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評分最高的紀錄片是如何誕生的?

史上評分最高的紀錄片是如何誕生的?

咔嗒一聲,“天底號”潛水器沉重的圓形閘門合上了。它一寸寸沒入水中,亮黃色外殼消失在南極洲海洋深處。

“天底號”體型像坦克,機艙呈透明半球體,儀表盤空隙處擠坐著BBC《藍色星球2》拍攝組三名成員。他們帶著野餐食品和巧克力,計劃在海底呆8小時。

“我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那是人類從未探索過的地方,可能什麼都沒有。”艙內,製片人奧拉·多爾蒂有點焦慮。這次,攝製組要潛入南極1000米深的海底,人們對於那裡的瞭解甚至不如火星多。

這不是BBC第一次探索海洋了。2001年,BBC曾推出《藍色星球1》,從海岸線到深海、極地到赤道,呈現了前所未見的海洋。這部紀錄片獲得包括艾美獎、英國電影和電視學院獎在內的多項大獎。

16年後,BBC拍出續集,2017年10月底在中英兩國同時播出,迄今豆瓣評分9。9,是評分最高的紀錄片。上一季擔任解說的主持人大衛·愛登堡爵士今年91歲,再次出現在片頭,他解釋重返海洋的原因:“技術進步讓我們得以進入一個新世界,拍到之前無法拍攝的動物行為,這就是《藍色星球2》。”

史上評分最高的紀錄片是如何誕生的?

自然歷史部

“一切開始於20年前。”《藍色星球2》導演詹姆斯·霍尼伯內說,那是BBC紀錄片第一次涉及海洋,在2001年推出被稱為“海洋史詩”的《藍色星球1》。

《藍色星球1》的導演艾雷斯泰·法瑟吉爾是當時BBC歷史自然部主管,曾在1993年策劃一檔南極紀錄片,大受歡迎,觀眾說這部片子讓他們見到從沒機會見識的“未知”大陸。

“未知”成為下個選題的重要因素,於是,艾雷斯泰對那塊佔地圖70%面積的藍色區域打起主意。在一次採訪中,他說:“想想看,地球七成區域被海洋覆蓋,我們卻只探索了1%。”從1996年起,BBC歷史自然部組成團隊,開始為時五年的海洋拍攝。他們於2001年推出《藍色星球》,第一集收視率創BBC過去二十年的新高。

2013年,導演詹姆斯開始構思續集,因為16年後,攝影和潛水新技術給了攝製組更多可能。迴圈呼吸器技術讓潛水時長從45分鐘延長到3小時,還不會弄出氣泡和噪音,“魚很放鬆,接受了我們的存在,它可以做自己。”攝影機也從當年的16mm膠片變為6k高畫質數碼,可以拍下當年因技術原因不得不放棄拍攝的深海景象。更重要的是,在這16年中,英國觀眾對自然類紀錄片的熱情有增無減。

史上評分最高的紀錄片是如何誕生的?

導演詹姆斯

自然類紀錄片在英國一直很受歡迎。一百多年前,英國就出現了博物熱,有錢人熱衷自建帶有溫室的動植物園,收集珍禽異獸,對博物的愛好隨後風靡工薪階層。有電影后,探險隊在非洲草原拍攝的野生動物錄影在當時新興的電影院大受歡迎。

1936年BBC成立,一名叫斯科特的主持人第一次帶動物進演播室做節目。有人提議“為什麼不弄個部門專拍動植物呢?”斯科特覺得有道理,就在家附近找了個老房子,於1957年成立了自然歷史部。

比起電視臺,自然歷史部其實更像個科學俱樂部。

在兩季《藍色星球》擔任解說的大衛·愛登堡爵士於劍橋大學自然科學院畢業,自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製作自然紀錄片,從業60年,參與制作了BBC幾乎所有自然類紀錄片,被稱為“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衛報》評論:“愛登堡讓現代人對世界的認知成型。”

自然歷史部相當有錢,每年製作經費3000萬英鎊,比美國公共廣播公司的一年經費還多。和一些電視臺按專案跟節目組簽約不同,自然歷史部的工作人員被長期聘用,他們幾乎像科學家一樣工作,沒有生計壓力。

在嚴謹的科學氛圍下,自然歷史部製片人也常是動物學、生物學學者,他們對拍攝不一定最內行,但在所拍攝領域,一定是專家。許多製片人以生物學家身份受聘,卻在常年工作中精通了拍攝、剪輯技術,轉行為製作人。《藍色星球2》的導演詹姆斯就畢業於生物學專業,而製片人奧拉學海洋生態學,曾和一個非政府組織在海上生活10年,專門研究太平洋區域的珊瑚礁。

除了自身的工作人員,自然歷史部還有世界各地的專業後援,他們和各國科學家、衝浪人、潛水員、嚮導合作,在5年拍攝中,探險125次,去了39個國家。詹姆斯說,《藍色星球2》的“辦公室成員”只有25人,其餘上千人來自全世界,“這就是為什麼在片中,你總會聽到各地口音。”

除了拍攝一部“從未見過”的紀錄片外,自然歷史部有時還肩負科研使命。《藍色星球2》製片人馬克·布朗羅說,因為海底探險的難度和成本都很大,攝製組難以像拍攝陸地動物一樣,在科學家指導下“設定三腳架,調好長鏡頭,開始!”這次,攝製組不僅介紹科學家的新發現,還要共同參與研究。

自然歷史部花了整整一年調研,按“棲息地”將系列粗略分成7集,在動物研究中尋找故事。2011年,一名研究員讀到論文《野生豬齒魚的工具使用》,大堡礁蜥蜴島有一批豬齒魚,會將珊瑚作為工具,砸開蛤蜊吃肉。這讓攝製組十分驚異,之前只見過猿和鳥類會像人一樣使用工具。大家恍然大悟:“這就是我們想講的故事。”

“我們的使命就是展現人們不知道的東西。”製片人奧拉說,“16年了,是時候重新審視一下海洋了。”

1000米深的海底

史上評分最高的紀錄片是如何誕生的?

在《藍色星球2》,“重新審視”海洋的重頭戲是:讓人類坐潛水器進入南極海底1000米——真正的未知之地,甚至不確定有生命。

此時,導演詹姆斯正坐在海域上方的直升機裡拍攝:“以前從沒有人類看到南極的海底,至少沒用肉眼看過。”潛水器計劃在那裡呆8小時,3名成員吃了一大堆巧克力,“他們沒有任何機會尿尿,得有個耐力很強的膀胱。”詹姆斯說。

“天底號”順冰山側面緩緩向下,透過玻璃罩,奧拉看到冰山像海綿一樣佈滿坑洞。光線越來越暗,四周環繞的海水淺藍、深藍、藏青遞增。與此同時,海面上的阿盧西亞號海洋科考船船艙裡,工作人員正注視著電視螢幕,他們靠無線電和“天底號”保持聯絡,對其移動進行指導。“沒人知道潛水器在極端情況下會作何反應。”一名工作人員說。

“天底號”不是垂直下潛那麼簡單。南極海面上漂浮著冰山,它們會移動。像俄羅斯方塊一樣,“天底號”要根據冰山移動隨時躲避,因為一立方米冰塊重達一噸。坐在“天底號”裡的奧拉發現,有的冰塊“像海德公園那麼大”。

下潛200米,“天底號”進入黃昏帶,光線變得昏暗。這裡生活著海洋90%的魚類。“天底號”裡3名科學家興奮起來,“動物看起來如此陌生,就彷彿來自外太空”:火體蟲長達兩米,像一條巨大的彩色絲瓜絡。一種鮮紅魷魚右眼有網球那麼大,只看下方;而左眼正常大小,只看上方。後肛魚腦殼透明,可以看到裡面綠色的腦子。

潛入越深,水的重量開始讓潛水機裡的科學家難以忍受。半小時後,“天底號”到達450米,奧拉發現了地上有一灘水,她用手指蘸水嚐了嚐,是鹹的。“漏水了。”她告訴同伴。此時,返回海面要半小時,她擔心半路上海水大量湧進潛水器:“那我們都逃不掉了。”

史上評分最高的紀錄片是如何誕生的?

短暫的驚慌後,潛水器裡的攝製組迅速恢復鎮定,他們早有準備。駕駛員找到漏水處,花20分鐘修好。原來,南極海洋達到零下1。8度,低溫影響了潛水器執行。

接著,他們又聽到碰撞聲,一塊不大的石頭砸在距離“天底號”不遠的位置。在他們頭頂上方,冰山相撞了。“這不是常見的風險。我們之前並沒有考慮到。”奧拉上岸後說,這次“事故”讓她多少有點驚嚇:“要是被十噸二十噸的石頭砸到,我們就完了。”

幾次嘗試後,攝製組終於抵達南極海底1000米。這裡被寂靜的黑暗包圍,“最後一束光完全消失了,你有種感覺,好像懸浮在太空。”詹姆斯形容。

這裡比他們想象的富饒得多。儘管在肉眼看來,周圍漆黑,但透過攝像裝置,他們拍下海底飄浮的藍綠色光點。深海動物形態奇特,“彷彿來自外星”,烏賊噴出藍色墨汁,還有幾乎靠藍色的點和線組成的管水母,它因自我克隆而可以保持永生。這都是16年前因技術受限,無法拍出的景象。

沉悶的震動,一條鯨魚的屍體落下來,被撕咬過的肉體散發血腥味,招來一批六鰓鯊,開始享用一年裡的第一餐。這種鯊魚攻擊性強,不斷撞擊潛水器玻璃外殼。

海底景象甚至讓做了60年自然紀錄片的大衛·愛登堡爵士感到意外。在一次採訪中,他說:“我以前坐過很多次潛水器,所以並不對眼前景象太過驚訝。”直到面前出現一個深藍色的湖,“一條魚一個猛子扎進湖裡,激起一串浪花”。過了一會兒,他意識到“不應該啊,我已經在海底了,怎麼還有湖?”這是一個甲烷湖,海底甲烷在水壓下成為液態。“我盯著看了很久。有人說海底像外星球,這是有道理的。”

拍完《藍色星球2》後,導演詹姆斯感嘆道:

“我做水下影片20年了,直到現在,我才意識到對海洋的瞭解真是少得可憐,對海底的探索連1%都不到。”

新發現

史上評分最高的紀錄片是如何誕生的?

《藍色星球2》備忘錄裡記錄著一長串動物名單,攝製組需要一一找到它們,其中有不少動物行為只出現在漁民的“傳說”中,甚至沒有照片可以證明。

為了證實這些傳說,他們做得最多的是等待。為了找到那條“會使用工具的魚”,攝製組在大堡礁呆了6周,每天潛水8小時,躲在豬齒魚附近窺伺。他們發現,有一條魚會朝沙子吹氣尋找貝殼,只在同一只珊瑚上敲東西吃。攝製組很喜歡它,叫它“珀西”,而那隻珊瑚則被稱為“城堡”。

在等待了100個小時後,攝製組拍到了“珀西”利用珊瑚砸開蛤蜊的情景——這條身長30釐米的藍色豬齒魚,叼著一隻蛤蜊,遊向碗狀珊瑚。它找到了那個熟悉的突起,用力將蛤蜊撞向堅硬的珊瑚,蛤蜊紋絲不動,反彈了出去。它再次叼起蛤蜊撞擊。到第50次,蛤蜊裂開,露出肉。

“它簡直跟黑猩猩一樣聰明。”身穿潛水衣潛伏在“珀西”周圍的攝製組激動極了。令他們激動的不只是“珀西”——在塞席爾,他們還第一次拍到魚類騰空而起,一口吃掉了低飛的燕鷗。“一種食鳥魚!太不可思議了。”詹姆斯說,“我們對魚類的瞭解非常有限,幾乎是才開始瞭解它們的能力。”

為了深入探索,攝製組發明了一種吸附在鯨魚背上的“吸盤式攝像機”,觀眾以此感受魚的視角。這種攝像機底部有個橡膠吸盤,詹姆斯說,鯨魚對此完全沒感覺:“覺得就像用吸盤寄生在它身上、跟著到處遊的印魚差不?多。”

攝像機一段時間後脫落,上有幫助其浮出水面的裝置,攝製組用無線電定位。 “這感覺就像在海里找一隻鞋!是個很小的東西,要花很久才能找到。”導演詹姆斯說。

利用多種裝置,攝製組打入魚群內部,發現了各種秘密:比如在紐西蘭,偽虎鯨有幾個月會突然現身,跟寬吻海豚合作捕獵,這似乎不是巧合。“它們在群體中甚至有最好的朋友,相同個體從幼年開始,年復一年來到紐西蘭,並且共同出現。”

攝製組在“相當於比利時面積大小的範圍內,尋找足球場那麼大的偽虎鯨群。”等來了數百隻海豚,話特別多,發出擠壓塑膠泡的聲音和哨聲交談,聲音傳出幾公里。許多魚類都有自己的語言,據說虎鯨相當一部分語言用來嘲諷經驗不足的年輕鯨魚。

突然,海豚們掉頭游去。當他們再次出現時,隊伍中間簇擁著約150只偽虎鯨。它們排成隊形,叫聲都發生了變化,科學家推測它們可能發明了一種用於溝通的語言,在合作狩獵時,它們大聲說話,交換位置。

除了大型動物會合作,攝製組還發現了章魚和石斑魚聯合捕獵。石斑魚用擺頭方式,通知章魚躲藏在珊瑚中的獵物方位。攝製組認為,這是魚類能使用“手語”溝通的某種跡?象。

《藍色星球2》的拍攝推動了學界的新發現,科學家據此陸續發表了十多篇論文。詹姆斯表示,《藍色星球2》除了在講述一個有趣的故事外,更有意義的是參與了前沿科學:

“我們不是單純地報道,而是在幫助探索新的科學故事。”

新希望

《藍色星球2》的拍攝持續了五年。五年後,攝製組帶著共計6000小時的拍攝錄影回到自然歷史部。他們核對出發前的拍攝計劃,“我們的初衷是把所有事實串聯在一起,有一些拍到了,也有失敗的。海洋其實是個很不容易的工作地點。”詹姆斯說。

攝製組花18周剪輯這些素材。像《藍色星球1》一樣,續集也沒有讓人類科學家出鏡解說,全靠海洋生物的鏡頭講故事,再配以愛登堡爵士的聲音。“這是為了讓觀眾最大限度沉浸在故事裡,科學家一出鏡講解,容易拍成乾澀的科教片。”愛登堡爵士解釋。

史上評分最高的紀錄片是如何誕生的?

愛登堡爵士

此外,BBC同樣反對將野生動物擬人化,對它們的行為進行自以為是的解讀。“因此必須對事實和大自然的戲劇性進行權衡。它必須完全忠於自然。”詹姆斯說。

在看到海龜接受魚類為其清潔死皮的影像時,海龜“閉著眼睛張開四肢,很愜意的樣子”,讓愛登堡爵士產生了“它似乎在接受面部按摩服務”的想法。他很猶豫是否要將這句話寫進解說詞,直到工作人員找到一篇論文,證實“接受死皮清潔時,海龜體內激素髮生了變化,證明它們真的在享受。”

為了保證科學性,《藍色星球2》每集故事都由專家檢查指令碼。

和16年前相比,攝製組直觀感到了海洋的變化,有些“令人痛心”。2016年,攝製組全程見證了大堡礁的珊瑚白化。因為全球變暖,大堡礁洋麵溫度升高了1到2度,幾周後,原來色彩鮮豔的大片珊瑚開始泛白褪色。由於光合作用受影響,迫使為珊瑚提供顏色的微生物離開,珊瑚白色骨骼暴露在外。

在其中一集《珊瑚礁》中,攝製組固定在海底的攝像機記錄了大堡礁的變化。原來這是一座彩色的水下城市,微生物讓珊瑚變得富饒,小型魚蝦來回穿梭。一年後,攝製組用超慢速拍攝方法,記錄下同一片珊瑚在同一個攝影機位裡,從彩色的海底城市變為一堆毫無生氣的水泥色廢墟,這裡也曾經是“會使用工具”的豬齒魚“珀西”的居住地。

“受觀測的珊瑚礁大約90%的分支珊瑚出現白化且死亡。這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珊瑚礁死亡事件。”製片人奧拉說。然而,《藍色星球2》仍給觀眾留了希望。在影片的最後,攝製組拍攝了一個月圓之夜。在海里,攝像機拍到了一個奇異景象:珊瑚礁上所有珊瑚開始同時產卵,數十億受精卵像泡泡一樣,從珊瑚的縫隙中噴湧而出。

這些受精卵跟著洋流飄走,隨時停留在海底某個合適的空曠處。“珊瑚礁能再生。”愛登堡爵士用喜悅的音調解釋道,另一座海底城市開始悄悄打起地基,“未來仍舊充滿希望”,也許這就是“生命”。

史上評分最高的紀錄片是如何誕生的?

看天下403期文化

點選關鍵詞 檢視往期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