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賢令山》有感

陽山縣“賢令山”之旅本不在南下自駕範疇之內,但是走著走著就被一眾車友的溫馨提示所觸動,修改了路書,按他(她)們提供的方向,依圖索驥飄然而來,登上了清遠這座眾口皆讚的“賢令山”

登《賢令山》有感

陽山縣 隸屬廣東清遠市,位於廣東省西北部,清遠中部,南嶺山脈南麓。常住人口三十多萬人,漢族佔大多數。距廣州僅有一百六十公里,對處於國際大都市,經濟時速發展一日千里的廣州市民而言,要想放鬆一下身心,只需一兩個小時的車程就可以來到這裡,爬山遊玩,這裡已經是一個集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旅遊區了。

登《賢令山》有感

位於陽山縣縣城邊上的“賢令山”歷史上稱為“牧民山”唐朝時,一個叫韓愈的人,他是河南孟州人,在朝為高官,是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一生多次被貶謫,第一次被貶謫到陽山,他沒有因為仕途受挫而沮喪,萎靡不振,反而是更加的勤政為民,當他來到這裡看到當地民眾,生活艱辛,生產方式落後,效能低下後,既著手於把中原先進文化,傳播,推廣開來,促進了民眾思想解放,學習新文化的程序,為了改變單一狩獵的生活狀態,他在不長的時間裡,不遺餘力積極引進中原先進的農耕方式,有效提高了生產效能,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為改變當地落後的生產方式,提高文化素質,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贏得了當地民眾的擁護愛戴,“新唐書”稱讚他,說他“有愛在民”。“賢令山”,就因韓愈是“賢令”而得名。

登《賢令山》有感

初到山門之始,臺階之上,眼前一道赭色四柱,承載起中間高,兩邊低的門匾,匾額上下,飛簷翹角,給人一種古樸凝重之感,門的右下腳處,一塊地標石橫臥其間,上面寫著,廣東省國家地質公園賢令山景區。穿門而入,沿著依山而建的石階,就是陽山縣革命烈士紀念牌,這裡沉睡著為陽山解放事業英勇獻身的革命烈士,紀念碑的左側,石階依次向山的最高處金頂延伸,沿途樹木成林,林木青翠,因為此山命名為“賢令山”,山中多有與韓愈相關的詩詞歌賦,而著名景點摩崖石刻,稱得上是精品,雖歷經八百多年仍然儲存完好,從唐代到清代三十六處字題,打字巖的石刻彌足珍貴,巖高約七米,寬約十三米,上有韓愈“鳶飛魚躍”草書石刻,筆力遒勁,是廣東省少見的珍稀古蹟。

登《賢令山》有感

登《賢令山》有感

上山的路總是艱難的,越往上走,喘息聲越重,汗水滲透了內衣,兩腿變得有點不聽使喚,依照路標的提示登上金頂之後,有些大失所望,所謂的金頂就是一個光禿禿的山頭,看不到任何建築或是金頂相關的路標或說明,鬱鬱蔥蔥的林木遮住了眺望遠方的的視線,我抖擻了一下身子,拉拉內衣襟下襬,把汗水打溼的襯衣與脊樑骨分離一下,又往山下走去,依舊是路標的指引,來到了韓愈舊時讀書的山洞,山洞空間不是很大,但一個人坐在裡面還是綽綽有餘的,這裡離公路不遠了。

登《賢令山》有感

坐在洞口歇腳,我凝視著洞中的情景,腦海中漸漸地浮現出了一個似曾相識的身影,耳畔響起熟悉的中原口音,他高大的身影,衣著長衫,一雙智慧的眼睛,安祥中散發出堅毅的目光,端坐於洞中的他,一卷在手,低頭閱讀,深深的沉浸在求知的海洋中。他是那樣的平凡,又是那樣的儒雅而才華橫溢,在他的胸襟中,永遠裝著一顆愛民的心胸……

落筆於清遠市蓮樟村景區

二零二二年一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