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號是便宜貨?美國戰列艦單價是日本三倍,數量卻是10比2

大和號是便宜貨?美國戰列艦單價是日本三倍,數量卻是10比2

“大和”號

日本的“大和”號、“武藏”號戰列艦,幾十年來都是被認為是勞民傷財的典型。一般人可能會認為,作為世界最大的戰列艦,在當時肯定也是最費錢的軍艦吧?

然而,歷史真相卻總是出乎意料。從實際成本來看,“大和”級戰列艦其實相當便宜!

大和號是便宜貨?美國戰列艦單價是日本三倍,數量卻是10比2

“大和”號

7萬噸的“大和”號戰列艦隻比3萬噸的航母貴一點

在1930年代後期,航母取代戰列艦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日本海軍卻仍然耗費巨資建造兩艘“無用”的超級戰列艦。後世不少人認為,如果節省兩艘“大和”級的建造費用,那麼就可以讓日本海軍多出好幾艘航母。

“大和號造價昂貴”這個觀點,不僅是外國,就連日本本國也一直是這麼認為的。多數人可能會習慣性認為,“大和”號肯定比航母要貴得多,至少要比美國同型戰列艦貴得多。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大和號是便宜貨?美國戰列艦單價是日本三倍,數量卻是10比2

“大和”號

“大和”級的建造計劃,是1937年的《第三批海軍軍備補充計劃》(丸三計劃)確定的,包括兩艘戰列艦“大和”號和“武藏”號。同一批計劃裡,還有兩艘航空母艦,即“翔鶴”號和“瑞鶴”號。根據丸三計劃,兩艘“大和”級預算為2億7102萬日元,兩艘“翔鶴”級和航空隊建設預算為2億4426萬日元。

從單艦來看,“大和”號戰列艦在1937年造價為1。3551億日元,“武藏”號略有提升。“翔鶴”號單艦造價是8449萬日元,艦載航空隊在1937年約為1105萬日元,合計9554萬日元。

大和號是便宜貨?美國戰列艦單價是日本三倍,數量卻是10比2

“翔鶴”號

然而,“翔鶴”級的艦載機成本最初是按照96式戰鬥機、95式攻擊機等老式機種來算的,服役時已經換成零式戰鬥機、99式艦爆、97式艦攻等新型機,艦載機成本也成倍提高。也就是說,“翔鶴”級服役時的造價,已經和“大和”號相差無幾了。

也就是說,即使日本不建造7萬噸級的“大和”號和“武藏”號戰列艦,也最多隻能換來兩艘3萬噸級的“翔鶴”級航母。

不過,如果將“大和”號的成本和美國戰列艦相比,我們就會發現另一個真相。

大和號是便宜貨?美國戰列艦單價是日本三倍,數量卻是10比2

美國“衣阿華”號

和美國戰列艦相比,“大和”號的造價只有兩三成

在1934-1941年間,日元對美元的匯率大約從1美元=3。5日元到4。2日元不等。按照這個匯率,“大和”號的造價大約為3300萬美元到3870萬美元之間,“翔鶴”號航母的造價大約為2275萬美元到2730萬美元之間。

相比之下,美國在1937年開工的2艘“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1941年全部服役),單艦造價為7688萬美元。1938年開工的四艘“南達科他”級戰列艦(1942年全部服役),單艦造價則為7700萬美元。美國在開戰後才完工的4艘“衣阿華”級戰列艦,單艦造價更是超過了1億美元。

大和號是便宜貨?美國戰列艦單價是日本三倍,數量卻是10比2

美國“北卡萊羅納”號

也就是說,美國這10艘新型戰列艦的造價,每一艘都在日本“大和”級的2-3倍以上。而從噸位來看,美國新型戰列艦都遠不如“大和”級。

從滿載排水量來看,“大和”級為7。2萬噸,“北卡萊羅納”級為4。7萬噸,“南達科他”級為4。45萬噸,“衣阿華”級為5。2萬噸。

從主炮來看,“大和”級為9座460毫米主炮,美國10艘新型戰列艦均為9座406毫米主炮。

大和號是便宜貨?美國戰列艦單價是日本三倍,數量卻是10比2

美國“南達科他”號

從推進能力來看,“大和”級為15萬馬力,最大航速為27節。“北卡萊羅納”級為12。1萬馬力,最大航速為28節;“南達科他”級為13萬馬力,最大航速27節;“衣阿華”級21。2萬馬力,最大航速為31節。“大和”級的續航力比較差,只有7200海里,美國戰列艦則都在14000-16000海里以上。

從這些資料來看,“大和”級僅用了相當於“北卡”級成本的35%(2730萬美元對“北卡”的7688萬美元),或者是“衣阿華”級成本的20%多一點,就實現了噸位和火力的全面超越。不得不說,“大和”級戰列艦其實是很划算的!

大和號是便宜貨?美國戰列艦單價是日本三倍,數量卻是10比2

“大和”號

用航母做參照物,“大和”號更顯得便宜

也許有人會說,日元和美元的匯率不能直接換算為購買力。但是,我們可以用航空母艦作為參照物。

“翔鶴”號的造價為8449萬日元(不算艦載機),“大和”號戰列艦造價是這款航母的1。6倍。同時期的美國“大黃蜂”號航母(“約克城”級)造價為3100萬美元,“北卡羅來納”級造價則相當於“大黃蜂”號航母的2。48倍。而更早的同型“約克城”號航母,造價甚至只有2000萬美元!

大和號是便宜貨?美國戰列艦單價是日本三倍,數量卻是10比2

”翔鶴“號和”瑞鶴“號航母

要知道,日本“翔鶴”級和美國“約克城”級航母是旗鼓相當的。以這兩款航母作為參照物來看,日本海軍在“大和”號戰列艦身上花的錢真不算多,價格低廉是實打實的!

一艘戰列艦成本超過兩艘航母,美國的這個換算標準可能才是合理的。在1941年開戰前,日本新下水的2艘戰列艦造價相當於2艘航母多一點,而美國新下水的6艘戰列艦(不算衣阿華級)卻相當於14艘航母!

從這個角度來看,跟美國海軍相比,日本對“鉅艦大炮”的追求已經相當剋制了。而且日本“大和”級作為新型戰列艦,成本低得有些過分,很有偷工減料的嫌疑。

大和號是便宜貨?美國戰列艦單價是日本三倍,數量卻是10比2

”大黃蜂“號航母

那麼,為什麼“大和”號能造得這麼便宜?

個人認為,“大和”號的效能領先可能只是紙面上的。日本當時在鋼材、火炮、雷達、艦載裝置等技術都較為落後,難以和美國的先進工業技術媲美,只能用數量和口徑來彌補。“大和”號噸位超過美國戰列艦這麼多,續航力卻不到一半,就是側面證據。

此外,日本在建造軍艦時,對艦上居住環境等各項細節都會極力壓縮成本,代價就是生活條件比美國軍艦要差一些。但即使如此,仍然不能完全解釋造價低廉的全部原因。“大和”號到底在哪些地方偷工減料了,仍然是一團亂麻,更多的歷史細節還等待挖掘。

大和號是便宜貨?美國戰列艦單價是日本三倍,數量卻是10比2

“南達科他”號戰列艦

總之,至少從美國的財政角度來看,“大和”級戰列艦並不算是什麼“吞金獸”,反而應算是“物美價廉”的典範。但對於當時日本的貧困經濟來說,兩艘“大和”號加上兩艘航母,可能已經要透支財力了。

所以說,日本沒有錢,那麼造什麼大型軍艦都被稱為“勞民傷財”。而美國太有錢了,造了10艘新型戰列艦,單價還是日本“大和”級的幾乎三倍,卻沒人指責其“勞民傷財”。不得不說,有錢才能任性。(作者:陶慕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