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憑情緒作為者一事無成,以理智謀劃才是智慧

《菜根譚》:憑情緒作為者一事無成,以理智謀劃才是智慧

一、

人生不要憑感性去做事,一個真正好的人生結果,都是以理性扶持自身所能達到的狀態。

感性只能作為人生的錦上添花,卻不能成為人生的立身之本。

《菜根譚》之中有一句話,叫:

憑意興作為者,隨做則隨止,豈是不退之輪?從情識解悟者,有悟則有迷,終非長明之燈。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只憑一時的意氣和興致去做事的人,會隨時開始但是也會隨時停止,怎麼會是永遠不後退的智慧呢?只是從感性認識出發去領悟道理的人,就會時而領悟又時而迷惑,終究不能成為永遠光明的智慧之燈。

對於人生來說,不管是內心的修行,還是真正實踐地去謀劃某一件事情,感性永遠不能支撐你走向終點,只有客觀地審視自身之後,用理性扶持自身,才能得到一個相對良好的結果。

因為人的本性之中存在一個常態,就是對很多事情都只是保持三分鐘的熱度,所以當這三分鐘熱度退去之後,就需要冷靜過後的意志支撐自己走向終點。

人若想有一個期待的圓滿結果,就必須要擺脫感性的打擾。

通向羅馬的路有千萬條,但是每一條路都要用“持之以恆”來貫穿始終,所以必須保持理智的思維和冷靜的頭腦,感情用事者終將一敗塗地。

《菜根譚》:憑情緒作為者一事無成,以理智謀劃才是智慧

無論是立功還是修行,古代有一人在這兩者之中都能樹立一個很好的榜樣,這個人就是王陽明,他也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詮釋了持之以恆對人生所起到的作用。

王陽明從小就在私塾先生面前立下誓言,說:“人生的第一等事就是做聖賢”,當時在別人看來,王陽明的這種想法既可笑,又有一些張狂,因為畢竟只是一個十二歲的小孩子。

但是王陽明對於這件事情並不是三分鐘熱度,而是用一生去追求,甚至願意付出生命的代價,來詮釋了他要成聖賢的決心。

王陽明在17歲的時候,就奉父親之命返鄉完婚,正所謂說人生有四喜: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但是對於王陽明來說,“洞房花燭夜”之時,他似乎沒有太大的興趣,因為他在新婚之夜的時候出去“求道”了。

原來,王陽明在舉行完婚禮之後,閒來無事就出去溜達,他無意之間走到一個叫萬壽宮的地方,發現一個鶴髮童顏的道士,兩人便攀談起來。

兩人越聊越是覺得相見恨晚,從人生世事談到生命養生,不知不覺竟談了深更半夜。

直到天快亮的時候,他才想起來自己已經錯過了新婚之夜,於是趕忙回到府中,這就是王陽明為了求道而忘記結婚的事情。

《菜根譚》:憑情緒作為者一事無成,以理智謀劃才是智慧

二、

後來在成婚的第二年,王陽明又帶著妻子返回京城,途經上饒的時候,特意下船拜訪了大儒士婁諒,婁諒有一個很著名的人生教條,就是:

聖人必可學而至。

意思就是隻要不斷地努力就可以成功,這個信念也解答了王陽明存在於內心多年的疑惑,也堅定了王陽明要成為聖賢的決心。

《小窗幽記》之中有一句話叫:“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萬變不窮之妙用”。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只有具備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才能碰到任何事情都有應付自如的辦法。

對於王陽明來說,他也用自己的一生經歷,對這句話做了很好的詮釋,正是因為從小就有立志成聖賢的意識,所以在遇到重重苦難和阻隔時,才能一往無前。包括他後來入朝為官,被宦官劉瑾排擠並且追殺,再後來被貶到貴州龍場等荒蠻之地,又在龍場悟道等等一系列過程。

正是因為王陽明具備了頑強的意志,才有了後來真正通向內聖外王之路的結果,而這個意志就是靠理智支撐的持之以恆。

大家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只是憑著三分鐘興趣給自己樹立目標,怎麼可能會在遇到多重艱難險阻的時候,還依然保持著最初的初心,並且最後達到自己的目的呢。

所以說要做成一件事情,無論是修心還是謀劃功業,都要具備理智的思維和冷靜的頭腦,感情用事之人終究一事無成。

《菜根譚》:憑情緒作為者一事無成,以理智謀劃才是智慧

正所謂:

“性躁心粗者,一事無成;心和氣平者,百福自集”

我們不管是面對當下的某一件事情,還是縱觀自己的整個長遠人生,應該靜下心來仔細考慮,權衡長遠利弊之後再行動也不遲,而不是隻是為了眼前小利而錯失人生應該走的方向。

急功近利,往往是因為目光短淺,缺乏思考而做出的方式,而這種方式所帶來的也不會是正確的結果,只有擺脫眼前的小利和紛繁雜亂,著眼於長遠,真正的沉澱自我,才會獲得一個良好的結局。

作者|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