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興趣只有培養,中國足球進不了世界盃!北大教授的話引深思!

沒興趣只有培養,中國足球進不了世界盃!北大教授的話引深思!

興趣

你家上了幾個興趣班?是家長們見面常互問的。

孩子上的興趣班是因興趣而起,還是為培養興趣而起,抑或是為了提高成績而起。

當然前者是孩子主動性的原因,而後兩者是家長主動而孩子被動。

很多時候家長因為孩子小事事不能全依著孩子,為此按自己的想法給孩子報了N多班。

但是,上下來是孩子辛苦,家長心寒。

孩子、家長兩頭都委屈誰之處?

今天看到一篇北大教授講中國足球的文章,感觸頗深。文章部分內容:

沒興趣只有培養,中國足球進不了世界盃!北大教授的話引深思!

如果你不酷愛一樁事物,你能把這樁事物做好嗎?中國的梨園界和曲藝界裡面,有這麼一句話,“不瘋魔不成活”,就是說,你對這樁事情,不痴迷,手藝練不了太好。痴迷是你能成才的基礎。痴迷了,如果你其他條件不夠,你也未必能成頂級人才,但不痴迷,你肯定成不了頂級人才。

在興趣、酷愛、痴迷這個維度上,教育跟足球接軌了。我們教育能不能培養出諾獎獲得者,我們足球能不能培養出頂級的球員。痴迷應該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軟體,也是一把尺子,一個試金石。如果沒有幾個人瘋魔,我們憑什麼能幹出名堂來?

有一些人認為興趣算什麼?興趣能幫助你高考提幾分?你好好刷題,把你的短板補上,再提高個八分十分的。對此觀點,大家多半不會贊同。

你再聽聽第二種言論:我們要非常注重培養孩子的興趣。這與前一言論構成反差。你覺得後面這個對嗎?我說,不對。為什麼不對?

前面一個觀點,我們很多人能識別。而後面這個,我們很多人都理所當然地這麼做著。這個遊戲是很好的遊戲,這個學科是很好的學科啊,你不熱愛,好好培養不就熱愛了嗎?興趣是哪來的?是這個少年和一個學科、一個遊戲互動後產生的。是想培養就能培養的嗎?你必須要有一種先天的、內在的東西能跟遊戲共鳴。

我為什麼反對培養,其實培養也是高高在上的,非常主觀的。興趣是一個自生長、自發育的東西,要從他那兒產生,你不要管太多,你能做的就是在他幼年的時候,在他的面前呈現多種資訊,多個遊戲、詩歌、音樂、提琴、圍棋、足球等等。

怎麼培養孩子的興趣?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獎勵嗎?比如說你讓孩子去學好幾何,學好圍棋,學好足球,如果學得好,你給他獎勵。難道這三個遊戲很枯燥、很不好玩,所以要給他點獎勵。如果這三個遊戲好玩的話,還要獎勵幹嗎?你只需要跟他說:悠著點勁,該休息了,就夠了。他已經熱愛了,還用得著你天天發糖果?遊戲有它自身的魅力,它一定會贏得和它會發生共鳴的那些孩子。當然還有些孩子,他們不喜歡這個遊戲,會去追趕別的遊戲,你瞎獎勵不是在添亂嗎?

你的獎勵叫做外獎,外部的獎勵,我說還有一個內獎,即當我玩這個遊戲的時候,我的樂趣就獎勵了我。

為什麼我們教育可以摧殘青少年?可以把我們搞成沒興趣的人,就是外部的獎勵太過分了,外獎會干擾內獎的發育。

不愛玩這個,去幹別的去,這麼多個遊戲,為什麼非玩這個呢?在不冷不熱的時候,家長來了,後面的推動來了,好好玩,給孩子一些物質獎勵。假如不玩這個的話,孩子有可能會真正地喜歡另一樁遊戲了,但是在一個不冷不熱的時候,你去推動,就干擾他和別的遊戲的聯絡,因為你覺得這個好,你不斷給獎勵,孩子最後上道了,但是他從內心跟那個遊戲緣分真的不深。以後他算怎麼著?他能痴迷嗎?他痴迷不了,瘋魔不了,那是不冷不熱的狀態。

興趣這個東西,是一個主體的自發育,不是培養的,教育培養不了興趣。我們只能提供資訊,誰跟誰有緣分,他們自己結合。

教育不能培養興趣,但是教育可以摧毀興趣。不當的教育方式,讓你沒完沒了地幹這件事,讓你煩死它,最後產生了厭學。厭學就是精神的、求知上的癌症,這孩子不能有任何成就了,因為他已經厭學了,進了北清,沒有用,還不如他中小學的時候,沒有學習過度,仍然熱愛求知,哪怕進了差一點的大學,他是有可能有作為的。

興趣,酷愛,是一個自發的事情,要提供寬鬆的環境,讓他們在受教育過程中,讓他們在成長中,有相當多的自主時間。我們的孩子為什麼厭倦了足球訓練?常常訓練得非常刻板。我們的足球時間,是不是能有一定比例是自主的?他們在這兒撒歡,這裡沒有教練。

不論是數理化、外語,還是學習足球,我們的學習過程中,沒有給學生相當比重的自主時間、撒歡的時間、自我發育的時間。這個發育不光是球技,還有性格。為什麼中國球員一到嚴酷的比賽當中,場上就群龍無首了?因為無論是在我們普教系統當中,還是在少年足球隊裡,就沒有小領袖,只有好學生、乖孩子。在自然的、未受到教師過分操控的過程當中,球技、性格將同時成長,因為有相當大的自主時間,性格神秘地、默默地發育。

我們懂得在優秀人才的產生中,篩選比培養更重要。你要把是這塊料找出來,不是這塊料的話,是訓練不出來的。因此培養是要有批次的。我們在篩選人才的時候,特別害怕一件事情,怕汙染了篩選的環境。

什麼叫汙染?如果小時候有的人開小灶,請優秀教師做家教,另一個孩子接受的是貧乏的教育。受了特別好小灶的這些人,容易把一些天分很好的同齡人比下去,雖然他在這個階段顯得不錯,但如果他沒有這個潛力,日後做了學者,再怎麼努力,也還是不行的,那麼這就讓天分高的就失去了機會。

我們現在不再搞小升初考試,搞就近入學。一個目的是減輕負擔,其實還有一個潛在的作用,就是在初期選拔的時候,儘可能不要汙染選拔的環境。如果早期的教育是極不平等的,對選拔會有很大的干擾。

不要以為我們派個三兩支、乃至七八支少年球隊,到了巴西、到了德國、到了西班牙,中國日後的足球就有希望了。有頂級潛力的孩子,一定要在大面積當中產生。十萬個孩子最後有可能組成了中超的20支足球隊。當初腦門上可沒帶著標籤,眼睛再好的足球教練,也不可能在13歲、14歲、15歲看出來,這個小子是日後的內馬爾,沒門。

我以為無論是學習數理化、自然科學,還是培養足球的人才,日後的潛力是不易識別的,要大面積篩選,不要汙染篩選環境。少年期的教育很難平等,但不要過分地不平等。

中國足球不是一個木桶,是一個盤子,為什麼是個盤子,我前面我講了五點:中國人不熱愛足球,我們是個偽球迷國度;中國是個足球人口小國,且短期內多不了;我們的球員也不熱愛足球,不冷不熱的在那兒踢球,因為少年的時候一直在做“足球作業”,那不是一個令他瘋狂的遊戲;我們的管理者不做基礎建設,投機取巧,汙染了篩選的環境。

這樣,我們的路越走越窄。

這位教授雖講的足球,但誰又能說其它方面不是這樣的呢?

啟動孩子的內在主動性應該才是孩子能否成材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