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一部生活啟示錄

松子的一生看似是為周圍人所毀,實則不然,怎樣的選擇決定你過怎樣的生活,她本可以做生活的掌權者,為自己而活,無奈她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沒有主見,為他人操控,為他人而活。導致松子一生悲劇的不是別人,正是她性格上的缺陷。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一部生活啟示錄

其一,刻意的討好型人格。

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做一些刻意討好他人的事,這是社交常態,但在影片中,松子刻意討好他人的行為被有意放大。在家中,常年患病的妹妹久美是松子全家人關愛的物件,父親也總是更照顧久美的感受,生怕什麼不好的事物會觸碰到她敏感的神經。相比之下松子就顯得被冷落了,長期以來父親的愛大多給了妹妹,她似乎只是家中可有可無的存在,所以她渴望被父親發現,希望父親能夠因自己的存在而歡喜。於是某天,松子發現父親在看到自己做鬼臉會露出笑容,在往後的生活中,松子便常常在父親面前做鬼臉,以討得父親的歡心,用當下的話來說,便是給自己找存在感。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一部生活啟示錄

印象中影片是採用了插敘的敘事方式,我在看到松子在面對上司的指責時露出鬼臉表情的時候十分不解,在知曉前因以後便對她這一行為產生了厭惡感,原因是我個人認為,討好他人這一行為本身並沒有錯,但在非不得已的情況下,透過醜化自己來討好別人的做法實在是令人厭煩,這樣做無異於把自己當做笑話呈現給別人看,看笑話的人在笑過以後就忘了,你還是那個可有可無的你,不同的是他們可能會更加輕視你。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一部生活啟示錄

其二,一生都在尋找依附的物件。

之所以說松子沒有主見,是因為松子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可以依託的物件,導致這一行為的原因也許是松子在家時長期遭到忽視,她希望身邊能夠有一個陪伴她的人,使其不再孤獨。於是松子和一個作家同居了,他喜怒無常,遇事不順心便會毆打松子,松子則是一味地容忍,絲毫沒有反抗的想法,她不需要身邊的人對她有多好,只要不是孤零零一個人就好。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一部生活啟示錄

作家自殺以後,松子又成為了作家競爭對手的情婦,甚至想要取代對方妻子的位置,可是對方只是跟他逢場作戲,根本沒想過為她而放棄家庭。後來,松子又和一個主動與她攀談的男人同居了,此時的松子大約因為長時間的孤寂,已經開始來者不拒,在發現對方還與其他女人有染之後,情緒終於爆發,在失手殺死了對以後方計劃投河自盡,途中遇到了一名理髮師,松子與理髮師度過了一段短暫而溫馨的時光,最終還是被警方逮捕。出獄以後的松子又遇到了自己曾經的學生龍洋一,又是一段願打與願挨的同居生活。可見松子的一生都在依附男人而生活,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一部生活啟示錄

甚至於她與在獄中結識的密友逐漸疏遠,原因都是對方有丈夫,而自己依舊是孤身一人。

總的來說,對於松子這一人物形象,我只有“恨其不爭”,沒有“哀其不幸”,或許有人會覺得我極端冷血,但這就是我最真實的想法,被嫌棄了一生的松子活成了我最不喜歡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