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遠還是釣近、魚有家嗎、白天還是夜釣?搞懂了就能釣好魚

魚在一個水域中到底是處在什麼位置,是近岸還是遠處深水?這個是釣魚人一直爭論的話題。有釣友堅持魚有趨岸性,有釣友認為魚類出於警惕心理尤其是大魚更喜歡遠處深水。我個人理解是二者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夠全面,本文透過武漢地區的大炮竿演變過程,包括查閱長期研究魚類行為的報告,和廣大釣友分享一下我對魚的一些認識,從而對釣魚時如何選擇釣點也有很好的啟發作用,

想從根源上了解需要先思考以下幾個關鍵點:

魚在遠處是天性使然還是被迫的行為?

魚有“家”的概念嗎?

如何根據魚類的行為來選擇合適釣點?

釣遠還是釣近、魚有家嗎、白天還是夜釣?搞懂了就能釣好魚

以上3點是在尋找釣點時無法避免去思考的,我們獲得一個結果想要驗證它的可靠性,必須要具備一定數量的樣本才能保證其準確性,單純的經驗只能保證下限,突破上限還需要大量的樣本來科學證明,所以在談論本文的中心思想時,我都是選擇有大量資料作為參考的前提下得出的,儘量保證或者接近準確,

因此:

為何我認為無論是趨岸性還是出於警惕性魚在深水二者都有一定道理?是由大量資料作為參考的,從中我得出一個結論,被迫行為>天性,但二者確實都存在。

透過科學實驗追蹤,魚是有“家”這個概念的,也許會因為外部原因造成“家”的位置發生變化,但確實魚類在覓食後會返回到特定區域休息棲身,從中我們可以發現線索,釣魚時尋找釣點應該是尋找魚類覓食的場所而不是棲身場所。

正如上面所言,找到覓食地點和棲身地點的不同,結合被迫行為和天性之間的差異,我們很快就能在一個水域中找到合適的釣位。

釣遠還是釣近、魚有家嗎、白天還是夜釣?搞懂了就能釣好魚

魚在遠處是天性使然還是被迫的行為?

多數人並不知道其實是有相當一部分技術人員是研究魚的行為的,為捕撈、養殖、生物等領域提供科學依據,雖然尚沒有徹底解鎖魚類所有的內容,但透過已知的一些知識就足夠滿足我們釣魚人的需求了,

本文透過一個實際的例子來驗證天性和被迫行為之間的關聯。

首先我是認同魚有驅岸性,否者岸邊使用3米多的釣竿是無法釣到魚的。這個事情要從武漢地區的大炮竿演變過程談起,在現代漁具誕生之前,魚竿的通常是以單支竹節制作的,但隨著聰明的釣魚人改裝,逐漸形成了多根竹節互相咬合形成了較長的釣竿。當現代釣竿出現後,大多數人都放棄竹竿選擇了更先進更輕挺硬的釣竿,80年代末,有一部分人把竹竿和現代釣竿結合起來,延伸出更長的釣竿,在岸邊垂釣時明顯長於其他釣竿,而得名為“長竿”。

隨著工藝的發展,現代魚竿也逐步變長,但同樣是這些人把不同粗細、不同規格的魚竿再次組合形成了更長的魚竿,直到2000年前後已經具備近20米的長度,直到今日演變到34米的長度,由此也從“長竿”被戲稱為“炮杆”。(此說法是我採訪了幾名武漢老釣友後綜合得出的結論)

釣遠還是釣近、魚有家嗎、白天還是夜釣?搞懂了就能釣好魚

那麼我們就要去思考,

為什麼魚竿要越用越長呢?

時至今日使用短竿同樣可以釣到魚啊,這樣就驗證了魚是有驅岸性的,哪怕是不釣魚,在河邊走,也會經常在那邊看到大小不一的魚種。那麼為什麼要使用這麼長的釣竿呢?

如果漁獲不遠大於短竿,我相信沒人會選擇如何笨重的大炮竿

,只有一個理由,就是大炮竿的漁獲要強於短竿。這就是我同時也認為魚出於警惕性會遠離岸邊,所以驅岸性和魚在遠處都是有道理的,這並不是一句廢話,有趣的是,為什麼在很多湖泊中短竿的漁獲是無法比擬長竿的呢?

這就是我認為的被迫行為

。一個水域當長期有炮杆垂釣時,那麼自然窩子也就距離岸邊很遠了,魚同樣也就距離岸邊更遠,這就是我認為的魚在遠處是被迫行為。而岸邊也能釣到魚是因為魚有探索性,它不會侷限於一個區域的,但相對數量要少許多,這就很好地解釋了被迫行為>天性,長竿漁獲>短竿。

釣遠還是釣近、魚有家嗎、白天還是夜釣?搞懂了就能釣好魚

魚有“家”的概念嗎?

那麼我們繼續深挖這個話題,

就是魚在水中到底會處於什麼位置?有沒有家的概念?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開展的一個實驗,是為了求證魚的記憶能力的,但我卻從中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具體情況是,在40公頃水面的湖中捕撈34條鯉魚,裝上無線電訊號器後重新放入水中,首先魚是有聚集性的,34條鯉魚會分散到不同的魚種中,實驗得出的結論是鯉魚白天的活動範圍要小於夜間的活動範圍,同時將餌料投放在一個距離鯉魚“家”比較遠、平時極少到達的一個位置,通過幾天的觀察,從最開始的8條魚達到餌料處到第10天有21條鯉魚達到餌料處,相同的是它們都是晚上到達,白天返回到他們習慣的地方棲身。

釣遠還是釣近、魚有家嗎、白天還是夜釣?搞懂了就能釣好魚

這個實驗我從中發現魚是有“家”這個概念的

,這些地區有一個共性就是含氧量高,或者水下有什麼結構讓鯉魚感到安全的地方。在投放餌料之前,這些魚類活動範圍較小,尤其是白天的活動範圍低於3%水域面積。那麼更有意思的是,當投放了餌料後,距離“家”很遠並且平時很少達到的地方也頻頻被鯉魚光顧,活動範圍比沒投放前擴大了2。1倍。由此我得出一個結論,在一個水域持續打窩是可以誘來比較遠距離的魚,魚類覓食地點和家有可能距離很遠,那麼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我相信如果找到魚的棲身地點再投以窩料,效果會更好,畢竟透過10天的打窩,也沒有讓全部試驗魚都到達餌料點。

如何根據魚類的行為來選擇合適釣點?

為什麼要在前面單獨說到魚是否具有家這個概念,就是為了現在要表述的問題,魚不論出於什麼原因會有一個棲息地,夜間為了覓食會外出,那麼如果出家門口就有食物呢?上面的實驗中,我們在最遠處投放餌料和某一個被檢測魚附近投放窩料,我相信去最遠處那個餌料點的魚就變得非常少。這就是我在思考,如何根據這些魚類行為來選擇合適的釣點。

釣遠還是釣近、魚有家嗎、白天還是夜釣?搞懂了就能釣好魚

實驗水域有50%的岸邊時有漂浮植物的,實驗中沒有提及被檢測魚所在位置的浮游植物有多少,但透過圖片檢視分佈,我相信大多數鯉魚都在浮游植物裡,這裡應該是安全的,有一定食物的。那個投放餌料的地方我相信是浮游植物較少的區域,因為那裡平時很少有魚到達。透過整篇文章我得出如下幾個結論:

1、持久打窩是可以將遠處的魚誘過來

,這個適合到陌生水域垂釣,不熟悉釣位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水深、障礙物釣點後,持續長時間打窩是絕對有收穫的。但是水域大小、窩料投放密度、魚類數量、垂釣時間是影響漁獲的。

2、鯉魚白天的活動範圍低、夜間明顯提升

,所以在夏季和秋季想釣獲鯉魚,夜釣是不錯的選擇,效率超過白天。

3、無論魚有什麼樣的行為,都會受到食物影響

,可以將多數魚控制在想要的位置,所以在一個水域釣魚,要了解多數人的竿長是很重要的,這意味著大量的窩料集中在什麼位置,例如我在咸寧的斧頭湖,當地釣友多用多根6。3米7。2米進行垂釣,我使用4。5米只有遠離他們才能有好漁獲,如果靠近他們,我必須至少用到6。3米才能相抗衡。而在武漢市內的河流,多數人都是4。5米和5。4米魚竿,我使用4。5米就足以抗衡了。

4、最後驗證了,哪怕是鯉魚這類大體型魚種,棲息地也是願意選擇植物

、結構下面的,同一小塊區域中,哪怕只有一小片水草,可能漁獲也要強於其他地區。

釣遠還是釣近、魚有家嗎、白天還是夜釣?搞懂了就能釣好魚

關於最後的總結歸納

可能有些釣友認為我說的都是廢話,沒提供任何有價值的線索或者都是大家知道的,在這裡我需要反問大家,你都知道的這些是出於經驗還是有證據?你使用某種釣法、餌料漁獲好並不具備客觀性和真實性,因為有一個“幸運值偏差”,所以為什麼所有試驗都需要具備一定數量,機率也是要多個樣本才能確定的,就是極大程度保證準確性。而且,一個善於思考的人要學會在某一件可能沒太大關係的事情上產生聯想。

正如本文距離的實驗本身是測驗魚的記憶力的,只是我從中還發現了一些其他規律,來佐證了我以前的一些思路,只有這樣我才能正式成文去寫我的經驗,如果單純看本文是基本獲取不到什麼太有價值內容的,而是可以讓你確認一些的一些想法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同時,

最重要的是,是否透過這些得到了啟發,去聯想和延伸,這點是我對整篇文章最重要的表達,例如前面提到長竿漁獲要強於短竿,你是否會聯想到,如果是坎式地形呢?長竿就一定強於短竿嗎?這就是聯想,這就是啟發。

希望本文能給您帶來一點幫助,有時候並不一定是去探具體的釣技、釣法、餌料之類的內容,人類強於其它動物是人類善於思考,如果您透過本文聯想到什麼,就是我最大的成績了,如果覺得說的不錯,請點個關注,隨時分享有趣的釣魚小技巧,我是釣魚人烏蘭,一個純粹的釣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