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謀臣酈食其為什麼那麼狂?因為他有一條好舌頭

酈食其

[yì jī]

是個狂人。

春秋戰國,以至於楚漢,狂人不少,酈食其的狂算不了什麼。他的狂無非就是自誇,眼高於頂,誰都瞧不上。即便家貧落魄,是個看門小吏,卻仍張揚狂傲。

奇就奇在,當時人並不以此為由而瞧不起他,反而,即便縣中豪傑都不敢輕視於他。

酈食其狂到了六十多歲,一把年紀,一事無成。

這中間是有些道理的。其實酈食其也是有自己的道理的。

他的狂是裝出來的。

狂,對於一般人,可能是震懾,他們很可能被嚇住。但對於那些手捏權力的人來說,可能是高高在上的倨傲,屬於找死之道。

劉邦的謀臣酈食其為什麼那麼狂?因為他有一條好舌頭

但凡有點權有點錢的人,特別討厭酈食其這種人。

但是,他們不知道,這恰是酈食其躲避他們的方法。就是張狂倨傲,不許你靠近。

良禽擇木而棲,但實際上,“木”也是擇“禽”的。

酈食其自認為是“良禽”,選擇權必須自己捏在手裡,所以他要表現得狂傲不屈,讓那些“木”對他提不起任何興趣。

這“狂”,或許是一種態度,即不曲意逢迎,不將深言智謀付於愚人。

所以,高陽縣的反秦將領往來不絕,酈食其拒而不見,乾脆以“狂”掩才。

直到劉邦出現。

劉邦比酈食其還狂。漢高祖劉邦的屬下對於主子的評價出奇地一致——“陛下慢而侮人”。

“慢”,就是張狂倨傲。

“侮”,就是滿口粗話,像個流氓。

但酈食其偏偏就看中了劉邦,這中間確實值得玩味。

關於酈食其求見劉邦,有幾個版本的說法。

但無論哪種說法,都說劉邦態度不好。

劉邦特別討厭儒生,覺得他們文縐縐的太虛偽了。

照《史記》的說法,酈食其見劉邦時,劉邦大喇喇地倨床如葛優躺,地上兩個美女給洗腳。

聽聞是個儒生模樣的人求見,便不耐煩地表示:老子不見。

直到性格本就疏狂的酈食其大怒,回覆說我不是讀書人,我是高陽酒徒。

劉邦這才同意了接見。

劉邦的謀臣酈食其為什麼那麼狂?因為他有一條好舌頭

據說,酈食其見了劉邦,也不跪拜,只略微拱一拱手,不緊不慢說道:“你是想幫助秦王攻打諸侯呢,還是要率領諸侯破秦?”

劉邦聞言很不耐,“混賬東西,暴秦無德,天下人都在討伐他,我怎麼會幫秦攻打各位諸侯呢?”

酈食其立刻回懟:“你既然如此,怎麼還對來投奔你的長者這麼傲慢呢?”

他又說:“你這樣無禮,能人異士誰會到你這來?論智謀,你不如我,論勇氣,你也不如我,至少我不怕得罪你而招來殺身之禍。”

聽了這番話,劉邦大悟,趕忙賠禮道歉,將酈食其請上座位。

能屈能伸,能聽大度之言,這是劉邦作為領導人的一大特點。

這也是吸引狂人酈食其的緣由之一。

當然,

酈食其狂是有狂的資本的

,心中有天下,胸中懷大才,這是他讓“慢而侮人”的劉邦心服口服的實力。

酈食其對天下局勢侃侃而談,對行兵打仗胸有成竹,劉邦是越聽越服氣,大嘆相見恨晚,連忙向他虛心請教破局之法。

酈食其說:“你目前手下糧少兵乏,一群烏合之眾去抗秦,就是以卵擊石、羊入虎口。當務之急是先拿下陳留,積蓄力量。這陳留是天下的要衝,四通八達,城中糧食也很豐盈。”並信心滿滿地表示自己一定能勸說陳留縣令投降劉邦。

劉邦聽了這番話,連連點頭稱是,全盤採納了酈食其的建議。

酈食其返回縣城後,對陳留縣令曉以利害,希望他能即刻投降劉邦。可惜陳留縣令猶豫再三,最後還是拒絕了。酈食其未能成功勸說,只好退下。只是在夜裡,他提刀潛入縣令臥房,砍了縣令的頭,連夜翻牆出城,找劉邦去了。

於是劉邦便不費一兵一卒便將陳留拿下了,陳留給他提供了大批糧草、武器和士兵。劉邦大喜,馬上封了酈食其為廣野君,賞賜眾多。

不得不說,劉邦的大方、大度,也是吸引酈食其效忠的原因之一。

劉邦的謀臣酈食其為什麼那麼狂?因為他有一條好舌頭

計取陳留,為劉邦攻秦提供了一大助力,也是酈食其智勇雙全的完美表現,成功地獲得了劉邦的信任和器重。

酈食其胸懷大略,大到天下局勢、戰略部署,小到人心性情、行為處事,他都看得透徹、心裡門清。

公元前 204 年,楚漢爭霸進入相持不決的膠著狀態,劉邦被圍困在滎陽、成皋一帶,一時處於危險被動的局面。

這個時候,又是酈食其給劉邦提出了很有針對性的建議。他建議劉邦馬上進兵佔領滎陽,牢牢佔據敖倉這個糧庫,佔據如此戰略要地,就能阻塞成皋的險要、堵住太行交通要道、扼制住蜚狐關口、把守住白馬津渡,就讓天下人都看清目前的局勢,各路諸侯歸降指日可待。

接著,他又進一步分析,如今燕、趙都已經平定,只剩下齊國了。但是齊魯大地,沃野千里,糧草充足,如果硬攻,漢軍也要蒙受巨大的損失。

所以,酈食其自願去遊說齊王歸順,爭取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

劉邦同意了,出兵據守敖倉,並讓酈食其去了齊國。

此時,齊王既不想歸降項羽,也不想歸順劉邦,只想割據一方,保住自己的領地。

酈食其對齊王說,這天下將來一定是劉邦的。然後,他跟齊王把楚漢爭霸的天下局勢一點點地掰開來分析。

他分析說,

項羽這人有很多毛病,比如,背信棄義,遷走了漢王,暗殺了義帝;比如,吝嗇記仇,屬下有功不賞,有罪必罰;比如,殘暴冷酷,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等等。

而劉邦卻剛好相反,他率先攻下咸陽,是天意所歸;他後來討伐逆賊,是名正言順;他任人唯賢,不拘一格;他大度坦誠,能分享利益;比如,寬容愛民,不擾百姓,天下歸心等等。

以小見大,項羽的為人處事讓他失去了很多謀士大將,而這些人的歸處都在劉邦那裡,長此以往,項羽獨木難支,還有什麼實力可以跟劉邦抗衡?項羽的失敗指日可待。

到了今天的緊要關頭,齊王你還猶豫什麼呢?還不趕快歸順漢王劉邦?不然,馬上就要大禍臨頭了。並且還保證,只要齊王同意歸順,就一定會平安無事。

齊王一聽,覺得酈食其說的很有道理,於是便聽從了酈食其的遊說,歸降劉邦,不再防備。

三言兩語,便將齊國君臣收攏於劉邦麾下,酈食其可謂創造了一個奇蹟。

劉邦的謀臣酈食其為什麼那麼狂?因為他有一條好舌頭

按理說,酈食其幫助劉邦兵不血刃收復齊國,這樣的結果皆大歡喜。

但是韓信卻在謀士蒯通的提醒下慢慢地回過味來。酈食其不費吹灰之力,僅憑三寸不爛之舌便取得了齊國七十餘座城池;而他率領數萬精兵,用了一年多時間才攻下趙國五十多座城池。這樣的結果,如何能比?

於是,韓信聽了蒯通的鼓譟,假裝不知有和談這件事,率領大軍長驅直入,掃平齊國,就是想將功勞全部搶到自己手中。

齊王一聽大驚,認為是酈食其和韓信串通一氣,欺騙自己。他氣急敗壞地對酈食其說:“如果你能讓韓信退兵,那便算了,否則我就將你煮了。”

若只是恃才傲物,倒還不足以說酈食其“狂”,畢竟這樣的人才在秦末漢初一抓一大把,但如果面對死亡,仍舊能夠談笑自如、瀟灑狂放,那酈食其必定榜上有名。

面對生死關頭,酈食其只是微微一笑,說:“幹大事業的人不拘小節,有大德的人也不怕別人責備。老子我不會替你再去遊說韓信了!”酈食其就這樣被齊王烹殺了。

當生則生,當死則死,倒也符合酈食其的個性。

只是,酈食其的死,多少讓人覺得欷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