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莊王問九鼎的重量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在洛邑城郊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這可把城裡的天子周定王嚇壞了,急忙派大夫王孫滿慰問楚莊王,不懷好意的楚莊王問他九鼎有到底多重,大小有多大,結果被王孫滿說得無話可說,只能帶領軍隊離開洛陽。

九鼎,是古代中國的代名詞,以及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相傳因為大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舉為部落首領,後來他把天下劃分為九個州,九州乃豫州、翼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雍州、幽州。他用天下進貢來的銅鑄成九個鼎,象徵著九州,所以對於後來的帝王來說九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為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商代時,就對錶示王室貴族身份的鼎,曾有嚴格的規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諸侯用七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時行九鼎大禮,《墨子·耕注》: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後、殷、周之相受也。而到了春秋戰國時代,秦國和楚國都曾派兵到周王城洛邑求九鼎。後世帝王大都非常看重九鼎的權力象徵與意義,

楚莊王問九鼎的重量

大禹

自從周平王東遷以後,中國開始進入春秋時代,由於周王室管理的土地,人口,軍隊大大減少,而且還要安置一些跟隨東遷的小國家,實力已經降到比一些諸侯國還弱,而實力強大的諸侯開始不把天子放在眼裡,為了擴張自己的土地和稱霸,頻繁發動戰爭。

楚國很早的時候就以南蠻自居,曾經多次稱王和天子對著幹。這在當時的諸侯裡想都不敢想,有些諸侯因為冒犯天子結果被下了油鍋。到了楚成王的時候就帶著軍隊殺到中原,想取代天子的地位。公元前613年,楚穆王死,他的兒子熊旅繼位,為楚莊王。在開始的三年裡,天天吃喝玩樂,不理國事,其實他一直在暗地裡觀察國內的形勢。一些楚國的附屬國看到機會來了,紛紛反叛,他們聯合夷族打敗楚軍,佔領了大片楚國的土地。這個時候經過右司馬伍舉用鳥做生動比喻的勸說,楚莊王開始振作起來。他勵精圖治,改革內政,重用人才,楚國開始強大起來,不但消滅了叛亂,懲罰了那些有二心的附屬國,還收回了國土。局勢穩定以後,望著自己手下強大的楚軍,內心不斷膨脹的楚莊王也跟他的祖先一樣,想要效仿齊恆公和晉文公,稱霸中原。當時晉國的實力最強,是自己稱霸最大的勁敵,但是國君殘暴無道,內部局勢極不穩定,這給了自己北上的機會。

楚莊王問九鼎的重量

楚莊王

6自從公元前606年,楚莊王以”北上勤王“的名義親率大軍北上,攻打陸渾之地的戎族,得勝之後楚莊王想到了洛陽城裡的九鼎。於是順路帶軍渡過洛水來到周天子都城洛邑城郊,舉行了盛大的三軍閱兵式。向洛陽城裡的周定王展示自己強壯的胸肌。這時候的周王室已經沒落了,剛上位的周定王要錢沒錢,要兵沒兵,無力抵抗楚軍,只好派能言善辯的大夫王孫滿帶禮物慰問楚莊王,

王孫滿來到楚莊王軍裡。楚莊王就故意問他:“我聽說大禹從前鑄的九鼎現在就在洛陽城裡,是鎮國之寶。我一直很好奇想知道鼎到底有多大,有多重?”

這傢伙不過是一介諸侯,雖然肌肉發達,但是像他一樣肌肉發達的諸侯有的是,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居然敢問鼎之輕重大小,其實說白了就是窺伺國器,野心不小,在當時來說簡直就是大逆不道。可惜天子的肌肉實在不怎麼樣,不然早就抓這小子下油鍋了。

於是王孫滿回答說:“我們大周朝所看中的是德,而不是鼎。從前,夏桀昏庸,失去了德,於是鼎遷到商人手裡,保佑了商朝六百年宗祀。後來商紂暴虐,鼎又遷於我大周。保佑著大周的基業數百年。現在周德雖衰,但天命未改。鼎之輕重,不是可以問的。”王孫滿一番不卑不吭的道理,把楚莊王說得啞口無言,面紅耳赤,於是領兵退去。這也說明了以當時楚國的實力還不足以取周而代之。

但是到了戰國末年,這尊貴無比的九鼎,國寶中的國寶,卻毀在“債臺高築”的周赧王手裡,這傢伙欠了一屁股債無力償還,無奈之下悄悄把九鼎熔化,改鑄做成銅錢還了商人的債。

楚莊王問九鼎的重量

離開洛陽回到楚國後,楚莊王似乎一切變得順風順水。公元前605年,楚莊王開始拜孫叔敖為相,興修水利,鼓勵農耕,加緊訓練軍隊,強大起來的楚國一路東征西討,滅掉了不少的小國,還教訓了背叛自己的鄭國。

公元前597年,晉國在接到鄭國的求救訊號後,立刻出兵南下與楚國開戰,由於晉軍三位將領意見不一,晉軍雖然渡過了黃河去前線,但是士氣不高,這就給了楚軍機會,於是楚莊王在伍參的建議下,準備與晉軍決戰。楚莊王故意一面派遣使臣前去與晉軍議和,一面伺機準備進攻晉軍。不知道有詐晉軍也人來議和,防備鬆懈。楚莊王乘機派大軍偷襲晉軍,晉軍大敗,連夜逃就逃了回去,從此霸主易位,楚莊王成為春秋第三位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