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走偏鋒的建築總監:阿爾伯特·施佩爾的浮士德人生

文 |韌霧

在第三帝國的高階官員中,阿爾伯特·施佩爾(Albert Speer)顯得與眾不同。他於1931年才加入納粹黨,直到希特勒上臺時還僅是一個無名小卒,卻在短短數年內躍升為部級官員,甚至在二戰中後期躋身進入德國核心領導層。他只攻讀過建築專業,在意外接手軍備生產管理的重任後,卻令人驚歎地讓德國的軍火產量在遭受戰略轟炸的同時成倍增長,以至於丘吉爾在二戰回憶錄中把他稱作“德國最能幹的生產部長”。他的種種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希特勒與他之間的特殊友誼,用他自己的話說:“如果希特勒有朋友的話,那我就是他的朋友。”然而這個“朋友”最後卻一度謀劃用毒氣刺殺希特勒,並對後者給他的最終命令陽奉陰違。

自由與命運只垂青每天努力的人。

——《浮士德》

劍走偏鋒的建築總監:阿爾伯特·施佩爾的浮士德人生

20世紀70年代,阿爾 伯特·施佩爾與其建築作品集留影

1905年3月19日,施佩爾出生在德國西部的曼海姆。他的父親是位非常成功的建築師,給施佩爾和他的兩個兄弟營造了優越的生活環境。雖然家境優良,但施佩爾童年時期身體虛弱,周邊的孩子常因此欺負他。不過,這卻鍛鍊了他在麻煩的環境中與討厭的人打交道的技能。

上學後的施佩爾很快表現出數學天分。他對於統計尤其感興趣,經常自己統計全班的學習成績並列出名次,這種對統計的愛好顯然對於他日後的成功大有裨益。中學時期,施佩爾不但遇到了未來的妻子並約定終生,而且還以數學和語文全年級第一的“學霸”成績畢業。

此時施佩爾做出了人生的一個重要選擇:放棄成為數學家的理想,子承父業去考取建築師執照。18歲的他先是到卡爾斯魯厄的高等專科學校學習,然後又於次年,也就是1924年的春天轉學到慕尼黑。此時納粹黨正因為半年前的啤酒館政變而被查禁,希特勒身陷囹圄。來自上層社會、一心求學的施佩爾對此則是毫不關注。

1925年秋,施佩爾進入了柏林夏洛騰堡區高等建築專科學校學習。2年之後,他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建築師資格。第二年春天,23歲的施佩爾在母校得到了一份助教的工作。學業有成的他與未婚妻在柏林結婚,蜜月則是在位於柏林西部的施潘道湖區度過。他和妻子不時泛舟於施潘道湖上。他們絲毫沒有留意過,湖的附近有一座也用施潘道命名的監獄。他們更不會想到,施佩爾未來將會在那座監獄中度過二十年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