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名人3.華夏之母----女媧

女媧,補天造人,制樂立媒,三皇之一。女媧是伏羲妹,自幼與華胥氏、伏羲生活在黃河流域。今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鳳陵渡有女媧陵墓,自古河東區域就廣泛流傳著女媧摶土造人、女媧補天的故事。

河東名人3.華夏之母----女媧

女媧補天

傳說她的名字為風裡希(或為鳳裡犧),是華夏族的母親,她慈祥地創造了生命,又勇敢地照顧生靈免受天災,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母神。《水經注》:庖羲之後,有帝女媧焉,與神農為三皇矣。

傳說女媧用黃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創造了人類社會。《說文解字》:媧,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也。《楚辭·天問》:登立為帝,孰道尚之?女媧有體,孰制匠之?

女媧氏人類利益的捍衛者,女媧補天補的是人世間的生存秩序維護者。《列子·湯問》: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其闕;斷鰲之足以立四極。其後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這是關於女媧補天的故事,即自然界發生了一場特大災害,天塌地陷,猛禽惡獸都出來殘害百姓,女媧熔鍊五色石來修補蒼天,又殺死惡獸猛禽,重立四極天柱,平整天地。

《淮南子·覽冥訓》也講: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背方州,抱圓天。和春陽夏,殺秋約冬,枕方寢繩,陰陽之所壅沈不通者,竅理之;逆氣戾物,傷民厚積者,絕止之。當此之時,臥倨倨,興眄眄,一自以為馬,一自以為牛,其行蹎蹎,其視瞑瞑,侗然皆得其和,莫知所由生,浮游不知所求,魍魎不知所往。當此之時,禽獸蝮蛇,無不匿其爪牙,藏其螫毒,無有攫噬之心。考其功烈,上際九天,下契黃壚,名聲被後世,光暉重萬物。乘雷車,服駕應龍,驂青虯,援絕瑞,席蘿圖,黃雲絡,前白螭,後奔蛇,浮游消搖,道鬼神,登九天,朝帝於靈門,宓穆休於太祖之下。然而不彰其功,不揚其聲,隱真人之道,以從天地之固然。

傳說女媧製造了叫一些叫笙簧、瑟、壎的樂器,於是人們又奉女媧是音樂女神。《禮記正義·明堂位》:女媧之笙簧。孔穎達疏引《帝王世紀》:“女媧氏,風姓,承庖羲制度始作笙簧。”《世本·帝系篇》:女媧氏命娥陵氏制都良管,以一天下之音;命聖氏為斑營,合日月星辰,名曰充樂。既成,天下無不得理。

女媧看到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單調,產生憐惜之心,化甘露為酒,賜給百姓。百姓飲之醇美,解勞頓,舒筋血,百姓感恩戴德,以酒敬女媧,後來成為禮儀,女媧又被尊為禮儀之神。記載中她還建立了婚姻制度,使華夏先民兩性相互婚配,繁衍後代,因此她也被傳為婚姻女神。

女媧是中華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列子·黃帝》 :庖犧氏、女嫡氏、神農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狀,而有大聖之德。《風俗通義·卷一》引《春秋運鬥樞》:伏羲、女媧、神農是三皇也。皇者,天,天不言,四時行焉,百物生焉。三皇垂拱無為,設言而民不違,道德玄泊,有似皇天,故稱曰皇。皇者,中也,光也,弘也。含弘履中,開陰布綱,上含皇極,其施光明,指天畫地,神化潛通,煌煌盛美,不可勝量。女媧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內容豐富,是史前文明和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是已經開展的中國史前文明探源的重要研究物件。

河東名人3.華夏之母----女媧

女媧文化在整個古文化系列中佔有重要地位。它是人類發展史和民俗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價值:一是有突出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是傳承華夏文明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史料;二是具有增強民族凝聚力、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作用;三是對增強創業精神、充實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促進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四是體現了奇特的民間、民俗文化現象,對人生禮儀、人類生存、文化傳承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