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史-新生的共和政體是如何深入人心的

政治變革就意味著既得利益的重新分配,歷史上任何一次政治變革都少不了流血犧牲,變革失敗數遠遠大於成功數。那麼羅馬的政治變革遇到了哪些阻力,又是如何使得新生的共和政體穩定下來,併為此後的羅馬統一及向外擴張提供政治基礎的呢?

公元前509年,布魯特斯利用國王塔克文兒子的性醜聞把在外征戰的國王驅逐出去後,改革了羅馬的政治體制,取消終身制的國王職位,改為由兩位任期只有一年的執政官擔任。第一批執政官自然有一個是布魯特斯,另一個是性醜聞女主角的丈夫科拉提努斯。

在執政官的政治體制下,由於執政官的不穩定性,要想國政穩定,必然需要一個背後穩定可靠的政治機構的支撐,這個政治機構元老院。元老院從羅馬建國之初就存在,那個時候的元老院就是由最有權威的家族家長組成的。布魯特斯還進一步強化了元老院,擴充了元老院議員席位到300人,讓新鮮血液加入元老院。事實上,羅馬的執政官絕大部分都出自元老院,元老院成了共和政體時期權力的中心。

鮮血的教訓

在這種體制下,這個時候的年輕人有些坐不住了。因為他們想要接近權力的中心,就只有成為元老院議員這一條坦途,但是元老院議員必須是一家之長,年輕人只能等家中長輩去世了才能看到希望。而在王政時期,只要國王認可,任何年輕人都能受到重用。

這些年輕人密謀要把被驅逐的國王塔克文請回,並在誓約書上血書上了自己的名字。不巧的是,年輕人的談話全程被一個家奴聽到了,家奴偷偷跑到元老院告了密。年輕人統統被抓了起來,這些年輕人中竟然還有共和政體創始人兼執政官布魯特斯的兩個兒子。

在隨後召開的市民大會上,這些年輕人被控叛國罪。所有人都以為這些人不會死去,因為他們看到了另一個執政官科拉提努斯留下了眼淚。一項決策只有兩個執政官都同意才可以透過。但是,布魯特斯沒有以執政官的身份而是家長的身份對此做出了裁決。在羅馬人家中,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有生殺大權。

布魯特斯對被告席上的兩個兒子說到:“你們為什麼不為自己辯解?”,兩個年輕人一言不發,布魯特斯重複了三次,他們依然不做聲。布魯特斯只好對衛兵說:“剩下的事情交給你們了”。刑法當場執行。布魯特斯的兩個兒子首先被執行,他們被綁住接受鞭笞,兩個年輕人被打的皮開肉綻,倒在了地下,然後被拉起來,一斧子砍掉了腦袋。布魯特斯全程都在注視著刑罰的執行過程,知道刑罰結束他才離開。

對於布魯特斯的大公無私,市民們讚不絕口。另一位執政官科拉提努斯卻有點受不了這種殘忍,於是他主動辭去官職,攜家帶口的逃往鄰國了。在羅馬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對於主動亡命國外的人不追究責任。

國王的復仇

先王塔克文並沒有放棄奪回王位,他一直不知疲倦的奔走於伊特里亞各地,遊說各城市借軍隊給他。最終,距離羅馬最近的塔奎尼亞和維愛,因為對羅馬人清楚伊特魯里亞人心懷不滿,答應了塔克文的借兵要求。有了軍隊的塔克文才能發揮一個武將的才能。

戰爭隨即到來,新上任的瓦萊裡烏斯作為另一名執政官,同布魯特斯一同迎敵。布魯特斯指揮騎兵隊在隊伍前面,瓦萊裡烏斯率領步兵殿後。兩軍對陣,塔克文的長子阿隆斯要求和布魯特斯一對一對決,這是一場阿隆斯的復仇之戰,兩人激戰了好久都沒有分出勝負。最後,兩人的長矛幾乎同時深深的扎入了對方的胸口。

將領的決戰激起了兩軍士兵的鬥志,他們奮不顧身的衝向了戰場。隨後由瓦萊裡烏斯率領的騎兵隊和由先王塔克文率領的步兵隊也加入了戰鬥。激烈的戰鬥遲遲沒有分出勝負,夕陽西下,兩軍紛紛撤回領地。當天夜裡,兩軍營地傳出了一個奇怪的流言,說在白天的戰鬥中,塔克文方的陣亡者只比布魯特斯方的陣亡者多了一人,戰鬥以羅馬獲勝告終,士兵們相信這是神的旨意。第二天一早瓦萊裡烏斯來到了戰場,卻不見了伊特魯里亞軍隊的身影。瓦萊裡烏斯隨即帶著布魯特斯的遺體凱旋迴歸。

羅馬帝國史-新生的共和政體是如何深入人心的

覬覦王位的猜疑

瓦萊裡烏斯為布魯特斯舉行了國葬,要求所有羅馬女人像父親去世一樣服喪一年。布魯特斯的死讓羅馬人悲痛不已,以此同時,人們把猜疑的眼光投向了瓦萊裡烏斯。

首先人們對瓦萊裡烏斯乘坐4批白馬戰車的凱旋儀式不滿,這讓人覺得他是在炫耀他的王者風範。其次,瓦萊裡烏斯家族比較富有,氣派的房子建在古羅馬廣場的山丘上,在羅馬人的眼裡更像是國王的住所。再有,瓦萊裡烏斯沒有馬上召開市民大會選舉新的執政官。人們開始紛紛傳言,瓦萊裡烏斯覬覦王位。

注意到這種形勢,瓦萊裡烏斯連夜僱傭大量工匠把自己的豪宅拆除了,並在羅馬城牆附近的便宜地段蓋了一個非常簡陋的房子。他常年開著門,要讓所有人目睹他的生活狀態。

接下來,瓦萊裡烏斯還制定了有關國庫管理的辦法,設立財務官專門管理國庫。這一舉措得到了市民們的喝彩。他還制定了有關訴訟的法律,凡是擁有羅馬市民權的人,對法務官做出的判決有權向市民大會提起訴訟,這一法律充分體現了對人權的尊重。

最後一條大殺器,瓦萊裡烏斯頒佈法律:“凡是覬覦王位的人,無論是誰,其生命和財產將為諸神所有”。

羅馬帝國史-新生的共和政體是如何深入人心的

在制定了一項項的法律之後,瓦萊裡烏斯才開始召集市民大會選舉另一位執政官,他的人氣不斷攀升,人們都稱他“親民者”。從這之後瓦萊裡烏斯多次當選羅馬執政官,為羅馬共和制度的穩定持續鋪磚加瓦。在他之後,再也沒有人敢提王位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