上的空白。

拍一部有意義的電影,填補人心的一塊空白

電影是大眾藝術,相比文學作品、公益廣告的宣傳、宣傳冊的印刷等,更有傳播力和影響力。

美國和日本都有多部關於導盲犬的電影和小說,韓國、歐洲也有。中國在關於導盲犬的傳記和書籍方面,已經有一些了,比如著名盲人鋼琴調律師陳燕為她的導盲犬寫的傳記《導盲犬珍妮》,但是在導盲犬的影視作品上,在《小Q》之前尚屬空白。

而且,這個空白的面積,可能涵蓋兩岸三地,因為在搜尋引擎上,也沒有搜到臺灣或香港有導盲犬主題的電影。

《小Q》為導盲犬發聲

它們仍在被拒絕

作為一顆“催淚彈”,不能說《小Q》沒有戲劇衝突略為誇張的情節設計。兩個小時說盡導盲犬的一生,生老病死、歡樂悲傷,時間的有限性,讓導演必須快速推進情節。

拍一部有意義的電影,填補人心的一塊空白

但是,小Q所做的事情,並不誇張,每一個畢業上崗的導盲犬,都經過了嚴格的篩選和訓練,保證它們有遠超普通寵物狗的耐力、毅力和定力,它們能夠忍受主人一時的壞脾氣,理解他們的悲傷苦悶,耐心等待他們接納自己。

拍一部有意義的電影,填補人心的一塊空白

不僅導盲犬要在訓練基地接受一年多的專業訓練,即使到匹配了主人(盲人)之後,主人還要和導盲犬一起接受為期三至四周的培訓和磨合。最終畢業回家的導盲犬,能嚴格聽候主人的指令,在公共場所也會非常安靜溫順,對人群毫無威脅。

上述兩段的導盲犬常識、資訊,其實央視、人民日報等央媒,以及其他主流媒體、新媒體都有過多次報道傳播,包括遇到導盲犬之後“不打擾、不呼喚、不餵食”的行為規範,都傳播過多次,但從現實的結果來看,導盲犬的認知度和接納度還是很低。

拍一部有意義的電影,填補人心的一塊空白

陳燕推動了導盲犬倡行這件事

北京地鐵規定導盲犬准入

但被拒依然是常事

作為多次上電視的名人,鋼琴調律師陳燕帶著她的導盲犬珍妮,依然屢次遭到地鐵站的拒絕,禁止導盲犬進入;

安徽第一隻導盲犬Evay乘坐公交車時被拒載;

安徽第四隻、淮南第一隻導盲犬艾麗,跟著主人上了飛機,但下飛機後換成大巴時,被司機拒載;

周雲蓬是全國一百多位導盲犬使用者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位,但他每次想去外地演出,常常找不到酒店,帶著導盲犬入住,“10家裡面有8家拒絕”……

拍一部有意義的電影,填補人心的一塊空白

盲人歌手周雲蓬和他的導盲犬

導盲犬是盲人的希望

也是人心的曙光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誰不曾孤獨憂傷?誰不曾歷經絕望?

有時候,自己的悲傷絕望,真的難與他人言說,即使是至親好友。

拍一部有意義的電影,填補人心的一塊空白

就像電影裡的男主角——盲人糕點師李寶庭(任達華飾),中年失明後,他性格孤僻、脾氣暴躁,自尊自大的他,唯有獨咽苦水。

不會說話的導盲犬小Q,用它的溫和與超強接納性,包容了李寶庭,堅定地留在他身邊,不顧一切的想要照顧他、保護他。

拍一部有意義的電影,填補人心的一塊空白

小Q的忠誠深情,最終敲開了李寶庭的心門,打破了他設立的冰冷界限,他們成了患難與共的夥伴,誰也無法再失去彼此。

拍一部有意義的電影,填補人心的一塊空白

誰能保證人生一帆風順、沒有意外?對殘疾人的關愛、支援,是人心安定的保障。《小Q》的導演羅永昌說:“我們希望影片增進公眾對於導盲犬的認知,推動全社會對殘障人士的幫助。”

導盲犬在中國的普及度非常低。中國有1800萬視障人士, 但導盲犬卻不足200只,比大熊貓還稀少;各地公眾場所拒絕導盲犬的新聞屢見不鮮。

拍一部有意義的電影,填補人心的一塊空白

電影作為大眾文化,對觀念的傳播、常識的普及有著強大力量。

這也正是任達華和《小Q》團隊的可貴之處:關注善待動物的話題,對文化和文明都是正向積極的推動。

老戲骨華哥,很好地表現了李寶庭這個角色的張力,每一次他落淚都會令人感同身受,堅強男人的眼淚果真是難以抗拒。

拍一部有意義的電影,填補人心的一塊空白

影片中,李寶庭輕生時,面對疾駛的汽車,小Q不顧生命危險地推開他;小Q被偷狗賊抓走時,李寶庭豁出命來也要找到它……

世界上有多少愛是可以為了對方可以不顧一切的?這隻能說明,在愛面前,生靈之間沒有界限。

拍一部有意義的電影,填補人心的一塊空白

狗是人類的忠實夥伴,導盲犬更是自我約束力超強、一心為主人的天使。當導盲犬成為人類的眼睛時,盲人朋友們雖然眼前是黑色,但心裡卻裝著斑斕的世界。

“你是我的眼,帶我領略四季的變換;你是我的眼,帶我穿越擁擠的人潮……你是我的眼,讓我看見這世界。”

請善待導盲犬,讓它們不傷心,讓盲人更便利,讓人心更暖。

………………

它基金

善待動物的倡行者

中國大陸第一家動物保護基金會

北京市AAAA級公益組織

首批被北京市民政局認定為“慈善組織”的基金會之一

你若在看,它生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