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乒乓球引拍的細枝末節

本來不想就乒乓球攻球時的引拍問題再長篇大論了。

但事情往往就這麼奇怪!在我之前的文章中談到了引拍的奧妙之處,卻發現還有必要就引拍的細枝末節再長篇大論一番。

本想告之乒乓球進攻的引拍之奧妙即可,不必談論其細枝末節,看來不談還真有虎頭蛇尾之嫌。

閒話少敘,言歸正傳。

引拍的力道,首先把握:慢、輕、柔。

手臂與驅乾的關係就如同彈簧的兩個點:在引拍時逐漸的擰緊這根彈簧。

這如同拉弓時的輕柔,又如同開彈簧門時的慢拉。

引拍就是這種力道或手感。

引拍的路徑在哪?

就正手攻球引拍而言,握拍手臂自然放鬆向斜下方,又斜後方伸引。注意,之所以用伸引這個詞,就是有意凸顯擰拉彈簧的味道。

此時伸引不停並繼續向身後側由下向上方畫圓。小臂不可刻意彎曲,而是保持自然彎曲。

而當執拍手臂伸引到了向後上方劃圓並升起時,這時就完成了彈簧擰拉的最大化,同時也完成了擊打力道的集聚和準備,即:箭在弦上,等待松弦放箭了。

此時也就是隻等向前揮拍擊打了。因為此時已完成了最佳的引拍。

引拍的度:即大引還是小引。

離臺近,打突擊、快帶等,小引即可。退至中、遠臺拉弧圈,必須要大引。扣殺高球,還得向上引拍。

引拍與下肢的關係:即引拍、擰腰、重心下沉。

而重心下沉的實現或操作方法就是:兩腳站立寬度一定要大於肩寬。(而不是等於肩寬)兩腳一定要站實,不可將某隻腳跟踮起。更不可把兩個腳後跟都踮起來。

在引拍的同時身體的重心下沉,即膝關節彎曲,屁股向下坐。

而此時的下肢透過重心下沉而獲得與引拍手臂的擰拉互動。換句話說就是蓄力的開始。當這種擰拉和蓄力達到最大值時,即形成了擊打的最佳值時,便瞬刻開始一整個正手攻球的擊打動作。

至於引拍之後的如何擊打,那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這所謂的引拍細枝末節,已經夠絮叨了。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這所謂引拍的細枝末節,不是指導,更不是教條。千萬不要牢記細枝末節!

總之不可牢記動作,因為用動作打球的理念實際上是錯誤理念,是對乒乓球擊打理念的錯誤理解。

本文重在從一個觀察者同時更是一個自我體驗的角度,試圖講明白乒乓球引拍的正確理念。

話不多說,點到為止。

論乒乓球引拍的細枝末節

論乒乓球引拍的細枝末節

論乒乓球引拍的細枝末節

論乒乓球引拍的細枝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