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囂張跋扈,尖酸刻薄,憑什麼得到作者與讀者的善待?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贊、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晴雯囂張跋扈,尖酸刻薄,憑什麼得到作者與讀者的善待?

作為一部世情小說,《紅樓夢》寫了很多人的死亡,其中以秦可卿的葬禮最為隆重浩大。秦可卿作為寧國府的長孫媳婦,身份顯赫,又深得賈府上下人等的喜歡,所以她的葬禮十分浩大隆重。寧國府幾乎傾盡全力不說,甚至連北靜王都前來路祭。然而,這似乎又不像個葬禮,除了賈珍“哭得像個淚人”很難過之外,其餘人並無太多悲傷,甚至還有點興致勃勃。王熙鳳是秦可卿的閨蜜,但她在其死後不見多少傷感,隨即就協理寧國府,大顯一番身手;秦可卿是寶玉的夢中情人,秦鍾是秦可卿的弟弟,這倆人更是毫無悲傷,在送葬路上就開啟了娛樂模式。“秦鯨卿得趣饅頭庵”,作者饒有興趣地寫起了他們的談情說愛,嬉笑遊玩,完全忘記了那個剛剛香消玉殞的親人。

秦可卿之死在小說開篇不久,她的葬禮只是在形式上隆重浩大而已。無獨有偶,在紅樓八十回結束之前,又一個青春女子晴雯死去。然而她身份卑微,幾乎無人送葬,但作者卻在字裡行間給予她深切的懷念,圍繞著她的死,安排了無數情節故事,不僅隆重浩大,更餘韻悠長……

晴雯囂張跋扈,尖酸刻薄,憑什麼得到作者與讀者的善待?

眼看著晴雯被盛怒的母親攆出大觀園,寶玉的難過已經無法掩飾,不僅對襲人生出了猜忌之心,更認為海棠花的凋落亦與晴雯相關。

隨即,寶玉瞞著襲人,獨自一人出了后角門,來看晴雯,與之最後訣別。

當夜,怡紅院中的寶玉醒來要吃茶,下意識地叫“晴雯”,襲人趕緊過來。並嘆息道“我知道這晴雯人雖去了,這兩個字只怕是不能去的。”

寶玉輾轉到五更天睡著,卻“見晴雯從外頭走來,仍是往日情形,進來笑向寶玉道‘你們好生過罷,我從此就別過了’”寶玉頓時驚醒,大哭道,晴雯死了——他們心有靈犀。

晴雯囂張跋扈,尖酸刻薄,憑什麼得到作者與讀者的善待?

王夫人在賈母面前,迂迴地談起晴雯,說她得了女兒癆,就讓她回家了。賈母甚是惋惜,說當初自己原本想將晴雯留給寶玉的,無奈王夫人已經做了決斷,只能就此放下。

寶玉從賈政處出來,麝月秋紋來迎候。寶玉脫下外衣,露出大紅褲子,秋紋麝月情不自禁嘆息,這是晴雯的針線,真是物在人亡了。

寶玉遣開麝月秋紋,悄悄問兩個小丫頭晴雯臨死的情景。為了安慰寶玉,一個伶俐的小丫頭臨時編了個謊言。說晴雯是去天上做芙蓉花神去了,寶玉信以為真,很是感慨。

晴雯哥嫂來稟報王夫人,說晴雯已死,王夫人很不耐煩,只賞了10兩銀子叫趕緊燒化。寶玉特意趕來,想去拜祭送葬,卻撲了一個空,怏怏而返。

晴雯囂張跋扈,尖酸刻薄,憑什麼得到作者與讀者的善待?

寶玉在父親賈政和門客面前,作罷《姽嫿詞》,依舊想念晴雯,回到大觀園看到芙蓉花,想起小丫頭說她做了芙蓉花神,便寫下了一篇蕩氣迴腸的《芙蓉女兒誄》,又備了四樣晴雯愛吃的物品,在月下拜祭晴雯,引來黛玉……

從“俏丫環抱屈夭風流”到“痴公子杜撰芙蓉誄”,晴雯之死整整綿延了兩回,至此終於告一段落。作者以輾轉曲折的筆墨,飽含深情的文字,給予晴雯一個盛大隆重的葬禮,遠比秦可卿的葬禮更加震撼人心。

認真讀過小說的讀者都知道,晴雯並不完美。她自恃聰明美麗,對下一貫囂張跋扈、尖酸刻薄,在賈府上下人緣很是糟糕,得罪過太多的人。她的死便是“壽夭多因誹謗生”,被王善保家的等人讒言害死。然而,晴雯是勇敢單純的,她沒有心機,不懂得經營謀劃,雖然對寶玉滿懷深愛,卻至死彼此都是冰清玉潔。這份痴情與純粹彌消她的缺憾與問題,當她在最美的青春凋落時,情不自禁讓作者和讀者動情,給予她最隆重的心靈懷念。

晴雯囂張跋扈,尖酸刻薄,憑什麼得到作者與讀者的善待?

秦可卿不僅美麗大方,性格亦是溫柔平和,平素憐貧惜老,處處與人為善,在賈府上上下下人緣極好。她還有思考有遠見,本應該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懷念。然而秦可卿之死,卻神秘突然,與情慾有關,“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所以她的葬禮固然在形式上無比隆重,但在內容中卻被降低了。作者如此,讀者亦然,當我們提起秦可卿時,總會想起她的情慾故事,自動帶入她的妖嬈氣息,而忘記了她是一個多麼溫柔平和的美麗女子。這是秦可卿的悲傷,也是道德對女性的苛刻。

在從古至今的評價體系中,“情”是美好的,“欲”是醜陋的,一個女子,無論她的性格為人多麼被人稱道,一旦與情慾有關,不那麼純潔無瑕,便會不自覺地被看低,被輕慢,成為對女人一條隱形卻頑固的評價標準。然而,情是欲之源,欲是情的歸宿,情慾原本就是一體啊,哪有什麼高下之分?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