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盲犬被拒絕進入海底撈,我們還應該知道些什麼?

文|我的寵物夥伴

新年第一天,一條「導盲犬進海底撈」的新聞上了熱點。

導盲犬被拒絕進入海底撈,我們還應該知道些什麼?

根據影片瞭解到,2019年12月23日,安徽合肥的一位女士和自己的盲人朋友到海底撈吃飯,朋友攜帶的導盲犬被海底撈工作人員拒絕入內。

這位女士迴應,導盲犬屬於工作犬,而且帶有導盲犬工作證件,根據相關規定可以出入公共場合。

導盲犬被拒絕進入海底撈,我們還應該知道些什麼?

而後又一名海底撈工作人員出來,再度拒絕了導盲犬的進入。

最後海底撈工作人員說可以向上級反映問題,並留下了這位女士的手機號碼。

直到大約一週後,店長給這位女士致電並道歉,稱事件發生的原因是員工培訓不到位,只要持有相關證件,導盲犬是可以進入的。

對於這個事件,網友的觀點幾乎是一邊倒,大多是支援導盲犬進入的。

導盲犬被拒絕進入海底撈,我們還應該知道些什麼?

也有網友表示,能理解海底撈工作人員的行為,稱店員拒絕導盲犬進入,是為了店內更多顧客著想。

導盲犬被拒絕進入海底撈,我們還應該知道些什麼?

海底撈的道歉已經給這個小事件畫上了句號,但關乎導盲犬的問題卻遠遠沒有。

理解是相互的

時至今日,導盲犬在人們心中依然是熟悉又陌生的事物。我們人人都知道導盲犬是盲人的“眼睛”,但是由於導盲犬數量極少,大多數人都沒有見過。在剛剛興起的城市文明中,

有些人們在主觀上依然不太容易接受與這些大中型犬近距離相處。

在不瞭解導盲犬的情況下,人們對於大中型犬的介意甚至恐懼是正常的。

人們並不知道這樣一隻大中型犬,“會不會突然襲擊”,“會不會有寄生蟲或細菌”,“如果行為失控了作為盲人的主人能否制服它”等等問題,甚至說大腦會直接感性地把它當作“威脅”或“汙染源”。

用餐時是人們最放鬆、最注重衛生的時刻,試想有這樣一些“未知”潛伏在你的鄰桌,是不是非常影響你的用餐體驗呢?

導盲犬被拒絕進入海底撈,我們還應該知道些什麼?

對於寵物來說,由於寵物主人對狗的管理參差不齊,所以作為陌生人這些擔心並非多餘。

但對於導盲犬來說,以上這些擔心是不必要的。

在已知的四百多犬種中,只有拉布拉多犬和金毛犬兩個犬種被選作導盲犬。這兩個犬種對於人類極其友善而有耐心,而且智商高、服從性好,性情穩定,體型適中,易於訓練。

導盲犬的挑選和訓練也是非常地嚴苛的。在專業的訓練基地完成訓練後,會得到相應的導盲犬畢業證書和工作證。

對於視障人士來說,出行最大的困難就是難以躲避障礙物,而擁有一隻導盲犬則可以輕鬆安全地出行。此外,導盲犬還可以被訓練來根據主人的指令尋找目的地,把主人帶到指定的地點,比如公園、醫院等。

當我們嘗試閉上眼睛,暫時的感受盲人的世界。哪怕是在自己的房間裡行走都要謹小慎微,不敢大步前行,何況在情況複雜多變的大街上?

試想如果我們自己手中握著導盲犬身上的導盲鞍,透過觸覺來感受導盲犬的提示,即使是一個臺階,一個石塊,它都會給予提示並繞開。這種在心靈上獲得的莫大安全感,如同光明一般。

此外,很多盲人都是獨居生活的。導盲犬不僅提供了出行的幫助,還能給日常生活帶來很多便捷和溫暖。無數關於導盲犬的溫暖治癒的真實故事都告訴我們,它們並非叢林中的野獸,也不像寵物狗一樣調皮有個性,它們是人們生活中的天使。

導盲犬被拒絕進入海底撈,我們還應該知道些什麼?

導盲犬相關規定

導盲犬被拒絕除了作為社會層面的問題,還有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制定與出臺。

在2008年修訂並透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五十八條規定:

“盲人攜帶導盲犬出入公共場所,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

我國法律首次提到了導盲犬的許可權,但具體權利和義務依然是空白,需要依靠地區政府的有關規定實施。

2009年4月,中國民用航空局運輸司頒佈了《殘疾人航空運輸辦法(試行)》,為導盲犬等服務類犬上飛機開了“綠燈”。

2014年11月,《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條例》規定,導盲犬可以在出示證件後乘坐地鐵。

2015年5月,《視力殘疾旅客攜帶導盲犬進站乘車若干規定(試行)》正式實施,盲人可帶導盲犬乘全國火車。

各省市政府也在近十年中響應,允許並規範了導盲犬進入公共場所和公共交通。

導盲犬被拒絕進入海底撈,我們還應該知道些什麼?

然而,相關具體規定依然不夠具體,執行起來仍有難度。比如,律師表示“允許進入”與“不得拒載”是兩個法律概念。

其他國家也有關於導盲犬的相關規定,其中日本是最尊重導盲犬的國家之一。

1967年,日本成立了導盲犬協會。電視等媒體也經常播放有關導盲犬的訓練、工作和退役以後的感人節目,所以日本社會民眾對導盲犬的認知程度比較高。

在日本,導盲犬被允許進入各類公共場所以及包括地鐵在內的公共交通,即使在擁擠的時候,人們也會盡量為導盲犬多留出空間。

2003年開始實施了《殘障者輔助權法》,這個法律規定不僅是公共機構,即使在百貨商店、超市、酒店等民間設施也不能拒絕包括導盲犬在內的輔助犬進入。

儘管如此,日本對於導盲犬的社會認知也還有不盡人意的地方。經過對伴有導盲犬的盲人進行的調查顯示,仍然有60%左右的人回答說受到過差別對待,其中76%是被餐飲店拒絕入內,12%被計程車拒載,也有12%被酒店等住宿設施拒絕。經過說明以後,超過40%的地方最終同意允許導盲犬入內。

導盲犬被拒絕進入海底撈,我們還應該知道些什麼?

導盲犬事業

我國的導盲犬事業起步晚,其中堅力量是成立於2006年的

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

直到今天,中國也僅有

百餘隻

培訓成功的導盲犬進入視障人士家庭。

要知道,中國的視障人士有1730多萬,

平均每10萬人都沒有一隻導盲犬。

一隻導盲犬的一生會經歷四個階段:

寄養期:一隻導盲犬,需要在寄養家庭度過生命最初的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

培訓期:然後要送回基地進行為期6個月的培訓,合格後還要與視障人士共同進行為期3-4周的共同訓練。

服役期:至此才能成功畢業,進入為期8到10年的服役期。

退役期:服役期結束後,會將導盲犬送到志願者家庭或者送回基地養老。

從挑選到順利畢業,這個過程對犬隻考核相當嚴格。培訓犬的淘汰率高達70%,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受訓犬隻可以成為真正的導盲犬。

導盲犬被拒絕進入海底撈,我們還應該知道些什麼?

每隻導盲犬的培養成本在12萬到15萬元,這包括工作人員工資、狗糧、藥品等等。

由於導盲犬訓練基地是民間公益組織,基地的財務收入完全靠捐贈和政府補貼。工作人員的工資非常低,只有大連市平均工資的一半,難以留住人才。導盲犬事業發展道路上困難重重。

在我國申請導盲犬是免費的,但導盲犬的訓練成本大、訓練週期長,目前在大連訓練基地申請導盲犬的人數已經達到了10萬人,以國際導盲犬普及率1%計算,需要約為1000只導盲犬,想領到一隻導盲犬可能要等到10年以後了。

導盲犬被拒絕進入海底撈,我們還應該知道些什麼?

呼籲

如果我們遇到視障人士帶著正在工作的導盲犬,

請不要做任何干擾導盲犬工作的行為

,比如餵食、撫摸、呼喚等。

如果想向他們提供幫助,

請先主動詢問,

獲得同意後再提供幫助。

導盲犬不僅是盲人的眼睛,更是窺探社會文明的眼睛。

人們對導盲犬的包容和尊重,給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帶來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