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詞宗李清照:最好的姿態,是活出自己

作者:且聽風吟

一代詞宗李清照:最好的姿態,是活出自己

古往今來,只要提起李清照,人們馬上就會想到:

婉約派詞宗、詞國皇后、四大才女

等。

李清照公元1084年3月13日出生於山東章丘,號易安居士,其父李格非借鑑唐朝

楊發

的“

人動佳色,物含清照

”而取名“清照”。

在男性居主導地位的封建社會,李清照

“不徒俯視巾幗,直欲壓倒鬚眉”

,以女性的獨特視角,創作了大量流傳千古的經典詞作,她的詞妙筆生花,意境深遠、令人回味無窮,在宋詞名家裡,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白落梅

是這樣評價李清照的詞風的

:少女時代,詞風清新、活潑靈動,宛若三月新枝,爛漫無邪;出嫁後,詞風旖旎,明朗清新,如碧池青蓮,香風細細;遲暮時,詞風則哀怨,濃愁難遣,似寒潭秋水,清冽悲涼。

她的詞裡有“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的閒適,有“

悽悽慘慘慼戚

”的悲涼,有“

生當作人傑

”的豪邁,有“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的相思。

可是就是這樣一位才情橫溢的婉約派詞宗,她的一生,命運跌宕起伏、百轉千回,先後經歷了:

國破、家亡、夫死、財散、再嫁、離婚、無子嗣

等,由於適逢戰亂,

李清照的作品現存於世的僅有六十多篇,每當拜讀她的作品,欽佩她才情的同時,又對她的遭遇唏噓不已。

一、才情橫溢 享譽京師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是一個飽讀詩書,精通儒家經典的才學進士,先後做過山東鄆州教授、太學錄、太學正,後來因為詩文創作及學術成就表現非凡,得到蘇軾賞識,成為“

蘇門後四學士

”之一,和蘇軾同屬“

元佑黨人

”;李清照生母早逝,李格非再娶狀元王拱辰的孫女王氏,《

宋史

》裡介紹李格非“

妻王氏,拱辰孫女,易善文

”,出生名門,善於詩文。

王氏視清照如己出,讓李清照比尋常人家的女兒更多幾分嬌貴、幾分任性。

父親才識淵博,母親氣質溫婉,家中藏書頗豐,耳濡目染下李清照對文字產生了熱愛。李清照告訴母親,她愛書卷筆墨,不愛女紅。她愛詩詞裡的平平仄仄,不喜世俗中的繁文縟節。她熟讀經史子集,善詩詞歌賦,通琴棋書畫。曾有人當李格非面誇讚“

中郎有女堪傳業

”。

少女時期李清照,亭亭玉立,清秀娟麗、博文多才,已顯露詩人氣質,她的詩詞有一種靈動的美,連貫而又跳躍,描述細膩、通俗易懂。

在古代,“女子無才便是德”,因此許多女孩都過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待字閨中,專攻女紅的生活,可出身於上流社會的李清照卻不是這樣,少女時代的她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經常和朋友一起遊玩、飲酒、詩詞歌賦等。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

晚歸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這是一篇遊賞之作,在日暮時,和朋友一起遊玩,喝醉了,不記得回家的路,誤入荷花池中,把停在州上的水鳥都嚇飛了。

作者用

“日暮”、“沉醉”、“晚歸”、“誤入”、“爭渡”、“驚起”

等一系列動詞將情趣盎然、極具感染力的夏日日暮景象描繪出來,令人心馳神往,流連忘返。

此詞一問世,便轟動京城,李清照成了京城裡最耀眼的明星。有人贊“

自少年即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

一代詞宗李清照:最好的姿態,是活出自己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

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昨夜風很大,雨很小,我不勝酒力又喝醉了,到了次日清晨,她急切地向捲簾人詢問室外的情況,粗心的“捲簾人”卻回答“海棠依舊”。

“綠肥紅瘦”反映了作者對春天將逝的惋惜之情。歷來,“肥”“瘦”是形容人的體態的,而在本首詞中,作者用於形容綠葉的繁茂和紅花的凋零,是極新穎極富創造性的。

此詞一出,名震京師,

“當時文士莫不擊節稱賞,未有能道之者”見《堯山堂外紀》五十四卷。

李清照的詞,離不開酒,她每次飲酒,都不肯淺酌,沉醉方休,醉後文採飛揚,將萬物都融入詞中,情感交融,成為千古絕唱。

二、借古諷今 明烈豪氣

人們都說李清照婉約多情,殊不知她也明烈豪氣,除了擁有超出常人的文學修養和境界外,還有著卓爾不凡的政治見地與膽魄。

有例為證:唐朝有位著名文人

元結

,曾寫了一篇《

大唐中興頌

》,文章大意是安史之亂結束後,唐朝休養生息,慢慢走向中興,拓本請當時的書法家顏真卿書寫。

到了宋代,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作了題為《

吳熙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

》來應和此詩,那時候,一般都是男士寫詩作詞來應和士大夫,可是少女李清照也提筆和了兩首,筆勢縱橫,磊落不凡,託古諷今,寓意深遠,令人拍案叫絕。

此詩分析了大唐安史之亂,唐王朝軍隊一敗塗地的原因。藉此嘲諷唐明皇,其中兩句:“

何為出戰輒披靡,傳置荔枝多馬死

”, 一個涉世未深的少女,能有如此的氣魄和敏銳的洞察力以及憂國憂民的愛國之情,卓爾不凡的政治見地,如此直言不諱,實在不可多得。

就連宋代大哲學家朱熹說“如此等語豈女子所能”?而宋史上稱李清照“詩文尤有稱於時。

一代詞宗李清照:最好的姿態,是活出自己

三、才子佳人 金玉良緣

時光荏苒,李清照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

此時“清水出芙蓉”的李清照,她的才氣在士大夫中廣為流傳,已有很高知名度,才貌雙全的李清照吸引了眾多追求者,太學生趙明誠就是其中之一。

趙明誠出生官宦之家,父親趙挺之,是當朝禮部侍郎,官至三品,

趙挺之是王安石變法派的人。

趙明誠久聞李清照的才名,亦讀過她的許多詞,對她心存愛意,更想和李清照交往。

《琅嬛記》

記載,有一日白天趙明誠在家睡覺,起床後對父親說自己做個夢,夢裡其他內容都忘了,只記得其中的3句:

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抜,畫外音就是“詞女之夫”。

可是趙、李兩家分屬兩個派別,素有黨派之爭,好在自宋徽宗繼位後,為平息多年的黨派之爭,既不偏袒新黨,也不偏袒舊黨。而趙挺之和李格非的父親,畢竟不是兩黨領袖,兩人亦不曾有過正面糾葛和衝突,而且二人同朝為官,到也相安無事。

李清照的明淨曠達,才情風骨,吸引著趙明誠,趙明誠對金石書畫的執著,儒雅氣質亦令李清照內心歡喜,二人互有好感,一見鍾情。

少女懷春的李清照將對愛情的憧憬寫進詞裡

點絳唇

蹴罷鞦韆

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

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

襪剗金釵溜

和羞走

倚門回首

卻把青梅嗅

一代詞宗李清照:最好的姿態,是活出自己

在古代,戀人間見面的次數也很少,婚前很少和意中人談情說愛,李清照的這首詞據後人推測可能就是寫她和趙明誠初次見面的場景。

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既害羞又有想要看一眼心上人的矛盾心理,最後裝作“嗅青梅”卻拿眼偷窺“他”的心情描述地淋漓盡致。

浣溪沙

繡面芙蓉一笑開

斜飛寶鴨襯香腮

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

半箋嬌恨寄幽懷,

月移花影約重來

這首詞描寫的是一位熱戀中的女子寫信相約下次再約的情景,既描述了女主角的外在,又描述女主角的心理活動,採用比喻、襯托、側面描寫等,語言活潑自然,格調歡快明麗,體現了女為悅己者容。

人世間,最大的幸運,不是擁有多少名利,而是遇到一個與自己靈魂相通,情趣相投的愛人。

一代詞宗李清照:最好的姿態,是活出自己

四、琴瑟和鳴 伉儷情深

世間最好的愛情莫過於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遇到合適的人。平穩的時局造就了李清照和趙明誠這對神仙眷侶。18歲的李清照終於如願地嫁給了21歲的趙明誠。

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

買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李清照看見賣花郎挑擔賣花,買下一支嬌豔欲滴的鮮花,滿懷深情地欣賞,為了爭取新郎的歡心,她把花兒戴在發邊,又怕花比人美,這種矛盾心情襯托出閨房的樂趣。

這期間,有一個故事被傳為佳話。重陽節期間,正值趙明誠在外求學,夫妻相隔兩地,李清照思念丈夫趙明誠,於是便將相思之情寄託於詞中,寫下了那首名傳千古的詞作《醉花陰》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

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

玉枕紗櫥,

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簾卷西風,

人比黃花瘦。

趙明誠收到後,想和李清照比試一下才情,於是也寫了幾首詞作,和李清照的這首放在一起,給好友們傳閱,請大家從中選出最佳作品。

結果朋友們一致認為:《醉花陰》是上乘之作,尤其是“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更是絕妙之極,回味無窮。

李清照精通琴棋書畫,對金石卻無深入瞭解,婚後才知道,趙明誠的世界,遠比她想象的精彩,她很快就對金石字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甚至不遜於趙明誠,從此也與金石結下了一世的情緣。

婚後,李清照和趙明誠兩人賭書潑茶,共脩金石字畫,雖然生活拮据,卻樂此不疲。共同的愛好和品味,讓他倆度過了一段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美滿生活。

一代詞宗李清照:最好的姿態,是活出自己

五、遣散青州,雖苦尤甜

可是,世事難料。

很快,宋朝內部出現了黨派之爭,李格非所在的元佑黨和趙挺之所在的變法派之間,開始了水火不容的鬥爭,面臨著公公屢次升遷和父親的不斷貶職,李清照顧不得面子,對公公寫下了“

炙手可熱心可寒

”的詞句,後李格非被排擠出朝廷,趙挺之一家卻青雲直上。

此時的李清照,依舊讀書寫詞,她把清愁寄託於酒杯,空了又滿,滿了又空。

可是即便這樣的日子也沒有維持多久,在一場更殘酷的政治鬥爭中,趙挺之被奸人蔡京陷害,先被免職,回家不久就病逝,趙明誠也被罷官,全家被逐出京城,回到青州老家。

回到青州的趙明誠和李清照夫婦感情越發深厚,兩人相親、相敬、相愛,共同致力於金石書畫的收藏,繼續撰寫《金石錄》一書,那時的他們度過了人生中最幸福、最自在的階段。

公元1121年,41歲的趙明誠出任地方知州,夫妻分居兩地,李清照常常飽受相思之苦,《一剪梅》就作於此時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首詞將閨中少婦等待離人訊息的心情描繪得細緻入微,語調清新,情感誠摯,為歷來表達相思之佳作。

康震

老師在解讀李清照的詩詞時就說到,李清照特別擅長對動作的細膩描寫和把握,尤其“一剎那”、“一瞬間”,比如本首詞“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將相思之情刻畫得入木三分。

一代詞宗李清照:最好的姿態,是活出自己

還有一首表達離別之情的詞《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

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

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

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

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

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

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

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

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心愛的丈夫即將出遊,作為妻子,情知無法挽留,離別後的不捨之情難以言表,描寫與丈夫分別時的痛苦心情,曲折婉轉,真可謂:滿紙離別愁,一腔肺腑言。

真名士,自風流。

六、靖康之變 顛沛流離

此時此刻,經歷了諸多變故的李清照,人也成熟了許多。

歷史上有名的“靖康之變”開始了,風雨飄搖的大宋朝廷被金軍一再追趕,李清照幾經磨難輾轉尋夫,在南渡的時候,寫下了著名的《夏日絕句》

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借項羽烏江自刎之事諷喻南宋朝廷貪生怕死,不顧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這首詩體現了李清照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擔憂及對大宋朝廷的軟弱無能的譴責,體現了李清照不輸男兒的憂國憂民、正義凜然的民族氣節。

李清照的人生也像大宋一樣,風雨飄搖,一步步走向悲劇,丈夫趙明誠於8月不幸染病身亡,留下了夫妻倆費盡周折收集到的諸多文物,這些文物是李清照和趙明誠用節衣縮食的錢淘來的,是他倆的共同愛好,也是他倆的愛情見證。

為了不讓這些來之不易的寶貝落到金人手上,李清照就帶著這些寶貝在兵荒馬亂中跟隨著朝廷大逃亡,此時的李清照已經40多歲了。

她帶著喪夫之痛,在戰火紛飛中盡心盡力的保護著那批文物,歷經磨難之後,李清照把這一批文物獻給了朝廷,但是最終不是被金兵毀壞就是被宋朝官員私吞,李清照手裡的文物所剩無幾。

可是就是這幾件少之又少的文物,給李清照帶來了第二次婚姻,更給李清照帶來了噩夢般的災難。

一代詞宗李清照:最好的姿態,是活出自己

七、遭遇孽緣,果斷斬離

趙明誠的病逝、山河破碎、讓李清照嚐盡了風霜苦楚,一個人,形單影隻,在亂世裡爬山涉水,沒有歸宿,只餘下幾卷殘書,幾樣文物,隨身帶著,伴她寂寞流年。

孤苦無依的李清照經媒人介紹認識了張汝州,在張汝州虛情假意的關懷照顧下,李清照嫁給了張汝州,本以為能相伴到老,可萬萬沒想到張汝州看中的是李清照手裡的文物。

當張汝州發現經歷戰亂以後,李清照手裡的文物所剩無幾,而且這僅存的文物李清照也不願意交於他保管,他頓覺吃虧上當,對李清照實行家暴、虐待。

不堪受辱的李清照收羅了張汝州的罪名,上告朝廷提出離婚,在皇帝和故交的親自過問下,李清照順利地離婚了。

這場災難終於過去了,短暫卻艱辛。一時間,她再嫁後又離婚的風波,在臨安城興起各種流言蜚語。

從不取悅別人的李清照“能經得起多大讚美,就能抗得住多大詆譭”遇到心儀的人,愛我所愛,遇到渣男,絕不湊合,果斷斬離,此時的李清照早已無視外界的流言蜚語,看花還是花,看水還是水。

即使身處留言,也不勉強自己,也不改變她那顆詩意般的心。

一代詞宗李清照:最好的姿態,是活出自己

八、美人遲暮,佳作不斷

晚年的李清照,美人遲暮,霜華滿鬢,悽苦無助,她並沒有因此而意志消沉,她執筆潑墨,伏案挑燈,書寫世事。

李清照從不解釋悲傷,即便老去,也要優雅地老去,即便憂傷,也有她的獨特詞意,她活出了自己所要的樣子。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悽悽慘慘慼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

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將殘秋時所見、所聞、所感,描述出來,抒發自己因國破家亡、天涯淪落而產生的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思緒。作者刻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訴,尤其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開頭16重疊字,一字一淚,風格深沉凝重,讀起來哀怨悽苦。

武陵春

風往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暮春時節景物不忍入目,心情悽苦至極,悲秋之沉重,用船都載不動,寫出了詞人的苦悶和憂愁。

就算孤獨,她仍是那個才情橫溢的李清照,與眾不同的李清照,自成一家的李清照。多舛的命運並沒有將她擊倒,尤其是晚年,李清照依舊寫書、作詞,堅持完成了

《金石錄序》、《詞論》、《打馬圖序》

的同時,又創作出多篇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佳作。 宋高宗紹興25年,

即公元1155年,半世飄零的李清照在孤獨、寂寞、甚至在一些人的嘲諷和誹謗中在臨安走完了她的一生,享年72歲。

一代詞宗李清照:最好的姿態,是活出自己

九、淡定從容 名垂千古

豐子愷說過:“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白落梅說:李清照就是這樣,坦然地順從命運,又做到我行我素,她是自己人生的主角,並且甘心為之情深。

不取悅他人,不解釋悲傷,不勉強自己,不湊合生活,正是李清照一生的真實寫照。

1987年,國際天文學會命名了水星上面的十五個環形山,用15個世界名人的名字來命名它們,李清照就是其中一個,這是在外太空唯一一個以中國古代女性命名的水星,李清照成為外太空系一道亮麗的風景,足見李清照在世人心中的價值和影響力。

一代詞宗李清照:最好的姿態,是活出自己

作者:且聽風吟,心中既要苟且還想詩和遠方,“我手寫我口,我口說我心”。

微訊號:zxq12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