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為什麼後繼乏人?

中國足球發展到今天,已經到了需要歸化外籍球員才能湊成一個稍微有競爭力的國家隊去參加洲際比賽的尷尬境地,這不免讓很多愛國球迷扼腕長嘆!同時也引發了我們更多思考——人口眾多的一個體育強國,為什麼踢足球卻後繼乏人呢?

我認為從根子上看,中國的家庭對孩子未來從事足球這項運動的支援力度不夠,也就是說中國的大多數家長寧願自己的孩子走正常的讀書,就業的發展道路,也不願他們把踢足球作為一生的職業!

我們都知道,足球是一項伴隨著高風險高素質的運動,對從業者的身體素質要求很高,長期來看對從業者的身體傷害也大。一場90分鐘的比賽,需要運動員全程高速跑動,往返衝刺,心臟,肌肉,大腦等器官在高頻率運轉,這也導致足球場上經常有重傷甚至猝死的事件發生。而且足球像很多行業一樣從業者呈現的也是一種金字塔結構,居於塔尖的名利雙收的精英始終都是少數,更多的從業人員最終還是隻能居於塔底默默無名,名不顯利也一般!混到退役了也許還要為以後的生計操心。

聯想到這些方面,如果你是一位家長,你會讓自己的寶貝孩子從事這樣一項高風險而回報率又未必高的職業嗎?更何況現在的中國家庭的孩子都是90後,00後幸福的一代,他們處於一個快速變革的價值觀念多樣化的時代,實現個人價值,理想的方式百種,千種,他們有什麼必要把自己的未來拴死在足球這一顆樹上?!

所以說,中國足球后繼乏人的根子還是在於整個社會,家庭,孩子個人對於這項運動的認識無法短期內得以改變,扭轉的客觀事實上,所以中國足球要想後繼有人,衝出亞洲走向世界,從上到下要做的工作還很多啊。

中國足球註定道路崎嶇,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