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經歷過時代的陣痛,怎敢惡評陳可辛的《奪冠》

可以很明確地說,電影進行了刪減。

2008年郎平帶領美國隊在家門口戰勝了陳忠和帶領的國家隊,影片中只保留了兩位教練賽後風輕雲淡的幾句對話。

完整版中,陳忠和應該有更激烈的情緒爆發,甚至有帶情緒的、道德綁架的言論。

沒經歷過時代的陣痛,怎敢惡評陳可辛的《奪冠》

所以才有影片中郎平跟女兒浪浪電話裡那句“我今天見了一個故人,我應該是讓他失望了…”。

也才有2019年影片預備上映時,現實中陳忠和狀告劇組誹謗和抹黑的舉動(當然不侷限於這點抹黑,彭昱暢的中二黃渤的瘋癲在某種意義上都是對中國女排一代掌教的抹黑)。

電影為了尊重原型人物的情感做了刪減是可以理解的,只是這種刪減一方面讓後續情節中兩位教練冰釋前嫌齊心為國爭光顯得沒那麼感人,同時刪減了對陳忠和“無能”的刻畫,對郎平的迴歸的必要性也就鋪墊的不那麼到位了。

沒經歷過時代的陣痛,怎敢惡評陳可辛的《奪冠》

事實上應該是本土培養出來的陳忠和教練對於執導女排已經力不從心了。一個沒坐過飛機,沒出過國的頑固教練,如何培養出世界級別的運動員?

他很明確的感知但到中國女排需要大刀闊斧甚至刮骨療傷式的變革。

此時的中國女排需要郎平來救贖,在陳忠和的帶領下只能苟延殘喘,甚至是壞了根本。這種因為知內情而來的恐懼,恐怕只有陳忠和一個人能感受到。

陳忠和甚至比郎平更知道中國女排需要郎平。

沒經歷過時代的陣痛,怎敢惡評陳可辛的《奪冠》

觀影過程中真正讓人感到困惑的是郎平2013年開始執導中國女排後,那種胸有成竹的自信來的莫名其妙(超乎對自己執教能力的自信)。

一方面郎導對於三年來女排慘不忍睹的戰績表現出了一種運籌帷幄的自信,讓我們覺得一切皆在郎導掌握之中。一方面直到“中巴大賽”前夕郎導自己還在焦慮和頓悟。

直到影片結束,我憑藉十年寒窗飽受應試教育折磨的個人經歷,才隱隱約約體會到郎導的自信從何而來。

沒經歷過時代的陣痛,怎敢惡評陳可辛的《奪冠》

很多人吐槽這部電影拍攝的很糟糕,情節寡淡,像是流水賬,甚至吐槽演員演技。但我個人看的是津津有味,無論是彭昱暢的青春萌動還是黃渤的隱忍亦或鞏俐的自信,我都從演員的眼神中很真切地感受到了。

演員的演技很棒,情緒表達的很精確,甚至本色出演的朱婷等女排姑娘也都表現的很棒。尤其是鞏皇那不苟言笑的神態,比郎平本人更像國家隊教練。

在大賽前夕,郎導跟女排姑娘們分享了自己的一段個人經歷。

“曾經有個外國記者問我,為什麼我們那麼在乎輸贏。我說,因為我們是內心還不自信”。

如果經歷過過去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中國時代變遷的陣痛,那麼是可以理解郎導的這段話

。也就可以理解“達康書記”飾演的老教練在訓練時的那股軸勁兒,也就能理解郎導迴歸之後為什麼可以表現的閒庭信步。

沒經歷過時代的陣痛,怎敢惡評陳可辛的《奪冠》

我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出生在太行山深處幽閉的小山村,直到04年左右才憑藉中考、高考,才一步步從小山村走到了大城市。

在那段寒窗苦讀的日子裡,可以毫不懷疑地說,有同齡人在現代化的教室裡,用科學的方式正在從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我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我知道的是“只有透過讀書我才能走出去”。

所以那段時間的我就像魔鬼式訓練的女排一樣,瘋狂地、變態地、不計較得失地學習。不僅僅是我,我們那個鄉鎮整個教育理念就是這樣的。直到本世紀初,我們村裡的小學還信奉棍棒教育。

沒經歷過時代的陣痛,怎敢惡評陳可辛的《奪冠》

我們不知道這種變態的學習(練習)對我們是否真的有幫助,但那畢竟是我們唯一能做的。而且“虐待”自己越變態,會讓自己對前途少一點恐慌。

現在看來,雖然有點沒必要,但至少知道那確實是在一條正確的路上。

最近看過一本書叫《異類》,裡面提到了所有成功人士的成功,基本可以排除天賦之類的因素,真正起作用的是“一萬小時原則”。

比爾蓋茨的成功固然有很多因素,比如當高管的母親和對個人PC高度需求的時代背景——然而所有這一切都可以歸結為一點,那就是可以讓他在學生時代有大量的時間來進行程式碼訓練,也就是“一萬小時原則”。

沒經歷過時代的陣痛,怎敢惡評陳可辛的《奪冠》

比爾蓋茨的學生時代,剛好是電腦問世的時候,而高管母親提供的物質條件剛好讓他成為全球為數不多在那幾年可以頻繁接觸到電腦的青少年,所以也才有幾年後跟上個人PC行情大爆發的時代節奏——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不過如此。

不僅是敲程式碼,朗朗練行情,李國樑打乒乓球都是符合這個規律,而中國女排的訓練也逃不出這個規矩。想要成為優秀的世界級別女排運動員,就必須要成千上萬次的練習。即便郎平迴歸,女排的成長也離不開魔鬼式的訓練。

當時的“達康書記”唯有一種信念在支撐自己(也即所謂的女排精神),這種信念是那個時代的人特有的。所以郎平當時的“我沒有退路了,不能考大學了”到後來成了新人的“人生不只有奪冠一條路,我要回去考大學”。

郎導的迴歸,

為國家培養一支健康的有活力的可持續發展的女排團隊,比一場比賽的輸贏重要多了

。這也是郎平不在乎暫時輸贏的一個原因。

沒經歷過時代的陣痛,怎敢惡評陳可辛的《奪冠》

當時的中國女排處於亞健康狀態,不僅現有隊員青黃不接,而是整個訓練理念就已經迂腐,跟世界脫軌了。即便投入新人,也終究是荼毒一批青少年。

從訓練理念上對中國女排進行改革跟世界接軌,不管能不能奪冠,至少是具備了奪冠的先決條件——或者說,至少不會輸在起跑線了。況且憑藉郎平在美國隊身上的成功經驗和自己對女排行業的瞭解,她知道:只要打好基礎,奪冠是水到渠成的事兒。

沒經歷過時代的陣痛,怎敢惡評陳可辛的《奪冠》

只要整個團隊模式是朝著良性方向發展,作為主教練的郎平就可以胸有成竹,一改之前那種死板教條一根筋兒式的管理方式。

郎導可以透過情緒誘導的方式激勵隊員潛能,透過有趣的方式讓隊員互相瞭解,勞逸結合甚至鼓勵球員在業餘時間談戀愛——這個像極了應試教育的改革:我們不要培養學習機器,而是真正可以學以致用的人才。

在大賽前夕,郎導不知道是否能打贏,但是卻沒那麼嚴肅。不為別的,一方面她知道比賽取決於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的訓練和團隊磨合,臨時抱佛腳也沒什麼用;另一方面輸贏真的無所謂,這幫孩子們開開心心打完這場比賽就行;更多的是比起三十年前那種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魔鬼式刻板訓練,

如今的比賽真正有了比賽的性質,而不僅僅是對訓練結果的驗收

沒經歷過時代的陣痛,怎敢惡評陳可辛的《奪冠》

事實證明,無論是高科技的應用,還是新的人才選拔制度(儲備的新人成了殺手鐧),以及對團隊契合度的培養,都成了勝利的關鍵因素。

甚至關鍵時刻,郎導作為主教練都不給隊員做戰術安排,而是讓隊長自行安排戰術。這一幕跟2008年郎平帶領美國隊時,如出一轍。“this is your game…”

或許郎導這種“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正是國際級別教練的核心執教思想吧。

沒經歷過時代的陣痛,怎敢惡評陳可辛的《奪冠》

看完電影其實一直好奇一件事:電影劇本究竟是誰寫的?

這種指向性非常模糊的中心思想,如果不是根據真實案例改編,那得是對時代變遷多麼敏感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劇本。

該片劇本由陳可辛的老搭檔、《中國合夥人》、《親愛的》編劇張冀執筆,而原型應該就是取材於朗導本人。

在去年春節檔裡,《奪冠》應該是最尷尬的一部影片,可以說跟其他幾部基本不是一個重量級別的。如今作為國慶檔上映,有提前一週,多少能看出導演的忐忑。

沒經歷過時代的陣痛,怎敢惡評陳可辛的《奪冠》

但其實就影片質量來看,畢竟是成熟導演的情懷之作,還是非常具有觀賞性的。不太可能會有多麼驚人的成績,但是五六個億的票房還是穩的。

至少作為一個完全不懂排球的我,看完影片之後迫不及待地想找到當年的比賽錄影好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