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中的奧匈帝國,真如傳言一樣是個“吊車尾”的參戰國嗎?

一戰中的奧匈帝國,真如傳言一樣是個“吊車尾”的參戰國嗎?

當我們談起一戰的時候,實際上在同盟國方面來說大家只熟悉德國的作戰。很多不熟悉歐洲歷史的朋友,甚至一度只認為只有德國人在和英、法、俄抗衡,但顯然這種說法是十分荒謬的。德國人絕不會打孤身一人的仗,只是相對來說他們挑選盟國的眼光確實有待提高,奧匈帝國的實力顯然和德國人不在一個量級。

但是翻開一戰的戰爭史,奧匈帝國真的如此不堪,對於德國人僅僅只是一個毫無用處的吊車尾嗎?雖然他們在德國人的心目中,並沒有保加利亞士兵那樣崇高的地位(德國高階軍官普遍認為 他們是除去德國士兵之外最優秀計程車兵)。但是全盤否定奧匈帝國在同盟國的地位,認為他們只是一堆扶不上牆的爛泥,顯然這樣的說法是存在偏見的。

一戰中的奧匈帝國,真如傳言一樣是個“吊車尾”的參戰國嗎?

奧匈帝國版圖,他們曾經是歐洲五大強國

一、 奧匈帝國“吊車尾”的由來,困境造就“歐洲病夫”的稱號

實際上在一戰開打之前,奧匈帝國內部確實有許多的問題。甚至於在強者如雲的歐洲,當時對於奧匈帝國這個龐然大物有一個特別的稱呼——歐洲病夫。從這個同時期和清朝同名的稱呼,我們便能夠看的出來對於歐洲諸國來說,是多麼的不看好這個國家。雖然國土面積和人口都位居歐洲前三,但是奧匈帝國內部十分鬆散,這個龐大的帝國只是徒有其表的“紙老虎”。

由於實際上是二元制君主政體,匈牙利和奧地利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名義上的統治實際上的獨立,這就是當時奧匈帝國最尷尬的現象。奧地利希望擴張軍隊,以求國家實力能夠更上一層樓;但匈牙利認為帝國擴軍對自己不利,雙方爭吵不斷的結果是——軍事支出費用常年維繫在1866年的水平。這個問題非常嚴重,此時的歐洲德、法、英、俄四大強國都在不斷的擴軍,買斷開辦新式的軍工廠武器,奧匈帝國內部卻因為吵架陷入停滯階段。

一戰中的奧匈帝國,真如傳言一樣是個“吊車尾”的參戰國嗎?

徒步行走的奧匈士兵,他們的鐵路化建設問題非常大

而且這個問題很快蔓延開來,直接影響到軍隊質量上。即便是現代的軍事體系下,要培養出一個軍官都需要強有力的財政支出,保證高工資的同時還需要經過漫長數十年的等待。但是在奧匈帝國一件非常奇特的事情,即便是你成為帝國的少校,你在社會上的工資還不如以為電車司機。既然國家不給錢,腐敗、售賣情報訊息便成為了日常軍官的日常操作。

自從輸給義大利、普魯士之後,奧匈帝國便早已經不是昔日的精英式軍隊。大量的金字塔頂端階層出逃軍隊,反倒是讓相對素質較低的下層人們把控。士兵數量有限、質量低下、大資產階級和貴族同流合汙,實際上這些問題使得奧匈帝國極為奇怪,他們更像是披著現代化列強的皮,實際上是一個落後的中世紀式國家。單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奧匈帝國身上重演這句俚語的正確性。

二、 勤懇奮鬥的基層人民,鼠目寸光的高層

實際上奧匈帝國並沒有想的那麼弱小,雖然在一工時期曾經落下一大截,但是他們分得二工的紅利。一戰前夕國家的工業人口勞動力佔道路45%,這項資料遠超法、俄兩國,在歐洲僅次於英、德。而且他們也是最早著力於開發坦克(機動火炮 1911)的國家,只是並沒有引起高層的注意,工程師們嘔心瀝血之作被擱置在軍官的資料庫檔案當中。

一戰中的奧匈帝國,真如傳言一樣是個“吊車尾”的參戰國嗎?

機動火炮是世界最早的坦克雛形,但並沒有引起重視

他們的軍工能力也非常喜人,實際上在一戰之前便已經建立起不少重工業的園區。捷克地區是奧匈帝國的軍事重鎮,大量設計精良的武器被輸送給軍隊,在一戰當中都將發揮巨大的作用。而他們本土的

“L&K”汽車廠

(斯柯達的前身),也是歐洲非常重要的汽車公司。基本上能夠看到當時的奧匈帝國並非是純粹落後的農業國,國家的工業底子實力非常雄厚。

但是工業革命的紅利,在奧匈帝國並沒有給人們帶來質的改變,反倒是讓大貴族、大資本家們積攢數量驚人的財富。奧地利地區富的流油,而其他地區卻異常的貧窮。階級矛盾之外,還有非常嚴重的民族矛盾制約他們的發展,雖然在一戰開戰後展開大動員的方式募集兵員(

軍隊數量1912年的20萬 1914年300萬大軍

)。但是多民族、多語言的方式使得軍隊指揮體系非常混亂。

將不懂帥意、兵不知軍情

,這些情況使得他們有一批不錯的軍官和士兵,卻無法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

三、 守成有餘,進攻乏力的奧匈帝國

奧匈帝國雖然沒有製造任何值得載入史冊的戰役,但是他們兇悍的防守表現值得我們敬仰。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在東線沒有奧匈帝國的存在,德意志獨自對抗西線的沙俄帝國,這對於

“歐洲優等生”

來說將是怎樣的災難。直到1916年的布魯西洛夫攻勢的前夕,奧匈帝國都矜矜業業的在東線為德國頑強的抵禦沙俄帝國。

一戰中的奧匈帝國,真如傳言一樣是個“吊車尾”的參戰國嗎?

奧匈帝國士兵在阿爾卑斯山,他們曾經在這裡駐守

雖然歷史上不下一次的提到過德國的困境,地處中歐的他們需要不斷應對東西兩線的作戰壓力,但實際上他們的盟友奧匈帝國的處境也並不輕鬆。雖然輸給塞爾維亞人確實丟臉,但是要知道一個龐大、鬆散的帝國要同時面對沙俄、義大利、塞爾維亞的共同進攻,這個帝國的處境顯然是並不容樂觀的。

假如說西北角的伊松佐河山谷,奧匈帝國沒有能夠把義大利頑強的抵擋住;德國人將在地中海沿線地區派遣更多的軍隊,他們在戰場上和法國人的平衡狀態將被徹底打破,義大利人將會成為背刺德國的功臣。雖然我們詬病義大利、也同樣對奧匈帝國感到不屑,但是兩個在歐洲看似弱小的國家,確實在一戰期間打得是熱火朝天。

義大利人原本以為奧地利人是個軟柿子,便派出數量巨大的海軍、陸軍對奧匈帝國發動進攻。雖然在海戰場上用兩艘排水量只有30噸的魚雷艇,擊沉奧匈帝國的門面擔當聖伊斯特萬號;但是在路戰場上,義大利不下一次被奧匈帝國打得不成樣子。義大利人在伊松佐賀地區發動數十次戰役,只有第七次和第九次稍占上風,其他數次戰役都被奧匈帝國打得不成樣子。

卡博雷託戰役更是強到不行,德奧聯軍用傷亡倆萬的代價,俘虜義大利三十萬有生力量。直接讓義大利人原本好不容易推進的戰線,全部被奧匈帝國直接給一次性收復,而且大有一舉反推義大利之意。要知道義大利人在一戰可不是墨索里尼時期的弱旅,他們常年在極為寒冷的山地環境作戰,基本上所有輕重武器都需要依靠繩索運輸,神出鬼沒的作戰方式曾經給奧匈帝國造成不小壓力。

四、盡職的“副手國家”,奈何自身問題重重

由於奧匈帝國基本不會主動出擊(軍事體系過於臃腫 指揮進攻難度非常大),他們更多的精力都花在如何防範對手的進攻中。雖然是被動作戰,這樣的做法也配不上世界五大列強的名號,但是他們確實是拼儘自己全力維持戰爭的態勢。為了能夠儘可能的募集兵員,奧匈帝國曾經向駐美大使傳送電報,希望能夠徵召在美的奧匈帝國臣民回國入伍

一戰中的奧匈帝國,真如傳言一樣是個“吊車尾”的參戰國嗎?

卡爾皇帝 他一度提出滿足協約國所有要求

一戰前夕由於欺壓不斷,大量奧匈帝國的底層人民逃亡美國。雖然沒有成功,但是也能夠看得出來對於奧匈帝國對於戰爭勝利的渴望。實際上除去戰爭之外,奧匈帝國由於自身有不錯的農業底子,也不斷為工業化缺乏農業人口的德國運送糧食等民生物資。除此之外奧匈帝國多民族國家的優勢,在戰爭當中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在當時十分缺乏情報部門的情況下奧匈帝國不缺乏語言破譯天才(

赫爾曼·波科尼 1914年-1917年破譯多封沙俄密電

)。

但奧匈帝國的內部問題始終沒有解決,一直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君主主導國家的變革,這也就使得奧匈帝國是拖著許多問題強行開戰。他們的軍官體系問題始終沒有解決,貧富懸殊巨大的問題在戰爭當中暴露的更為明顯,社會並沒有因為戰爭轉移自身的矛盾,反倒是讓國家的混亂持續加重。

一戰中的奧匈帝國,真如傳言一樣是個“吊車尾”的參戰國嗎?

奧匈帝國士兵大多出生貧寒,他們的付出沒有挽救帝國

實際上約瑟夫一世死後,奧匈帝國的高層都已經意識到帝國沒有實力繼續維持戰役。卡爾皇帝即位之後,便迅速要求下屬官員展開和法國的談判。只是由於法國時任總統提出的要求非常無禮,才導致1916年的談判並無實質性的進展。在卡普里託會戰之後,卡爾皇帝又第二次向法國求和,希望協約國放過苦苦掙扎的奧匈帝國。法國人提出可以給奧匈帝國遼闊的土地,但是他們必須要和德國人開戰。卡爾不希望反抗自己的盟友,無奈之下再次退出談判。

結語:

實際上在一戰結束之際,奧匈帝國上下都知道帝國已經走上陌路。匈牙利和奧地利的爭吵不斷,直到戰爭末期這份爭吵也從未停止過。當時卡爾希望能夠透過滿足少數民族的條件,換取更多人支援戰爭,但是匈牙利首相直接拒絕這份宣稱。並且嚴肅的告訴卡爾皇帝,他們在胡作非為隨意發公告,就要將維也納的糧食補給終止。奧匈帝國最後一位外交大臣無奈的向世界表示:“為了預防任何人殺害奧匈帝國,我們選擇以自殺結束帝國的命運。”奧匈帝國為德國人傾盡最後的一份力,如果說這樣的奧匈帝國被冠以“吊車尾”,純屬無稽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