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有沒有底線

忠誠有沒有底線

齊桓公,姜姓,呂氏,名小白,春秋時期齊國第15代國君。驚險即位,重用管鮑,強軍富民,九盟諸侯,三平晉亂,驅逐戎狄,列春秋五霸之首。

公元前643年冬,齊桓公病入膏肓。一人孤臥病榻,飢病交加,苟延殘喘。十月七日,這位縱橫捭闔的亂世霸主嚥下了最後一口氣。

齊國五公子帶領各自擁躉,為爭當新君而相互殘殺,以至於齊桓公屍體在病床上整整停放了六十七天,高度腐爛,臭氣熏天,蛆蟲都從窗子裡爬了出來。到十二月十四日,新立的齊君無虧(一稱“無詭”,在位僅三月被絞死)才把齊桓公殮葬。

一代梟雄,身後事竟連一介草民都不如。慘狀如斯,不能不令人唏噓!怎麼就落得如此下場?這與管仲去世、國無良相有關。

管仲病重,行將就木。關於未來宰相人選,齊桓公與管仲進行過一次討論。《史記》載:管仲病,桓公問曰:“群臣誰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如君。”公曰:“易牙如何?”對曰:“殺子以適君,非人情,不可。”公曰:“開方如何?”對曰:“倍親以適君,非人情,難近。”公曰:“豎刁如何?”對曰:“自宮以適君,非人情,難親。”

從這段君臣問答來看,齊王對管仲是絕對信任的。“知臣莫如君”,管仲先是把選擇的權利還齊桓公本人,後又對齊桓公提出的人選逐一評價,做出了否定的判斷,算是盡了一個臣子的本分。遺憾的是,易牙等人還是受到了齊桓公的重用,這為此後的“五子爭立”之亂埋下了隱患。

齊桓公提出的三個人選,到底是個什麼德行,讓管仲反對呢?

易牙原是主管“割烹之事”的小官。齊王“好味”(據說,“滷煮雞雜”就是因為齊桓公而傳世的一道名菜),易牙“善烹”,這還不是一個廚師得到火箭提拔的關鍵。一日餐餘,齊桓公吹噓自己遍食天下美味,“惟烹嬰兒之未嘗”。齊王信口開河的一句玩笑話,易牙卻聽者有意,回家就把自己幼兒弄死,製作成一盤蒸肉獻給齊王。齊桓公大為震撼,從此對易牙更加信任。這就是管仲說的“殺子以適君”。

開方原是衛國太子,齊國伐衛,衛懿公戰敗,派庶長子開方“輦金帛五車,納於齊軍”,求其講和免罪。姬開方完成使命之後,親眼見到齊國強盛,便留下來做官。此後十五年間沒有回家,連自己親生父母去世也沒有回國奔喪。忠大於孝,因此贏得齊桓公信任。這就是管仲說的“倍親以適君”。

豎刁(一稱“豎刀”)原是掌管內侍及女宮的戒令。此人更是算得上一個狠角色,自行閹割,進宮做了太監,最終成為宦官頭子。齊王“好色”,豎刁便網羅美女、盡心服侍,以此贏得齊王的寵信。這就是管仲說的“自宮以適君”。

齊桓公病危之時,易牙、豎刁等人假傳齊王旨意,封鎖王宮,禁止任何人進出,豎刁下令不準送飯送菜,以至齊桓公病中被活活餓死。得知齊王死訊,易牙與豎刁等人立刻帶兵入宮,發動政變,“因內寵以殺群君”,強行擁立公子無虧為君,引發齊國五公子爭立之亂。這也是“桓公屍在床上六十七日,屍蟲出於戶”的原因所在。

忠誠有沒有底線

史傳,齊桓公臨終之時,用衣袖蒙臉,為自己“聰明一世,糊塗一時”而羞愧難當。史家評論這一段歷史,均稱齊桓公沒有聽取管仲意見,晚年昏聵,用人失察。然回望歷史,齊桓公之失卻沒有這麼簡單。

一方面,大膽用人,胸襟氣度自是不凡。

管仲最初擁立公子糾為君,為此與齊桓公有一箭之仇。齊王即位後,聽從鮑叔牙建議,沒有殺掉管仲,反而立之為相,公而忘仇,從善如流,非常難得。易牙、開方、豎刁等人,從廚師、降臣、太監提拔到高官位置,用今天的話說,“不拘一格降人才”,也是件了不得的事。

另一方面,無相可立,巧妙平衡群臣關係。

管仲死後,齊桓公一直沒有任命宰相。也許是管仲的意見聽了進去,也許是在三人之中繼續考察、擇機確定宰相人選。能夠平衡眾臣爭鬥,為己所用,繼續統治天下,也可謂英雄蓋世。只是他沒有想到天不假年,這麼快就撒手人寰罷了。

齊桓公的最大問題,是高估了個人的智慧和領導力,根本在於模糊了忠誠的底線。忠君愛民,是封建士大夫的價值追求。虎毒不食子,自宮違人性,不孝何談忠義。超越人的本性,來表現個人對君主的忠誠,怎麼想都會讓人毛骨悚然,可偏偏齊桓公甘之如飴。

用今天的標準來要求齊桓公,罵他食古不化、愚昧昏聵怕是沒有人會反對。但是,與那些下屬憑藉阿諛奉承、一味順從、弄虛作假、碌碌無為就得到賞識和提拔的現代領導者相比,齊桓公的昏庸也許沒有那麼可惡。

選人用人,在忠誠與能力之間,領導者往往看重前一種品質。孰不知,勇於任事是對領導最好的追隨,履職擔當是對組織最大的忠誠。“琢磨人”的幹部不斷得到重用,一定會讓“琢磨事”的幹部心冷。如何辨識下屬的忠誠度,就顯得特別重要了。

忠誠有沒有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