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戲》:淺析平橋村令迅哥兒念念不忘的幾大原因

平橋村,是一個離海邊不遠,極偏僻的,臨河的小村莊;住戶不滿三十家,都種田,打魚,只有一家很小的雜貨店。

這是魯迅先生創作於1922年的《社戲》裡對平橋村的描述。作者運用白描的手法,不著濃墨重彩,寥寥幾筆寫出了平橋村的偏僻、簡樸。

但正是這個不起眼的小漁村,在迅哥兒看來,卻充滿無窮的趣味,散發出獨特的魅力。那麼,平橋村吸引迅哥兒的深層原因是什麼?

本文將結合魯迅先生的其他作品採用對比的手法淺析平橋村令迅哥兒念念不忘的以下三大原因:

平橋村的好客滿足迅哥兒愛玩的天性

平橋村的真情溫暖著迅哥兒的心靈

平橋村的和諧滋養著迅哥兒的精神。

《社戲》:淺析平橋村令迅哥兒念念不忘的幾大原因

01。平橋村的好客滿足迅哥兒愛玩的天性

平橋村的魅力之一在於,迅哥兒在那裡不但能夠得到優待,還能欣賞到江南水鄉特有的田園風光,滿足了他作為孩子愛玩的天性。

兒童玩耍得重視

在平橋村,迅哥兒的確受到了優待,他想去哪玩都不愁沒人陪伴。因為平橋村的村民待客甚是熱情,客人都算為公共的。連小孩子也有小孩子的待客之道——減少勞動量,陪小客人玩耍。如原文所說的:

和我一同玩的是許多小朋友,因為有了遠客,他們也都從父母那裡得了減少工作的許可,伴我來遊戲。

他們陪迅哥兒去河邊釣蝦,釣到的蝦照例給迅哥兒吃。他們帶迅哥兒去放牛,看迅哥兒膽怯的樣子,不覺發出善意的笑聲。他們在乎迅哥兒的感受,頗費心思,排除大人的顧慮,駕船帶迅哥兒去趙莊看社戲。

平橋村的獨特之處就表現在:大人尊重孩子愛玩的天性,把孩子的遊戲當成一件等同於勞動等同於讀書的正事來看待。

寫到此處,我想到了魯迅先生創作於1925年的散文《風箏》中提到的“我”對弟弟做風箏的態度轉變:少年時,“我”想盡法子破壞弟弟背地裡苦心孤詣做成的“沒出息孩子的玩藝”——風箏。人到中年,瞭解到“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後,“我”對弟弟產生了深深的愧疚,覺得自己當年的行為對年幼的弟弟已造成了“精神的虐殺”。當聽到弟弟說忘了有這麼一回事時,“我”非但沒有解脫,反而感到“無可把握的悲哀”。

《社戲》:淺析平橋村令迅哥兒念念不忘的幾大原因

對照《社戲》與《風箏》的相關內容,我們不難發現,在魯迅先生的觀念裡:兒童應該有兒童天真活潑的樣子,而不該是傳統觀念裡的一切只能聽從大人的安排,任何時候都得表現得規規矩矩的“乖小孩”的樣子,或“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老氣橫秋的“小大人”的樣子。

沿途風光飽眼福

在前往趙莊去看戲的船上,沿途迅哥兒得以飽覽河岸兩邊優美醉人的田園風光。

這是一場視聽的盛宴。朦朧的月色,籠罩著淡黑起伏的連山。潺潺的流水,兩岸是碧綠的豆麥田,豆麥散發出夾雜著蘊藻及水氣的香味。伴著宛轉、悠揚的橫笛,映著幾點漁火,是依稀的趙莊。最妙的是那臨河搭建的戲臺,它使迅哥兒誤以為自己闖進了仙境。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莊外臨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戲臺,模糊在遠處的月夜中,和空間幾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畫上見過的仙境,就在這裡出現了。這時船走得更快,不多時,在臺上顯出人物來,紅紅綠綠的動,近臺的河裡一望烏黑的是看戲的人家的船篷。”

《社戲》:淺析平橋村令迅哥兒念念不忘的幾大原因

平橋村吸引迅哥兒的,除了優美的景色外,還有難得的溫情。

02。平橋村的真情溫暖著迅哥兒的心靈

平橋村的魅力之二體現在村民的善良淳樸、熱情友愛的美好品質上。

一波三折見真情

相對於釣蝦而言,迅哥兒更盼望的事情是去趙莊看戲。但在迅哥兒十一二歲那年,糟心的事情發生了,先是早上叫不到船,母親又不準迅哥兒跟隨別人去。對此,迅哥兒“急得要哭”,蝦不釣,飯少吃,一整天都是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母親很為難,既替孩子難過,又擔心孩子的情緒影響到自己的母親。外祖母察覺出孩子的不快後,也替他難過。

晚飯過後,雙喜他們聚在一起高高興興地談戲。當他們察覺出迅哥兒的沉默後,決定幫他一把。雙喜提議用八叔的航船,其他小夥伴建議迅哥兒坐船同去。外祖母起初不答應,畢竟都是孩子,沒大人陪伴,她不放心。母親想到大人白天得幹活,不忍心讓他們熬夜,只能作罷。

迅哥兒想看戲的心願眼看就要泡湯了,但聰明的雙喜又使事情出現了新的轉機,他給出的這三大理由讓大人吃了定心丸,即“船又大;迅哥兒向來不亂跑;我們又都是識水性的”。

都說“文似看山不喜平”,在這一波三折的敘述中,我感受到了濃濃的人情味。文中的母親既在乎兒子的感受,又照顧她母親的心情,還替別的大人著想。母親的這份溫情叫“善解人意”。外祖母理解外孫的感受,更關心外孫的安全,這份溫情叫“隔代親”。

而小夥伴們明明白天已經看了戲,但為了讓迅哥兒高興,卻不惜費心費力熬夜也要陪迅哥兒去看戲,而且還特意安排迅哥兒和年幼的孩子一起坐在艙中以確保他們百分百的安全,這份溫情叫“仗義”。

這讓我想起魯迅先生創作於1926年的《五猖會》。魯迅先生七歲那年,巴望著去看一年一度的五猖會,看著工人搬東西上船的忙碌身影,他“笑著跳著”催促他們,誰知,父親卻叫他去背《鑑略》,並強調背不下來就不準去看會。魯迅總算靠強記把書背了下來,但看會的興致卻消失殆盡。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一個漠視孩子感受和以“我要我覺得,不要你覺得”為行事準則的封建專制的家長形象。家長的專制帶給孩子的傷害是難言的壓抑。

所幸這種壓抑並沒出現在平橋村。

偷豆一事顯胸懷

那夜的戲實在不大精彩,尤其是那個坐在交椅上唱個不休的老旦,她把小夥伴們那最後的一點耐心都唱沒了。

棄戲歸航的路上,由於搖船的少年消耗了不少體力,且久不吃東西,船行慢了下來,這時候桂生提議偷點羅漢豆煮了吃。

在偷豆的過程中,阿發建議偷他家的,理由是他家的豆長得比六一公公家的喜人。從這件事中,我們感受到了阿發的憨厚老實。為避免阿發的母親發現會哭罵,雙喜建議到六一公公家偷一些。

《社戲》:淺析平橋村令迅哥兒念念不忘的幾大原因

第二天,六一公公發現了自家的豆被雙喜他們偷了,他沒有責罵,只是怪孩子們沒好好摘,糟蹋了莊稼。傍晚,六一公公還送了一大碗羅漢豆給迅哥兒的母親。

從偷豆一事,我們感受到了六一公公的淳樸、好客以及坦蕩的胸懷。

與六一公公他們恰好相反的人是魯迅先生筆下的丁舉人。丁舉人因孔乙己偷了他家的書,而把孔乙己的腿給打折了。高大的孔乙己從此再也站不起來了。孔乙己因好吃懶做而選擇去偷的行為固然不對,但丁舉人將他毒打至腿斷的行為實在冷酷無比。

《社戲》:淺析平橋村令迅哥兒念念不忘的幾大原因

同為讀書人,孔乙己滿嘴的之乎者也,說著些別人聽不懂的話,明明身強力壯,能寫會算,卻端著讀書人的架子,不屑於做讀書之外的“皆下品”的活兒,以“竊書不算偷”的話來維護自己讀書人那窮酸的臉面,實在可悲可嘆;丁舉人借讀書考取功名,一朝得勢,對上阿諛奉承,對下兇殘狠毒,實在可怕。可見封建科舉制度對當時讀書人思想的毒害之深,封建等級制度對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破壞得有多徹底。

所幸平橋村不受這種森嚴的等級制度的影響。

03。平橋村的和諧滋養著迅哥兒的精神。

平橋村的魅力之三體現在人與人之間平等和諧的關係上,還體現在迅哥兒可免念“秩秩斯干”上。

長幼平等展機智

丁舉人打折孔乙己的腿,不是因為丁家的書有多貴重,而是孔乙己做了件“以下犯上”的蠢事。他忘了封建社會人與人之間貴賤尊卑的等級關係。

封建社會的另一層等級關係是長幼尊卑。平橋村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識字,他們不受長幼尊卑的觀念影響,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趨向於和諧平等。

先說平橋村年齡相仿的孩子。他們玩耍中偶起爭執,打了輩份上的太公,“一村的老老少少,也決沒有一個會想出‘犯上’這兩個字”。

再說平橋村的大人。六一公公與雙喜的這段對話,細讀頗覺意味深長。

“雙喜,你們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罷?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壞了不少。”

“是的。我們請客。我們當初還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蝦嚇跑了!”

面對長輩的詢問,雙喜的回答既坦誠又充滿機智,還敢於責怪長輩嚇跑他的蝦。而作為長輩的六一公公非但沒有因為晚輩的“冒犯”而生氣,反而笑道,“請客?——這是應該的。”由此可見,嚴格的“長幼尊卑”在平橋村的老老小小的觀念裡並不存在。

我們再來聽聽六一公公與迅哥兒的對話,細讀也能品出別樣的意味。

“迅哥兒,昨天的戲可好麼?”

我點一點頭,說道,“好。”

“豆可中吃呢?”

我又點一點頭,說道,“很好。”

整個對話中,迅哥兒兩次點頭,兩次說好。戲其實並大好看,豆的確好吃,但在長輩面前,好與不好,他都說好,他做到了訓練有素的順從。可見,長幼尊卑已刻進了迅哥兒的觀念裡。

孩子們的打鬧、雙喜對六一公公的打趣,對比迅哥兒迴應六一公公的點頭稱好,我們不難發現不講究長幼尊卑,孩子在長輩的面前表現得更自在,更容易坦露心聲,更能增進彼此間的情感。

在封建社會,人與人之間能做到長幼平等,坦誠相待實在難能可貴。就這點而言,生活在平橋村的孩子們實在幸福。

免念古籍獲自由

迅哥兒把平橋村當成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避難所,不僅僅因為孩子愛玩的天性使然,更重要的原因是迅哥兒對那些晦澀難懂的古籍並不感興趣。

《社戲》:淺析平橋村令迅哥兒念念不忘的幾大原因

對自己所念的書不感興趣的除了迅哥兒外,還有與魯迅一起在三味書屋求學的同窗們。

我們八零後入學時念的是“人口手”“上中下”,但魯迅先生他們小時候唸的卻是“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上九潛龍勿用”、“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等。難怪他們總是趁著先生讀書入神的時候,各玩各的。而魯迅則用荊川紙蒙在《西遊記》或《蕩寇志》的繡像上描畫,積累下來,竟有一大本。

可見,魯迅對脫離兒童實際情況的封建教育持批判的態度。

《社戲》:淺析平橋村令迅哥兒念念不忘的幾大原因

結語:

總而言之,平橋村之所以吸引迅哥兒,是因為只有回到平橋村迅哥兒才可以做真真實實的孩子:

想玩時不但不會受到大人的管束,反而會得到大人的首肯。

合理的心理訴求不但不必擔心被人否定,反而會得到家人朋友的重視。

與人相處,不必受封建禮教的束縛,又可免讀那些晦澀難懂的古籍,心靈顯得更自由。

難怪回首往事,迅哥兒忍不住感嘆:

“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與其說迅哥兒懷念的是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戲,不如說迅哥們懷念的是那段與小夥伴們一起駕船前往趙莊看戲,一起摘豆、煮豆、吃豆的充滿野趣滿載純真友愛之情的童年歲月。

其實迅哥兒的懷念裡寄託著的不僅僅是魯迅先生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還隱藏著先生那兒童應該有兒童的樣子兒童應該得到足夠的尊重的先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