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湖秘會:左宗棠曾國荃密謀起事,曾國藩按兵不動“等運氣”

同治3年,曾國荃率湘軍攻破天京後,縱兵燒殺搶掠7天7夜,他自己卻銷聲匿跡了。

在玄武湖旁邊的一處秘所裡,明崗暗哨層層把守,人人臉色凝重,似乎都昭示著這裡即將發生驚天動地的大事!

密室內,曾國荃、左宗棠、彭玉麟、鮑超等湘軍高階將領赫然在座,還有其他30多名從安徽、浙江、江蘇趕來的湘軍將領,濟濟一堂,正在密謀一件“偷天換日”的大事。

玄武湖秘會:左宗棠曾國荃密謀起事,曾國藩按兵不動“等運氣”

2年前,曾國荃率軍攻破安慶,殺害3萬太平軍和城內居民,搶走大量金銀細軟。

彼時咸豐剛剛駕崩,慈禧垂簾聽政,孤兒寡母,把江南的軍政大權全交給了曾國藩。曾國荃在安慶殺得天怒人怨,慈禧太后卻視而不見,還派人前來嘉獎曾國藩。

當時,湘軍的第二號人物胡林翼前來祝賀曾國藩,掏出左宗棠讓他轉交的一封信。信上只有一段話:“神所憑依,將在德矣;鼎之輕重,似可問焉!”

大家學的都是權臣謀術,曾國藩自然理解素有“當世諸葛亮”之稱的左宗棠的意思。左宗棠前一句是批評曾國荃草菅人命,後一句則勸曾國藩問鼎中原。

曾國荃殺太平軍無可厚非,但殘殺百姓就有違天和了,這種殘暴的行為本來就應該譴責。可是,清廷的那個女人竟然視而不見,還反過來嘉獎他和曾國荃。

事出反常,她必是採取“先揚後抑”的手段,日後再卸磨殺驢。

所以,左宗棠勸曾國藩在大禍臨頭之前,不如擁兵自重、黃袍加身。

玄武湖秘會:左宗棠曾國荃密謀起事,曾國藩按兵不動“等運氣”

曾國藩不置可否,胡林翼認為他動了心,又掏出自己寫的一封信。信中也只有寥寥幾個字,“用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

曾國藩皺眉,胡林翼這是勸他不要再猶豫了。

主少國疑,要想起事造反清朝現在正是最佳時候,此時霹靂行事,反而是拯救天下百姓最佳的時機,這才是真正的菩薩心。

彼時之清朝,先承“鴉片戰爭”之辱,後受“英法聯軍”之欺;內有太平軍之亂,外有西方堅船利炮的威脅;舉國上下,水深火熱。如果曾國藩於此時起事,不僅坐握20萬精銳大軍,而且可以降伏太平軍為己所用,席捲天下。

可惜,曾國藩不知出於何種考慮,竟然拒絕了兩人的倡議。

彭玉麟是湘軍的第三號人物,武將出身,向來為曾國藩之干城。他更希望老師曾國藩黃袍加身,便派心腹也送來一封信:“東南半壁無主,老師豈有意乎?”

曾國藩閱後把信撕碎,填入腹中,罵道:“不成話,不成話,雪琴還如此試我,可惡,可惡!”

玄武湖秘會:左宗棠曾國荃密謀起事,曾國藩按兵不動“等運氣”

面對唾手可得的皇位,曾國藩居然無動於衷,他到底追求的是什麼?

曾國荃幾次旁敲斜擊,想打探他的心思,都被曾國藩給擋了回來。所以,曾國荃決定再次在南京上演“安慶慘案”,逼迫曾國藩表態。

在“玄武湖秘會”上,湘軍各路大佬定下計謀,靜待事情的發展。

7日7夜後,太平天國的天京陷落,李秀成被俘,十數萬軍民全被曾國荃殺戮一空。曾國荃的殘忍令舉國咋舌,北京城的清廷上,一片譁然,眾大臣紛紛要求懲治曾國荃。

慈禧不愧是從後宮的冷槍暗箭中廝殺出來的人物,此時依舊心平氣和。

她一邊通令嘉獎曾國荃攻下天京有功,賞加太子少保銜;一邊下詔追責,讓曾國荃交出在天京所得的金銀財寶。至於殘害無辜百姓一事,隻字不提。

與此同時,慈禧還急調富明阿、僧格林沁等軍南下,駐紮於河南、蘇北一帶要隘。同時下令湖廣總督增派兵員,虎視眈眈地注視著湘軍的一舉一動。

玄武湖秘會:左宗棠曾國荃密謀起事,曾國藩按兵不動“等運氣”

慈禧這一手不可謂不老辣,不僅不給曾國藩、曾國荃留下任何“卸磨殺驢”口實,還明目張膽地調兵遣將,讓曾國藩不敢輕舉妄動。一旦他們兄弟二人造反,就是違背皇恩,圖謀不軌。

其實,曾國藩並非真的想謀反,否則,2年前就是最佳時機。

洪秀全的太平天國如何?空有石達開、陳玉成、李秀成等棟樑之材,但最後仍落得分崩離析作鳥獸散。絕對的權力會導致絕對的腐敗,曾國藩深知自己沒有令人納頭便拜的王霸之氣,也沒有救國的本領。所以,他選擇了從事聖賢事業,而不是梟雄事業。

從事聖賢事業,修煉的是治病救人的本領;而從事梟雄事業,鍛鍊的則是爭霸天下的能力。

曾國藩深刻認識到做這種大事“要等運氣”。連石達開那樣的豪傑人物最後都末路途窮,不正是時運不濟的表現嗎?所以,他最終選擇了隱忍。

在《曾國藩家書》中,他教導後人“

不信書、信運氣

”,正是源於對太平天國從興起到覆滅的深刻認知。

玄武湖秘會:左宗棠曾國荃密謀起事,曾國藩按兵不動“等運氣”

曾國藩是個極有遠見的人。後來,沈葆楨、左宗棠、李鴻章紛紛離開他自立門戶,政見也與他大相徑庭。如果他當初真的黃袍加身,恐怕,這些人將是第一個起來反對他的人。

曾國荃最終仍是逃不掉被清算的命運。當年,太平天國覆滅,清廷下令裁減湘軍。早有準備的曾國藩拿出積蓄的500萬銀兩遣散大批湘軍,不僅平了朝廷的洶洶議論,也保全了曾家。

曾國藩被後世譽為“千古完人”,正是因為他一心追逐聖賢事業,從小就立志做周公孔孟那樣的人,修煉出崇高的道德修養,育化人們的心靈。

他的遺作《曾國藩家書》,就是一部集修身、教子、治學、持家、為政、用人處事為一體的煌煌鉅著,凝聚了他一生的心血。

自古以來,官宦之家難以傳至三代。但曾家在《曾國藩家書》的育化下卻盛極數代,在中國近代歷史中書寫出燦爛的一頁,不得不說,曾國藩之功甚偉。

曾國藩年輕時並不是一個極聰明、有節制的人,他嗜吃、縱慾、好安逸,而且受到打擊經常一蹶不振。

但是,曾卻是一個能反省的人,他把自己一生的得失教訓都寫入《曾國藩家書》,讓後代避免他以前的彎路,更快地成就大業。

上馬冷血果斷,下馬追隨聖賢,這樣的曾國藩你認為值得學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