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谷奇謀究竟能否成功?諸葛亮北伐結局,其實魏延早已看破

文:幽谷(作者原創授權)

公元225年,諸葛亮平定了南中,沒有了後顧之憂,於是厲兵秣馬,等待時機“北定中原,還於舊都”。魏帝曹丕病死,曹睿繼位,諸葛亮認為有了可乘之機,於公元228年春上《出師表》,準備北伐。就在第一次北伐時,魏延提出了一個爭論千餘年的“子午谷奇謀”。《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回有以下記述:

魏延上帳獻策曰:“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而無謀。延願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嶺以東,當子午谷而投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夏侯楙若聞某驟至,必然棄城望橫門邸閣而走。某卻從東方而來,丞相可大驅士馬,自斜谷而進。如此行之,則咸陽以西,一舉可定也。”對魏延的奇襲子午谷計劃,諸葛亮嗤之以鼻,“此非萬全之計也。汝欺中原無好人物,倘有人進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殺,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傷銳氣。決不可用。”魏延當然不服,“丞相兵從大路進發,彼必盡起關中之兵,於路迎敵,則曠日持久,何時而得中原?”諸葛亮不以為然,“吾從隴右取平坦大路,依法進兵,何憂不勝!”

魏延計劃,我們可以看看下圖所示:

子午谷奇謀究竟能否成功?諸葛亮北伐結局,其實魏延早已看破

無疑,魏延的奇襲子午谷計劃符合《孫子兵法·奇正篇》的基本原理“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諸葛亮不用魏延的奇計,也有多種說法。

第一種看法以易中天教授為代表,認為諸葛亮北伐本來就是轉嫁國內矛盾,並非想滅了魏國,所以肯定不願意冒險。也就是說,諸葛亮算的是政治賬,而不是軍事賬;第二種看法認為,諸葛亮否決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正是他“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的具體體現,說明他確實並不擅長軍事;第三種看法認為,子午谷奇謀完全不具有可行性,並舉出曹真出子午谷遇雨和明末高迎祥起義軍出子午谷被伏擊擒殺的例證。

子午谷奇謀究竟能否成功?諸葛亮北伐結局,其實魏延早已看破

值得注意的是,魏延不止一次提出帶奇兵突襲,諸葛亮一再不同意。對此,也有兩派截然相反的觀點。一派意見認為,諸葛亮一向打壓魏延,認為他“腦後有反骨”,當潑婦罵陣的事,想到了魏延,關鍵的時候卻不重用他;另一派意見則針鋒相對,認為諸葛亮非但不是打壓魏延,相反對他相當偏袒,且不說魏延的職位上升很快,就說魏延拿刀比劃楊儀,多次把楊儀嚇得哇哇大哭,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諸葛亮也沒有把魏延怎麼著。所以,不用魏延的計劃是愛護他的表現。

那麼,如何看待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呢?我感覺,套用數學術語,子午谷奇謀是北伐成功的“必要但不充分條件”。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關中平原與漢水谷地之間的秦嶺道路,分析一下進兵條件。

子午谷奇謀究竟能否成功?諸葛亮北伐結局,其實魏延早已看破

如上圖所示,從漢中進軍關中,主要有四條道路,自西向東依次是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和子午道。今天,陳倉道、褒斜道、子午道全程有公路,而儻駱道是秦朝的道路,漢時廢棄不用,因為廢棄多年,沒有商旅,只有山民採藥偶爾行走。四條道路中,子午道(子午谷)離西安市(古長安)最近,魏延提出這個計劃,絕非心血來源,而是有充分的考慮。

子午谷奇謀究竟能否成功?諸葛亮北伐結局,其實魏延早已看破

要實現子午谷奇謀,需要有幾個條件:一是戰術突然性。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國“朝野恐懼”,對蜀漢進攻明顯準備不足,這說明戰術突然性並不成問題。二是魏國關中防禦不足。事實上,魏國的主力當時正與吳國死磕,關中的防禦力量確實不足;三是進兵神速,速戰速決。魏延鎮守漢中期間,對各條要道一定沒少偵探,5000人部隊進兵神速,魏延應該有把握做得到。但能否速戰速決,這個就不好說了。魏延自己希望夏侯楙遇到自己的天降神兵會“棄城望橫門邸閣而走”,這說明魏延自己對部隊攻城毫無把握,取勝的希望在於對手逃跑。事實上,蜀漢軍隊的攻城能力不是一般的差,後來諸葛亮攻打陳倉(今陝西省寶雞市)時,幾萬大軍二十多天奈何不了僅有一千多人的郝昭。再往前推,關羽五萬大軍藉助漢江的大水,對僅有三、四千人的襄陽、樊城徒呼奈何。如果夏侯楙真如他希望的那樣逃跑,諸葛亮的大軍又能順利趕到,那很可能一舉成功。但夏侯楙是否一定會逃跑,或者雖然逃跑卻清堅壁野,這個只有天知道,西線諸葛亮能不能順利推進,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子午谷奇謀究竟能否成功?諸葛亮北伐結局,其實魏延早已看破

但是,不用子午谷奇謀,一定不能成功。這是因為,從陳倉道兵出隴右,即使魏國開始沒有準備而取得初步戰果,就算沒有失守街亭,也一定不會成功。因為魏國的戰爭動員潛力完全非蜀漢所能比擬,佔領隴右也很難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隴右與漢中距離遙遠,後勤保障、相互救援難度很大。魏延所擔心的“彼必盡起關中之兵,於路迎敵”,基本在每一次北伐都會重現。

實踐證明,諸葛亮所謂的“依法進兵”,無論政治賬還是軍事賬,都是穩賠不賺的賬。所以,實施子午谷奇謀是諸葛亮北伐成功的必要但不充分條件,不用,一定不會成功;用了,不一定成功。這大概也是子午谷奇謀爭論千餘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