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如何換賽道?

M 這兩年一直在找網際網路或高科技領域的工作。M名校畢業,一直在著名大企業做市場方面的工作,從大型外企到大型民企,一直做到市場總監,但是這些企業都相對傳統,他現在38歲了,多年的經驗和閱歷讓他對傳統行業發展深為擔憂,更看好新興行業。

M告訴我,他在幾年前還時有網際網路公司請他,但當時因為各種原因放棄了,眼看著以前看不上的公司發展非常好,現在回想起來頗為後悔。現在有年齡壓力,孩子大點了,太太特別支援,下了決心想找,去年春節後就辭職了,一恍又到年底,半年多了還沒找到,M越來越急,這一下脫離職場了,完全是M想不到的。以前獵頭還時常找他,現在越來越少,即使獵頭聯絡了,也只是瞭解下情況後就沒有下文,從來沒有獵頭推薦過符合他要求的新興行業的機會。

如果說新興行業完全沒機會了,M也認命了,但是M告訴我也有幾次差點成功的大網際網路企業的機會,每次覺得很接近了,但還是功敗垂成,最接近的是阿里,機會是在阿里工作的朋友推薦的,給了Offer,但只給了P6,實在實在太低了,M說哪怕P7都肯去了,在裡面告訴他,他排第二,所以又沒成,他比較崩潰,心理壓力也越來越大。

一直有很多人想從傳統行業轉到網際網路或高科技行業,資歷不深的人從頭再來,不難,35歲或年齡更大些的人會覺得隔行如隔山,認命。

但是一直有35歲-45歲的人,想有更大的發展,想換賽道,最近就有好幾位類似年齡和經歷的朋友找我談到差不到的經歷。

>>共同特徵

1。中層管理以上的職位,在原先工作中已經到高階經理,總監類職位,但由於各種原因還沒有到決策層或平臺較小。

2。支援型崗位較多,有相當不錯的專業能力,從事通用型的工作,如從事市場,財務,HR等工作,技術類工作上一般也有一定的通用型。

3。受過良好訓練,能力較強,還有積極向上的慾望:大多有大公司或名校教育背景。

4。優秀女性多。這些人群中實際是男生雖然多於女生,但女性尤其是未婚女性在這一層級上比較突出就讓人感受女性更多。這群人對自身事業和生活要求高,又不願意創業或去小公司。

如果從網上看公開招聘的JD要求,他們都能勝任,硬體完全符合要求,甚至超過要求。他們也願意做讓步,這些勤勤懇懇的人,已經在原來的崗位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也明白在這個時代,選擇大於努力,於是在自己職業的高原上尋求新的路徑,希望轉入快速發展的行業。

由於他們過往的優秀,有些會有面試,有的似乎快成了,但最後能達成心願的比較少。前段時間一位36歲的女性說面了十幾家大中型網際網路公司,歷年一年多都沒有成功過。

>>因為他們的劣勢也很明顯

1。年齡略大。中國職場有隱形年齡歧視,新興行業的年齡歧視更甚。

2。過於謹慎,厭惡風險, M說五六年前就想看新機會,一直看這些新公司不穩定,加上孩子又小,想要平衡工作與家庭,現在孩子也稍大些了,又怕自己的行業不行了,轉行才迫切起來。

3。人脈相對侷限,更看重專業能力,忽視人脈維護。

4。專業之外的知識較為欠缺,一直在專業深耕,外部世界反應不夠靈敏。

在職場中年時,想換個快點的賽道很正常。可惜,這世間往往就是這樣,機會屬於準備好的人,但機會卻不會等待你準備好。

這些工作看似年齡不如程式設計師那麼緊迫,應該說專業技術層面可以通用,但是企業在考查文化適應力的要求卻更高。

才能和洞見在職業升遷上缺一不可,因為才能做到工作優秀,但洞見缺乏一定無法達到卓越。

在職業各個階段,我們都會遇到不同的關鍵轉折點,只有做出正確的選擇,才能加大與好機會相遇的機率,職場才能有超越平均值的表現。

上週我遇到一家大型高科技公司CEO,他告訴我, Overqualified的人不是不能用,而是大齡Overqualified去申請差一級的職位,他肯定不用。

哪怕是支援類崗位,他也寧願找個年輕的開始培訓,或者找個特別旗幟性的人物,戲說就像我書中所說“不可替代的人才”,年齡再大也行,但是,這些在格子裡的中年職業經理人,並沒有那麼不可替代,現在他們的工作他們不來也會有人幹。哪怕願意降薪,他也覺得文化適應力差,倒不是對方價效比不高,而就是不合適。總之,太晚了些,不是沒有機會,但大型網際網路平臺找到適合的機會很少。

中年人換賽道,要能接受,以前自己錯過時機,曾經最適合轉的那個點已經過了,只能向前看。

此外,還要思考以前的風口未來是否在,另一方面,自己已經有特定的文化風格,是否一定要將就對方,我這裡也有大量從外企到頭部大廠很不適應的人,寧願再次降薪回到相對嚴謹的傳統行業。如果就是不死心,一定要換,艱難但並不是完全不可行。可以:

01、曲線救國

不要想一步到位,其實M如果不是一直只看大廠機會,找些成長性的傳統行業轉型中的企業會更適合,M也說,他擔心這些企業轉型失敗,但任何換賽道都會有風險,正是因為以前抗拒風險錯過了成長中的大廠以前的機會,等到企業成熟了要求自然不同,而總是抱著風險最低,大機會肯定會錯失,小機會也不一定能抓住,這樣的選擇未來的前景並不樂觀。

02、儘量找到內部人推薦

人脈是最有效的方法,透過獵頭未必最有效。儘可能把自己找工作的要求發給能找到的各種聯絡。

03、針對性的做專案

與其茫然亂投簡歷,不如做個專案,比如可以做個針對目標行業或公司的調研專案,我有位朋友是類似情況,他花了四個月,調研市場,做了各家同類產品體驗,做了詳盡的測評報告,後來被兩家著名獨角獸公司透過我主動聯絡,直接錄用他為市場總監,雖然他一家沒選,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思路。

>>對於所有職業上有更高要求的中年職場人的幾點建議:

01、始終堅持擴充人脈

人脈介紹是35歲以上的中年人越來越重要的找工作方式。

人到中年後,積累的不光是自己的專業能力,也要有人脈資源,尤其是跨界的人脈資源。但是大部分人都極欠缺人脈,尤其是很多專業工作的中年人,注重隱私,並不愛分享。認為自己既無時間也無需要,於是幾乎不怎麼社交,社交狹窄,圈層固化。真到了需要時,大多所謂人脈,只能硬找強求弱聯絡,而弱聯絡確實對找工作有幫助,但如果是比較重要的專業工作,弱聯絡人限於對你的瞭解有限,往往很難承受較大的風險,弱聯絡只會起介紹作用,推動力不夠。

02、訓練自己出圈的能力

很多人認為自己沒有更大成就是欠缺機會,希望自己能在新賽道得到機會,尤其是很多小有成就的中年人,以前在一個職位上做出了成績,就認為只要給我一個機會,我一定也能在新工作上做出更大成績,但是別人為什麼要給你機會?

很多中年人確實已經做出一定成績,但光是停留在以前自己做的好並不具說服力,在完全新的賽道上,自己一無所成,何以證明自己能適應新行業新企業?

在做得好時要尋找機會讓自己的專業性得到展示,成績得到更大範圍的認可,最好能有自己的IP,自己想在其他圈有作為,就要讓自己的名聲先出圈。

03、保持學習 多做功課

對自己有興趣的行業日常就保持關注,參加目標行業內的聚會,多學習,有條件參與些跨行的專案,才能在需要時像內行人一樣行動和表達。

最後的話:

1、 一個人只有審時度勢,順勢而為才能發揮自己的優勢。

市場上總有很多不同的需求,即使在同樣的行業,企業也有不同的時期,更不要說不同崗位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公司在快速發展期,有些公司在業務的轉型期,有的公司處於規範期,對人才的需求都不一樣,只要足夠優秀,不同年齡的人有不同的機會。我們每個人,都要更瞭解自己適合做什麼,以及我的能力,是不是能夠匹配上行業企業的要求。

並不是自己嚮往的就一定適合自己,多瞭解自己的特點,找最能施展自己優勢的行業和企業。

2、看趨勢要有超前視角,上游思維。

也就是說要想想三五年後自己的狀態和所處的環境。不會看趨勢,就會發現自己總想追,而很容易追錯。並不是現在的大廠,大企業就一定是未來之星。

3、職業發展的核心是“增長”,即個人的價值持續增加。

人的價值不會自然增長,而是在恰當任務的磨鍊中得到能力增長,然後在適當的環境裡獲得價值變現的增長。

行業熱點總在不斷變化,所有行業企業的更迭要為自己的職業發展服務,要有自己增長的邏輯。

我相信人的發展可以是終生的,很欣賞職場人不斷突破自我,實現持續精進。中年人想要換賽道,要讓他人看到自己的能力(以前很成功)更要看到自己的潛力(未來能成功),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