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問爸爸:“它死了,是不是很疼?我們以後會不會也死掉?”

今天家裡養的小雞吃的太多,被撐死了,當我聽到這個訊息後,震驚了,what?what?what?撐死,長這麼大,第一次聽到雞被撐死,很稀奇。

孩子的奶奶怕孩子放學後傷心,到處找賣小雞的,但是這個時節已經沒有了,而我也阻止了。

果然孩子放學到家知道後,受不了了,哭的很傷心,對於孩子的哭,我很理解,雖然不是什麼名貴,美麗的寵物,但是孩子每天都會好好的善待小雞,隨便小雞跑來跑去,而且不嫌髒,不嫌難聞,主動擦小雞在地板上留下的痕跡。

小雞也很依賴孩子,我們吃飯時,小雞主動在孩子腳下坐著,沒事還坐在孩子腳上瞌睡。毛茸茸的一團,很可愛。

對於小雞的突然離世,孩子內心丟失了一個非常可愛的玩具,一時走不出這種悲傷。雖然潛意識裡給孩子樹立生命的終點——-死亡的概念,感覺很早,但又覺得應該讓她知道,雖然是個沉重的話題,好在孩子還不能徹底明白,也算是一件幸事。

孩子問爸爸:“它死了,是不是很疼?我們以後會不會也死掉?”

生命的終點

人生在世幾十年,不管路程是喜是憂,是貧窮是富裕,是平坦是折磨,最終都會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乾淨的來到,輕輕的離開。

對於成年人來說,生命終點的悲劇在於它的不可逆轉性。“死”,是最終的結局,永恆的結局,是所有希望的終結。

因此,“死”是個人無法想像的:我們不能想像自己的生命停止,不能想像自己的軀體腐朽。

孩子問爸爸:“它死了,是不是很疼?我們以後會不會也死掉?”

理解同情孩子面對從有到無的崩潰

“死”對於成年人來說都是一件難以捉摸的事情,那麼,對於孩子來說,“死”就是一個沒有答案的謎語,永遠無法猜到結果,當孩子面對永遠的“無”時,雖然還不會深刻感受,但心理波動是必然的。此時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要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

不要給孩子一種“死就死了唄。”的感覺。

年幼的孩子無法理解死亡是永恆的,不管是父母,還是老師,都無法把死去的東西帶回來。

在“死”面前,任何希望,任何辦法的無效對孩子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它動搖了孩子用主觀願望影響事情發展的信心,擊碎了孩子心中美好的永恆,事與願違後的孩子會感覺到非常脆弱,悲傷,焦慮,無助。

孩子們看到的是,不管有多少眼淚和渴望,深愛的寵物或人都不在了,結果,孩子覺得自己被拋棄了。

針對寵物的“死”,或許有的父母出於不想孩子傷心,難過,選擇用善意的謊言或者替換來保護孩子。

比如小烏龜“死”了,小狗狗丟了,父母會選擇在買一隻讓孩子開心。

孩子問爸爸:“它死了,是不是很疼?我們以後會不會也死掉?”

不要為了一時的開心剝奪孩子傷心的權利

這樣做的影響則是,孩子從這些突然失去又迅速替代的早期經驗中得出結論,失去所愛不是那麼了不得的事情,愛可以很容易地轉移,忠誠也可以很容易地替換。

孩子不應該被剝奪痛苦和哀傷的權利。他們應該能夠自由地為失去某個深愛的東西而感到傷心。

孩子不應該被排除在家庭生活中出現的痛苦之外,就像不能把他們排除在家庭生活的歡樂之外一樣。

孩子問爸爸:“它死了,是不是很疼?我們以後會不會也死掉?”

幫助孩子面對失去所愛的東西

允許他們充分地表達出他們的擔心、幻想和感受。

就像成人,當遇到困難和失落的心情,與一個關心你的聆聽者分享內心深處的情感會帶來安撫和慰藉。

那麼孩子也是一樣,父母應該把孩子一定會有的情緒用語言表達出來。

比如小雞“死”了,父母可以說“我知道你很喜歡它”“我知道它已經不能陪你玩了”“我們記住這隻小動物”。

這樣的話可以告訴孩子,父母關心他們的感覺和想法,鼓勵他們說出他們的擔心和幻想。他們可能想知道死會不會痛,死去的東西還會不會回來,他們和他們的父母會不會死,沒有心愛之物後該怎麼面對。

父母的回答則要簡短而誠實:當一個東西死了,身體不會感覺到疼痛。不會再回來。我們最終都會離開這個地球。我們只能在心裡記住它。

孩子問爸爸:“它死了,是不是很疼?我們以後會不會也死掉?”

面對沉重的話題一定要用愛來安撫孩子

跟孩子談論“死”時,最好避免使用委婉語。當簡潔、誠實地告訴孩子真相時,同時可以撫摸他們的頭髮,關切的看著孩子,讓孩子安心。

記住態度比言語更重要,更有效。成長並不容易,成長的過程中充滿了煩惱的想法和感覺,比如孩子擔心被拋棄,為父母之間的衝突感到煩惱,對“死”感到困惑和擔憂等等因素。

很多因素都會讓孩子的內心懷疑、內疚,特別是不安和焦慮。

父母無法消除孩子所有的焦慮,但是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處理這種情緒,表達對孩子擔心的理解,幫他們為煩擾、可怕的事情作好準備。

當孩子能夠為了生命和愛的終結而悲哀和主動面對時,他們的人性既得到了深化,人格也將更加高貴。

孩子問爸爸:“它死了,是不是很疼?我們以後會不會也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