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衽:漢服的象徵符號,既是服飾的形制特色也體現服飾的文化內涵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盛大華美的服飾,自古就是中國禮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漢服”作為中國漢民族的傳統服飾,有其獨特的形制特點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其中“右衽”則是漢服的典型形制特點,很好地體現了漢族服飾背後的文化內涵,也蘊含中國古人天人合一的智慧和“一以貫之”的精神。

右衽:漢服的象徵符號,既是服飾的形制特色也體現服飾的文化內涵

另外,“右衽”的形成和中國的農耕文明有關。華夏的先祖們進入農耕時代後,緊接著衣裝形制也朝著更適合生活的方向發展。值得注意的是,早在黃帝時期,中國就已經有了完備的服飾體系,《易經》記載:“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後來,隨著人們長期的勞動實踐,逐漸發現衣襟右掩更方便活動,也更適合存放小型的工具。之後,原始社會時期對襟樣式的服裝開始發展為“偏衽”式,衣服左右更換遮掩的不穩定性減少,漢族服飾中的“右衽”形制開始形成。

右衽:漢服的象徵符號,既是服飾的形制特色也體現服飾的文化內涵

漢服之“衽”的文化內涵

“交領右衽”是漢民族服飾的基本特點之一。漢服的衣領與衣襟是連線在一起的,左右兩片衣襟在穿著的時候,呈交叉的方式重疊在身體的中間部位,體現的是持身中正之意。只是,左右衣服在胸前交疊的時候,衣襟的上下位置多是左側的衣襟壓住右側的衣襟,呈現出“y”的形狀,以及服裝向右傾斜的樣式,這就是漢服的“交領右衽”。因為,“衽”字的本義是“衣襟”,比如在《說文解字》中的意思是:“衽,衣也,從衣,壬聲。”之後,鄭玄在給《說文解字》做注的時候也解釋到“衽,所以掩裳際也。”說交領右衽是將右衣襟掩蓋於左衣襟之下,而“左衽”則剛好相反。只是,“右衽”和“左衽”的問題,不僅僅是衣服的穿著方式問題,還有一定的文化指示內涵。

右衽:漢服的象徵符號,既是服飾的形制特色也體現服飾的文化內涵

1. "左衽"多為夷狄之服

首先,“左衽”多為夷狄之服。在《尚書》中就已經出現了相關的言論:“四夷左衽。”意思是說周康王時期,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等四個部族的人在穿衣的時候,和中原人士的“交領右衽”不一樣,而是“左衽”,也就是上文解釋到的,將左衣襟掩蓋於右衣襟之下。甚至,其他的歷史文獻中也有提到夷狄“左衽”的事情,比如,《漢書》中有:“(匈奴)披髮左衽。”《後漢書》中也有:“羌胡被髮左袵,而與漢人雜處。”再一次提到了“左衽”是少數民族的衣著特徵。一直到了唐代的《舊唐書》中還有:“於時百僚端笏,戎夷左衽。”足見,少數民族多著“左衽”,“左衽”也成為了少數民族的代名詞,與“右衽”相對。而顏師古在給《後漢書》做注的時候,就曾解釋到“右衽,從中國化也。”可見,在中國古代“左衽”和“右衽”是區別夷夏之別的標誌。

右衽:漢服的象徵符號,既是服飾的形制特色也體現服飾的文化內涵

而少數民族著“左衽”服裝的方式,和他們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因為少數民族多為遊牧民族,需要長時間在馬背上生活以及開弓狩獵,而他們的服裝也需要適應他們的這一生活特性。而“衣襟左掩”的服飾,能夠保證他們在使用弓箭的時候,拉弓的右手可以做大限度的活動,可以保證右手臂不因為受到限制而被拉傷,也方便在涉獵時左手從衣襟中取放物品,更好的配合右手的狩獵。同時,“衣襟左掩”還會在左胸前增加一塊保護的衣襟,能夠在遊牧民族發生激烈的運動時保護心臟。故此,少數民族的衣襟偏左為多。

右衽:漢服的象徵符號,既是服飾的形制特色也體現服飾的文化內涵

2. "左衽"是華夏文明淪落的象徵

其次,“左衽”是華夏文明淪落的象徵。比如,《論語》中記載了孔子的一句話:“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認為如果不是因為管仲當年的政策,恐怕大家都要披散著頭髮穿著衣襟左掩的衣服了。雖然孔子話中的“衣襟左掩”有很強的貶義,卻足見“披髮左衽”在古人的眼中是不合禮儀的,是華夏文明淪落的表現,也是少數民族入侵中原的象徵。

右衽:漢服的象徵符號,既是服飾的形制特色也體現服飾的文化內涵

在此基礎上,後世的許多文人墨客,常用衣冠的改易,“左衽”與“右衽”的顛倒來感嘆國家的命運。比如,南宋的詩人陸游的《劍南詩稿》中就曾多次以“左衽”來比喻國家的衰敗,以“右衽”來表示強烈的愛國情懷:“遺民淪左衽,何由雪煩冤”、“哀哉六十年,左衽淪胡塵”。意思是說在金兵南下之後,中原的百姓全部淪為了著“左衽”,以“左衽”來形容對故土難收的失望,以及想要收復舊山河的決心。比如,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也有關於“左衽”的論述:“當石晉割地之初,朔北之士民,必有恥左衽以悲思者。”意在反思清兵入關後漢文化凋零的現象。可見,在中國古代,儒家提倡“尊王攘夷”,“左衽”更是被視為異族入侵、漢族人民遭奴役或華夏文明的淪落。

右衽:漢服的象徵符號,既是服飾的形制特色也體現服飾的文化內涵

3. "左衽"多是故去之人所穿的衣服

另外,“左衽”多是故去之人所穿的衣服。比如,在《禮記·喪大記》中有這樣的記載:“小斂大斂,祭服不倒,皆左衽,結絞不紐。”意思是說在舉行喪禮時,不管是小斂還是大斂,死者所著的衣服必須是“衣襟左掩”;比如,在《通典》中也有相關記載:“凡斂者要方,散衣有倒者也。左衽,衽向左,反生時。”意思是說,漢族在收斂故去之人時,所用斂衣的衣襟要左衽,和生者的穿著習慣相反。而馬王堆古墓出土的很多文物,也存在衣襟左掩的現象。可見,“衣襟左掩”是故去之人所著斂衣的穿著特點,也證明了古代確有此制度。

右衽:漢服的象徵符號,既是服飾的形制特色也體現服飾的文化內涵

古代漢民族服裝崇尚“右衽”的原因

而漢服中衣襟右掩的“右衽”狀態,在上文已經簡單解釋,是說:右邊的衣襟被壓在裡面,左邊的衣襟壓於右襟之上,呈現出“右內左外”“右下左上”的樣子。而漢服衣襟左上右下的形態,也體現了很深的中國文化內涵。

1,從哲學角度來看,"右衽"蘊含著我國傳統哲學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首先,從哲學角度來看,“右衽”蘊含著我國傳統哲學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國的傳統哲學中講究“陰陽之道”,因為太陽昇起的時候,一個人面對太陽,會發現每天的太陽從東方、人的左手邊升起,從西方、人的右手邊落下。所以,東方為陽,西方為陰;左為陽,右為陰。而在《已經》中,“陽”為“乾卦”,“陰”為坤卦,分別法效“天地”,契合了天上地下的說法。基於此,“天”為上,“地”為下,“左”為上,“右”為下,所以陽間生者的衣襟是“衣領右衽”,陰間死者的已經是“衣襟左掩”。這樣的服制特點,剛好契合中國古代“陰陽之中,又有陰陽”的哲學觀。

右衽:漢服的象徵符號,既是服飾的形制特色也體現服飾的文化內涵

2,從醫學角度來看,"右衽"較好地體現了中醫中陰陽的基本理論

其次,從醫學角度來看,“右衽”較好地體現了中醫中陰陽的基本理論。在《黃帝內經》中有這樣的話:“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意思是說,在中醫的理論中,“陰陽”指代男女血氣,而“左右”則是“陰陽”的道路,陰為內部之氣,陽為外部之氣。另外,《黃帝內經》中還有:“外者為陽,內者為陰。”意思和上文所舉的例子一致,說外在而光明燦爛的是陽,內在而灰暗陰晦的是陰。在這樣的觀點下,漢族衣襟的衽也是“左襟”在外,“右襟”在內。所以,“右衽”符合中醫陰陽的理論。

右衽:漢服的象徵符號,既是服飾的形制特色也體現服飾的文化內涵

3,從禮儀角度來看,"右衽"與中國古代禮法"吉事尚左"思想相一致

再則,從禮儀角度來看,“右衽”與中國古代禮法“吉事尚左”思想相一致。這和《道德經》的話有關:“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吉事尚左,凶事尚右。言以喪禮處之。”意思是說吉利的事情為左,凶事為右。而這句話結合《道德經》作者老子的經歷更有說服力,因為老子曾經做過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他接觸的資料是當時的第一手珍貴材料,所以他對當時的禮儀非常的清楚,畢竟孔子都曾問禮於他。故而,他所說的“吉事尚左,凶事尚右”,不會是對周禮的違逆。所以,結合“左為吉”“右為兇”禮儀觀,漢服中的“交領右衽”則是左衣襟為上。

右衽:漢服的象徵符號,既是服飾的形制特色也體現服飾的文化內涵

而《禮記》中還有相關的記載:“孔子與門人立,拱而尚右,二三子亦皆尚右。孔子曰:‘二三子之嗜學也,我則有姊之喪故也。’二三子皆尚左。”意思是說,孔子和弟子們在一起的時候,行拱手禮的時候,因為孔子把自己的右手放在了前邊,他的弟子也開始模仿他的做法。而孔子制止了弟子對他的模仿,說他這樣行禮,是因為他的姐姐去世了。可見,在中國古代的禮法中,吉祥的事崇尚左,凶事則崇右。所以,基於這樣的禮法,中國漢服中的“右衽”為生者所穿,“左衽”為死者所穿,是符合禮法的。

右衽:漢服的象徵符號,既是服飾的形制特色也體現服飾的文化內涵

4,從生活習慣角度來看,"右衽"穿著更符合漢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便利要求

另外,從生活習慣角度來看,“右衽”穿著更符合漢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便利要求。比如,上文提到的《禮記·喪大記》中有這樣的話:“小斂大斂,祭服不倒,皆左衽,結絞不紐。”意思是說,人們在世時衣服上的紐扣為屈紐,很容易解開,而故去之人所著的斂衣的紐扣多為“結絞不紐”,意思是說死者不需要再解衣帶紐扣了。還有,生者的衣襟為“右衽”,將左衣襟壓在右衣襟上,和大多數人習慣使用右手有關,所以,“右衽”方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從懷中取拿東西。可見,漢服中的“右衽”的設定,符合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

右衽:漢服的象徵符號,既是服飾的形制特色也體現服飾的文化內涵

5,歷史上漢服"右衽"的服制消亡,和歷代"改服易制"的活動有關

還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國歷史上曾多次出現“左衽”“右衽”混淆不清的年代。比如,戰國時期就有著名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戰國策》中說:“今吾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意思是說趙武靈王要改變百姓們右衽的服飾形制。並且,這樣的情況在中國的歷史上曾有多次,而背後的原因都和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後,少數民族文化的服飾文化影響中原服制的情況有關。

右衽:漢服的象徵符號,既是服飾的形制特色也體現服飾的文化內涵

於是,每逢中國出現夷夏交替執政的政治形勢,都對漢族服飾文化有影響,會出現“左衽”與“右衽”模糊的情況。從北魏到金,從元朝到滿清都不例外。比如,在宋人的抗金文字中就有相關記載:“河東士庶,首被其害,披髮左衽,勉強從俗。”說金人佔據宋朝的領土後,故地的百姓開始了“披髮左衽”的服制形式,很多人為了保護自己的性命才勉強從命。

右衽:漢服的象徵符號,既是服飾的形制特色也體現服飾的文化內涵

比如,女真人入主中原後也發生過類似的現象:“金人諱其言,命邈被髮左衽,邈憤,詆譭甚力,金人撾其口,猶噀吮血 之。翼日,自去發為浮屠,金人大怒,遂遇害。”說當時有一個叫做劉邈的人,堅決拒絕金人易服改制的要求,於是遭到打擊,最後劉邈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一氣之下剃頭出家了,但是難逃喪命的悲劇。比如,滿清入關後,同樣因為改服易制的原因,出現了“嘉定三屠”、 “揚州十日”等大型屠殺悲劇,之後漢服被滿人的服裝所替代,華夏的“右衽”服制特點也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右衽:漢服的象徵符號,既是服飾的形制特色也體現服飾的文化內涵

總結

綜上所述,“右衽”是漢服的象徵符號,既是服飾的形制特色,也體現服飾的文化內涵。而漢服“右衽”的形成則和中國的農耕文明有關,是中國社會進入到農耕社會後,衣裝形制也朝著更適合生活的方向發展的產物。同時,“右衽”和“左衽”不僅僅是衣服的穿著方式之別,也體現了一定的文化內涵:“左衽”和“右衽”是區別夷夏之別的標誌;“左衽”是華夏文明淪落的象徵;“左衽”多是故去之人所穿的衣服。

右衽:漢服的象徵符號,既是服飾的形制特色也體現服飾的文化內涵

另外,古代漢民族服裝崇尚“右衽”也有一定的原因。從哲學角度來看,“右衽”蘊含著我國傳統哲學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從醫學角度來看,“右衽”較好地體現了中醫中陰陽的基本理論;從禮儀角度來看,“右衽”與中國古代禮法“吉事尚左”思想相一致;從生活習慣角度來看,“右衽”穿著更符合漢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便利要求;而歷史上漢服“右衽”的服制消失,則和歷代“改服易制”的活動有關。可見,“右衽”作為華夏漢民族傳統服飾的標準形制,背後蘊含了多麼豐富的文化內涵,也可見華夏衣冠文化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