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的由來和語別:《中國地名大會》第二期地名知識背景試述

原創

牛汝辰

1月30日晚19:00點,《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第二期開播。有一個問答題,問“巴”是什麼意思,選手回答:“鹽”。我估計選手可能想到了“鹽巴”的緣故。地名大會設定的正確答案是:蟲、蛇。“巴”到底是什麼蟲、蛇?跟什麼需要有關?筆者試敘述如下,懇請方家指正。

古代的巴地,是一個泛指的地名,一般概念上把四川東部稱巴。甲骨卜辭中有“巴方”“虎方”,係指漢水中游的巴人族群。《華陽國志·巴志》載:“(巴)其地,東至魚腹,西至僰(Bó)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果真如此,“巴”是廣袤數千裡的大國了。

以華夏曆史而論,夏有萬國,殷有三千,周有八百。到戰國時期才出現方千里、方三千里的大國,僻處華夏西陲山區的古代四川,是不可能有如此統一大國的。何況還不包括江漢流域的姬姓之巴、彭人;丹、淅間的孟塗之巴和清江流域的廩君之巴以及雲夢澤國的夏羿屠巴蛇之巴。

“巴”的由來和語別:《中國地名大會》第二期地名知識背景試述

按常璩敘說的巴地氏族或民族有“濮、賨、苴、共、奴、獽、夷、蜑”。其實,這些相近又相異的民(氏)族,就是相對獨立的邦(方)國或部落勢力集團。後世以民族髮式、服式、葬俗、居住等特徵異同,通稱為“百濮”或西南夷。因此,有學者指出:“先秦時期的巴地,既不曾有過一個統一的巴國,也沒有一個同一的巴族,甚至找不到一個被命名為‘巴’的民族,在這裡長期存在著多個分散的部落(氏族或方邦)國家”。

周封姬姓之巴。《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著乎《尚書》。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稱之曰:武王伐紂,前歌後舞也。”但《尚書·牧誓》卻記為:“……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百夫長,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

參加牧野之戰宣誓的沒有明確列有巴人,但所列八屬卻多是在巴地。蔡沈註釋是:“羌在西,蜀、髳、微在巴蜀。盧、彭在西北。庸、濮在江漢之南。武王伐紂,不期會者八百國。今誓師獨稱八國者,蓋八國近周西都。素所服役,乃受約束以戰者。”如上文所言友邦冢君,則泛指諸侯而誓者也。

近代考古發現,漢水中上游出土的殷周時期青銅器物,有明顯的蜀、巴文化特徵。如以城固青銅器群為代表的蜀文化;寶雞市茹家莊、竹園溝等地出土的(國器物與蜀文化淵源深厚。可以佐證漢水上游一部當時是蜀的勢力範圍。

“巴”的由來和語別:《中國地名大會》第二期地名知識背景試述

《巴志》雲:“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於巴,爵之以子。古者遠國雖大,爵不過子,故吳楚及巴皆曰子。”周武王封姬姓宗族於漢水中游,管控剽悍的彭人族群。一是因彭人的戰功,二是因其地理位置重要。因為這裡夏商時曾被稱作虎方或巴方。周初封姬姓宗族於“巴”,其王稱“巴子”,與其他“漢陽諸姬”一樣是護衛周王朝的南部屏障。

《左傳·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周大夫詹桓伯雲:“自武王克商以來,巴、濮、楚、鄧吾南土也。”即是例證。周封巴子國於公元前632年,在晉文公聯合秦、齊、宋諸國攻楚的“城濮之戰”中被捎帶滅掉。亡國的標誌是解除王權,殺戮不是目的。

之後,數百年間仍有“巴人、巴師、巴國”的記事。巴為古國名。《左傳·昭公九年》:“巴、濮、楚、鄧,吾南土也。”商至戰國時,巴領有四川東南部一帶,都城在今重慶市北。

“巴”的由來和語別:《中國地名大會》第二期地名知識背景試述

關於“巴”的語意語別,《說文》:“巴,蟲也,或曰食象蛇。”《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楚辭·天問》:“一蛇吞象,厥大何如?”反映了蛇部落與象部落的生死搏鬥。從峨眉縣符溪出土銅予所鑄“雙鬟裸體巴人跳擺手舞”圖符看來,巴人應是自稱“畢茲卡”(pi35tsi55kha21)的土家族先民。巴為古羌語,意為食象蛇。

作為傳播知識兼娛樂節目的《中國地名大會》,不可能詳細敘述幾千年前的豐富的地名背後的歷史背景知識,只能點到為止。筆者冒昧鋪陳,懇請方家賜教。

敬請關注!