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一種禪學修行

與一位哲學系教授聊企業管理,教授與我論道說管理真正的問題在於企業本身,用禪學去解讀管理,管理即修行。

管理是一種禪學修行

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故云“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管理是一種禪學修行

受想行識

於《心經》為四蘊皆為心法,非色,即非物質。 管理意即

受、想、行、識四蘊。

管理是一種禪學修行

“不生不滅”是指受蘊

,受蘊既是領取納受之意。對於順境與逆境的領納感受,它可分為身受和心受。

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樂、舍(不苦不樂)三種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憂、喜。故受有苦、樂、舍、憂、喜五種性質

。意思是說順境時,不生貪念,不起痴心;逆境時,不逃避,勇面對,敢接受。簡單理解,就是不管順境、逆境,當下的情境都需要去面對與解決,問題的產生自然有它的原因,問題的解決自然有它的方法,

不要以自我立場去分析眼前情境,不要以主觀想法的做管理。

管理是一種禪學修行

“不增不減”是指想蘊,

想蘊既心於所知境執取形象。既是看、聽、接觸東西時,會認定所對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後為它安立名稱,生起認識的心理。

在管理上制定了制度以後,不要因為某些人,某些原因而反覆的變化。

堅定了想法就要堅持,專注於你的目的,想方設法去實現。

想法要專注,堅持原有的想法“不增不減”。抱怨計算方式不對就去修改績效考核,抱怨上下班時間不夠彈性就去修改考勤制度,如果管理可以隨時變化,那麼不是管理,是你想太多了。

一個不識字的大媽,年近50創業,不懂品牌卻創造了大品牌—老乾媽。其原因就是她沒有那麼多念頭,想好就去做。心無雜念,而很多大企業因為職業經理人眾多,架構較為龐雜,一項決定往往是三思而後行,不想好不去做,還得經過立項、評估等流程。經常是想法很多,落地很少。

所以六祖慧能在《六祖壇經》上說:無念為宗。什麼意思呢?他勸誡世人排除雜念妄念,專注一念。你

多了念頭,念上生念,就增了“塵勞之心”

我們決定了的事就全力以赴去做,不要再增那“塵勞之心”。立項,評估,相互扯皮把事全耽擱了,把人全累死了。

管理是一種禪學修行

不垢不淨”是指行蘊

,“行”是造作之義,

行蘊是驅使心造作諸業,所造作的行為有善、惡、無記三種心理

,稱為心所生法,又稱為心所。

“行”要管的行為習慣。

不垢就是不好的行為習慣像汙垢一樣附著在我們身上,不要把不好的行為習慣帶到團隊,讓一個人不好的行為習慣影響整個團隊。

管理是為了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會根據時代變化而變化,國企的管理方式與民企的管理方式截然不同,創業階段的企業與穩定期的企業的管理方式也有很大區別。因此,管理也要根據企業的情況進行調整,或許今天看來很好的管理方式恰好是制約企業發展的障礙物。

不生不滅視為“受”,不垢不淨視為“行”,不增不減視為“想”,受想行識還有識蘊。在此依據佛教大乘的分類來解說:識蘊分為八識,它又可分為三種類:一者為心,它集起諸法,並能生起種種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識--阿賴耶識。二者為意,它恆思量我--未那識。既是我們有一種心念,它一直執著有一個“我”,稱為意。三者為識,既是了別外境;能夠知覺外面境界的心,稱為識。

管理是一種禪學修行

識蘊於工作上更多的是指經驗。

很多時候經驗也是一個障礙

,隨著時代的變遷,市場環境與價值觀都在發生著變化,仍然使用以前的經驗去衡量當下的環境有失偏頗。我並不否認經驗的重要性,但不能過於依賴經驗。

新的市場環境導致原有的經驗不管用時要學習適合當下環境的方法,清空部分不適用的經驗,裝進新的適合當下環境的乾貨。

“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都指向“空”。“不生不滅”就是要空掉“受”,遇到好受的事情不要執著,難受的事情也不要逃避。“不增不減”,即要空掉“想”,這樣我們就不會妄念紛飛。“不垢不淨”則是空掉習性(行),不要受過去習慣的影響,過去的經驗不符合當下環境也要空掉“識”,

要活在當下,根據當下的環境空掉不適合的東西,重新學習並裝進新的東西

。空掉了“受”、“想”、“行”、“識”,過去的東西才不會對我們造成負擔。

管理是一種禪學修行

我們內心是有很多障礙的:難受是個障礙,妄念是個障礙,習性是個障礙,有時經驗也是個障礙,我們要學會空掉它們,清除我們內心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